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中间地带”的革命:国际大背景下看中共成功之道
读者评分
5分

“中间地带”的革命:国际大背景下看中共成功之道

1星价 ¥42.2 (4.8折)
2星价¥42.2 定价¥8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1条)
wyx***(三星用户)

整体很满意

引用资料详实,论证慎密,不亏是大家之作。装帧设计大方,印刷清晰。专门史研究的可靠资料。

2024-06-20 17:17:33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203067962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554
  • 出版时间:2020-04-01
  • 条形码:9787203067962 ; 978-7-203-06796-2

本书特色

这本书的*大阅读价值,在于它比较完整和系统地讲述了中共夺取政权的决策过程和影响其决策的种种复杂的内外因素的作用。它清楚地说明,中共革命的成功和新中国的由来,和朝鲜、越南,以及许许多多落后国家和民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独立解放的经过,其实没有太大的差别。

内容简介

《“中间地带”的革命:靠前大背景下看成功之道 》是我主要的代表作之一,是到目前为止少数比较系统地反映了我对革命年代成长发展经过及其主要原因的看法的一本书。这本书大的阅读价值,在于它比较完整和系统地讲述了夺取政权的决策过程和影响其决策的种种复杂的内外因素的作用。它说明,革命的成功和新中国的由来,其实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得益于整个世界大环境,包括俄国革命、二战及战后靠前关系的改变。特别是对于正在崛起中的来说,还离不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日本入侵的影响。否则的话,接连遭遇了1927年和1934年惨重失败的,何以能由靠前弱小而一步步壮大?原本足够强大并且统一了中国的国民党,何以会一步步削弱、瓦解,以至于无法适应战后的新形势、新条件,终竞被所推翻?

目录

**章 “以俄为师” 一、山雨欲来风满楼 **次世界大战,日本霸占胶州半岛,中国面临生存危机 巴黎和会,充满期待的中国人再次发现自己被出卖了 五四运动:“只要有干涉政治的决心,不怕政府不顺从民意” 李大钊:社会的变革,应“由人民自己一小部分一小部分创造” 毛泽东:俄国革命,是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 二、西方不亮东方亮 列宁:要么是资本主义国家立刻爆发革命,要么是我们灭亡 共产国际二大:为殖民地革命开辟一条达到解放的新道路 输出革命,俄共代表的作用和中共早期组织产生的背景 依靠外援的结果:维经斯基回国,中共上海小组几陷瘫痪 陈独秀:中国革命“必与俄国打成一片,一切均借俄助” 三、*佳的利益选择与结合 中共**次代表大会召开,宣布以推翻资本家阶级为目标 远东大会推动反帝,毛泽东认定:“欲拯救中国唯有靠俄国的干涉” 共产国际:应利用国民党来“为强大的群众性的共产党准备基础” 党内合作:共产党加入国民党,监督、改造,并争取取而代之 孙越宣言:“共产组织,甚至苏维埃制度,事实均不能引用于中国” 结语 第二章 向左还是向右 一、排斥外力的外力作用 孙中山:“外交纯恃内政,内政要是好,外交简直不成问题” 孙中山全面效法俄共,欲造“党民”、“党军”和“党国” 鲍罗廷就近指导,国民党全盘俄化,三民主义转趋激进 孙中山欲扣“关余”解困不成,国民党得到苏援成功崛起 广州商团私购枪支入境,孙中山先软后硬,武力粉碎商人反抗 孙中山表示,取消不平等条约,还只是动员的口号 二、谁主沉浮? 孙中山自信方向不错:不能因疑陈独秀,而连及俄国 共产党力求独立自主,国共摩擦加剧,孙中山左右为难 中共中央上书共产国际,控告鲍罗廷偏袒国民党 鲍罗廷:你们必须作出选择,要许崇智,还是陈廉伯? 斯大林:应当争取把国民党改造成工农政党 国民党二大召开,中共如鱼得水,反客为主,取得党权 三、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中共难解的困惑:这么少的工人,如何发动阶级革命? 五卅反帝运动,共产党人痛感:“资产阶级不革命” 邓中夏:省港罢工不取得国民党的帮助,几天就会倒台 共产党人终于认识到:能代表人民的政府在革命中是何等重要 中共中央正式决定,*近将来的首要工作,就是推动北伐战争 三二〇事变发生,布勃诺夫主导妥协,中共中央自我检讨 陈独秀:对蒋介石的策略,既不能推翻,也不能拥护 列强对北伐态度不一,美国人*早注意到另一种可能 取舍难决:离不开的苏联援助,离不开的蒋总司令 汉浔事件,英国颜面扫地,列强开始把目光投向蒋介石 蒋介石:苏俄一旦不平等待我,我们一样的要反对他们 …… 第三章 从“彻底”到“不彻底” 第四章 韬光养晦与东山再起 第五章 走向新中国 附录
展开全部

节选

关于国际主义,列宁有很清楚的说明,就是:“**,一个国家的无产阶级斗争的利益应当服从全世界无产阶级斗争的利益;第二,正在战胜资产阶级的民族,有能力和决心去为推翻国际资本而承担*大的民族牺牲。” 可以认为,列宁和俄共当年确是有此决心和努力这样去做的。这是他们的意识形态决定了的,因为不如此,他们一国的胜利在资本主义列强的围攻和敌视下,当时也看不到任何生存下来的希望和可能。而另一方面,因为他们把俄国革命的胜利看成是全世界无产阶级斗争的利益所在和进一步胜利的出发点、大本营,因此,他们也就自然而然地会认为,其他国家的无产阶级为保卫苏俄而战,同样是应尽的国际主义义务。所以,随着1919年德、匈等国革命相继失败,苏俄愈加孤立之后,共产国际迅速开始提出“保卫苏俄”的口号,要求各国共产党必须以此为斗争的*重要的目标之一。 德、匈等欧洲国家的革命浪潮在1919年就逐渐趋于平息了。列宁很快就承认:关于世界革命将“简单、迅速、直接地实现”的预言已经失败了,“在全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延迟爆发的情况下”,如何使“无产阶级政权和苏维埃共和国也能够存在下去”,成为摆在共产国际面前*现实,也是*严峻的问题。就在欧洲革命停滞的几乎同时,列宁敏锐地发现亚洲的革命浪潮却在蓬勃兴起。1919年朝鲜的三一运动和中国的五四运动等等,都反映出东方殖民地和落后国家中民族主义运动正在殖民地宗主国和帝国主义列强的后院造成剧烈动荡的局面。这种情况燃起了列宁新的希望。 在1916年上半年,列宁曾深入地研究过帝国主义形成及其命运问题。他当时就特别注意到马克思过去不大注意的帝国主义与殖民地之间的关系问题,并相信处于历史*高阶段的欧洲资本主义,很大程度上就是靠剥夺压榨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为生的。他甚至认为,资本主义各国工人运动的发展程度之所以比不上俄国,欧洲的社会主义政党及其第二国际之所以会被机会主义或修正主义者主导,根源也正是因为欧洲的资产阶级用剥削掠夺殖民地的额外利润培养了大量工人贵族。 显然,欧洲各国没有能够紧接着俄国十月革命后迅速爆发革命,正好印证了列宁的上述推断。而东方殖民地和落后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则进一步促使列宁注意到殖民地对帝国主义各国维持其统治的重大意义。这种情况让列宁想到,既然欧洲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因为相当部分工人贵族化而失去了阶级的意识和革命的动力,那么,有没有可能通过推动殖民地和落后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来根本动摇帝国主义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进而根本动摇欧洲资本主义制度,加速欧洲发达国家无产阶级的觉悟和无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呢?……

作者简介

杨奎松:著名学者,中国现当代史研究专家。 主要著作《“中间地带”的革命》(第六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奖”获奖图书)、《读史求实》、《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2008)、《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2009)、《开卷有疑——中国现代史读书札记》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