×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机械设计手册 起重运输机械零部件和操作件

机械设计手册 起重运输机械零部件和操作件

1星价 ¥33.6 (7.0折)
2星价¥33.6 定价¥4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1647355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86
  • 出版时间:2020-04-01
  • 条形码:9787111647355 ; 978-7-111-64735-5

本书特色

《机械设计手册》第6版 单行本共26分册,内容涵盖机械常规设计、机电一体化设计与机电控制、现代设计方法及其应用等内容,具有系统全面、信息量大、内容现代、突显创新、实用可靠、简明便查、便于携带和翻阅等特色。各分册分别为:《常用设计资料和数据》《机械制图与机械零部件精度设计》《机械零部件结构设计》《连接与紧固》《带传动和链传动摩擦轮传动与螺旋传动》《齿轮传动》《减速器和变速器》《机构设计》《轴弹簧》《滚动轴承》《联轴器、离合器与制动器》《起重运输机械零部件和操作件》《机架、箱体与导轨》《润滑密封》《气压传动与控制》《机电一体化技术及设计》 《机电系统控制》《机器人与机器人装备》《数控技术》《微机电系统及设计》《机械系统概念设计》《机械系统的振动设计及噪声控制》《疲劳强度设计机械可靠性设计》《数字化设计》《工业设计与人机工程》《智能设计仿生机械设计》。

本单行本为《起重运输机械零部件和操作件》,主要介绍起重机械零部件(钢丝绳及绳具、卷筒、滑轮和滑轮组、起重链和链轮、吊钩、车轮和轨道、缓冲器、棘轮逆止器等)和运输机械零部件(输送带、滚筒、托辊、拉紧装置、清扫器等)的结构形式、尺寸规格、设计计算和选用等;以及操作件(手柄、手轮、把手等)的结构型式及尺寸等内容。
《机械设计手册》第6版 单行本共26分册,内容涵盖机械常规设计、机电一体化设计与机电控制、现代设计方法及其应用等内容,具有系统全面、信息量大、内容现代、突显创新、实用可靠、简明便查、便于携带和翻阅等特色。各分册分别为:《常用设计资料和数据》《机械制图与机械零部件精度设计》《机械零部件结构设计》《连接与紧固》《带传动和链传动摩擦轮传动与螺旋传动》《齿轮传动》《减速器和变速器》《机构设计》《轴弹簧》《滚动轴承》《联轴器、离合器与制动器》《起重运输机械零部件和操作件》《机架、箱体与导轨》《润滑密封》《气压传动与控制》《机电一体化技术及设计》 《机电系统控制》《机器人与机器人装备》《数控技术》《微机电系统及设计》《机械系统概念设计》《机械系统的振动设计及噪声控制》《疲劳强度设计机械可靠性设计》《数字化设计》《工业设计与人机工程》《智能设计仿生机械设计》。

本单行本为《起重运输机械零部件和操作件》,主要介绍起重机械零部件(钢丝绳及绳具、卷筒、滑轮和滑轮组、起重链和链轮、吊钩、车轮和轨道、缓冲器、棘轮逆止器等)和运输机械零部件(输送带、滚筒、托辊、拉紧装置、清扫器等)的结构形式、尺寸规格、设计计算和选用等;以及操作件(手柄、手轮、把手等)的结构型式及尺寸等内容。

本书供从事机械设计、制造、维修及有关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工具书使用,也可供大专院校的有关专业师生使用和参考。

内容简介

《机械设计手册》第6版 单行本共26分册,内容涵盖机械常规设计、机电一体化设计与机电控制、现代设计方法及其应用等内容,具有系统全面、信息量大、内容现代、突显创新、实用可靠、简明便查、便于携带和翻阅等特色。各分册分别为:《常用设计资料和数据》《机械制图与机械零部件精度设计》《机械零部件结构设计》《连接与紧固》《带传动和链传动摩擦轮传动与螺旋传动》《齿轮传动》《减速器和变速器》《机构设计》《轴弹簧》《滚动轴承》《联轴器、离合器与制动器》《起重运输机械零部件和操作件》《机架、箱体与导轨》《润滑密封》《气压传动与控制》《机电一体化技术及设计》 《机电系统控制》《机器人与机器人装备》《数控技术》《微机电系统及设计》《机械系统概念设计》《机械系统的振动设计及噪声控制》《疲劳强度设计机械可靠性设计》《数字化设计》《工业设计与人机工程》《智能设计仿生机械设计》。 本单行本为《起重运输机械零部件和操作件》,主要介绍起重机械零部件(钢丝绳及绳具、卷筒、滑轮和滑轮组、起重链和链轮、吊钩、车轮和轨道、缓冲器、棘轮逆止器等)和运输机械零部件(输送带、滚筒、托辊、拉紧装置、清扫器等)的结构形式、尺寸规格、设计计算和选用等;以及操作件(手柄、手轮、把手等)的结构型式及尺寸等内容。 本书供从事机械设计、制造、维修及有关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工具书使用,也可供大专院校的有关专业师生使用和参考。

目录

出版说明
前言

第17篇起重运输机械零部件和操作件

第1章起重机零部件

1起重机分级17-3

11起重机整机的分级17-3

12机构的分级17-4

2钢丝绳17-5

21钢丝绳的术语和标记17-5

22钢丝绳的分类17-10

23钢丝绳选用计算17-13

24重要用途钢丝绳17-14

25一般用途钢丝绳17-27

26平衡用扁钢丝绳17-44

27密封钢丝绳17-44

28不锈钢丝绳17-47

29电梯用钢丝绳17-51

3绳具17-56

31钢丝绳夹17-56

32钢丝绳用楔形接头17-57

33钢丝绳用普通套环17-60

34钢丝绳用重型套环17-61

35钢索套环17-62

36纤维索套环17-62

37一般起重用锻造卸扣17-63

38索具螺旋扣17-64

381螺旋扣的分类、结构和尺寸17-64

382产品标记17-69

383材料和热处理17-69

384力学性能17-70

385强度17-70

386加工质量17-71

4卷筒17-71

41卷筒的几何尺寸17-71

42起重机卷筒17-72

421卷筒的形式17-72

422卷筒尺寸和卷筒绳槽17-73

423焊接卷筒17-75

424技术要求17-77

43钢丝绳在卷筒上的固定17-78

44钢丝绳用压板17-79

45钢丝绳在卷筒上用压板固定的
计算17-80

46卷筒强度计算17-80

5滑轮和滑轮组17-81

51滑轮17-81

511形式和基本参数17-81

512滑轮直径选用系列与匹配17-83

513起重机用轧制滑轮尺寸参数17-84

514滑轮技术要求17-86

515滑轮强度计算17-87

52滑轮组17-88

6起重链和链轮17-88

61起重链的选择17-89

62起重用短环链17-89

63板式链及连接环17-91

64焊接链轮17-97

65板式链用槽轮17-97

66焊接链的滑轮与卷筒17-98

661焊接链的滑轮17-98

662焊接链的卷筒17-98

7吊钩17-98

71吊钩的类型和标记17-98

72吊钩的力学性能17-98

73吊钩的起重量17-99

74吊钩的材料17-100

75吊钩的尺寸17-100

76吊钩的应力计算17-103

8车轮和轨道17-106

81起重机车轮17-106

82踏面形状和尺寸与钢轨的匹配17-106

83技术要求17-107

831材料的力学性能17-107

832热处理17-107

833精度17-107

834成品车轮的表面质量17-107

84车轮计算17-107

841允许轮压的计算17-107

842等效工作轮压计算17-108

目录
目录
85轨道17-109

9缓冲器17-111

91弹簧缓冲器17-111

92起重机橡胶缓冲器17-113

10棘轮逆止器17-115

101棘轮齿的强度计算17-115

102棘爪的强度计算17-116

103棘爪轴的强度计算17-116

104棘轮齿形与棘爪端的外形尺寸及
画法17-116

第2章运输机械零部件

1带式运输机零部件17-117

11输送带17-117

111钢丝绳芯输送带17-117

112织物芯输送带17-119

12滚筒17-119

121滚筒的基本参数17-119

122滚筒的技术规格及尺寸17-119

13托辊17-136

131托辊的基本参数17-136

132托辊种类、技术规格及尺寸17-137

14拉紧装置17-143

15清扫器17-146

16逆止器17-147

161形式17-147

162基本参数17-147

163非接触式逆止器17-148

164接触式逆止器17-149

2输送链和链轮17-149

21输送链、附件和链轮17-149

211链条17-149

212链轮17-153

22输送用平顶链和链轮17-154

221输送用平顶链17-154

222输送用平顶链链轮17-155

23带附件短节距精密滚子链17-156

24双节距精密滚子输送链17-161

241链条的结构名称和代号17-161

242链轮17-165

第3章操作件

1手柄17-167

2手轮17-176

3把手17-180

4操作件技术要求17-184

41材料17-184

42表面质量17-184

43尺寸和几何公差17-184

参考文献17-186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闻邦椿,1930年9月29日出生于杭州,祖籍浙江温岭,东北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振动利用工程学科主要奠基者。国际机器理论与机构学联合会(IFToMM)中国委员会委员,国际转子动力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亚太振动会议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曾任第六、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三、四届机械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理事长,《振动工程学报》主编等职。曾获国际科技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5项,省、部级一、二等科技奖10余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