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电影新浪潮

包邮中国电影新浪潮

1星价 ¥82.5 (7.5折)
2星价¥82.5 定价¥110.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307567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40
  • 出版时间:2019-12-01
  • 条形码:9787520307567 ; 978-7-5203-0756-7

本书特色

本书将中国第五代和第六代电影看作是前后递延的先锋电影新浪潮来认识,据此形成了中国电影新浪潮的基本概念:中国电影新浪潮系指“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出现在中国大陆的一种前驱的艺术电影创作倾向,其以第五代、第六代电影为主体,是在现代性思潮影响下,以反抗旧的电影模式为行动策略、创造新的电影思维为价值旨归,并*终改变了中国电影的整体面貌的电影创新运动。

内容简介

本书将中国第五代和第六代电影看作是前后递延的先锋电影新浪潮来认识,据此形成了中国电影新浪潮的基本概念:中国电影新浪潮系指“”结束之后,出现在中国大陆的一种前驱的艺术电影创作倾向,其以第五代、第六代电影为主体,是在现代性思潮影响下,以反抗旧的电影模式为行动策略、创造新的电影思维为价值旨归,并很终改变了中国电影的整体面貌的电影创新运动。

目录

导论 中国电影新浪潮的理论虚构 **节 先锋意何为:作为思潮的新启蒙与后现代 第二节 颠覆与整合:中国电影新浪潮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先锋与媚俗:大众文化与中国电影新浪潮 第四节 无高潮变奏:中国电影新浪潮的文化反思 **章 第五代:新电影崛起 **节 后“文化大革命”时代的现代电影话语重建 第二节 电影语言现代化及“伤痕电影”创作 第三节 第五代的身份政治及现代意识 第四节 知识神话、错位时代与黄建新电影 第五节 第五代早期电影的叙事策略和启蒙意识 第二章 第五代:寻根与掘根 **节 文化热、文化反思与文化寻根 第二节 信仰的力量:田壮壮电影 第三节 民族主义视域中的第五代战争题材电影 第四节 《孩子王》《红高粱》的梦与思 第五节 第五代寻根电影的意义与悖论 第三章 第五代:迟到的经典 **节 城市化、市场经济与启蒙的终结 第二节 第五代城市电影的现代性反思 第三节 记忆的政治与第五代电影经典 第四节 启蒙主义电影浪潮的虚构与解构 第四章 王朔与当代中国电影的文化转型 **节 市民社会、文化危机与大众文化的兴起 第二节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第三节 玩世现实主义与“王朔电影”的先锋性 第四节 王朔与当代中国的文化转型 第五章 第六代:从边缘出发 **节 消费时代的降临与后革命空虚 第二节 第六代的身份政治及其影像流变 第三节 “后革命”年代的青春期小史 第四节 快感的政治:第六代同性恋电影 第五节 承认的政治与第六代的边缘影像 第六章 第六代:底层启示录 **节 经济改革的深入与社会阶层的分化 第二节 贾樟柯电影与底层中国 第三节 第六代底层电影的阶级意识 第四节 草根图景:第六代电影的底层立场 第七章 第六代:多元化图景 **节 多元语境与后现代状况 第二节 《鬼子来了》与无边的后现代主义 第三节 “后革命”氛围的失忆与记忆 第四节 后现代电影思潮的虚构与解构 余论 先锋是一种自由 参考文献 后记 又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韩琛,青岛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华语电影与现代文学。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