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国家观研究

包邮马克思国家观研究

¥69.4 (7.8折) ?
1星价 ¥69.4
2星价¥69.4 定价¥8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362641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57
  • 出版时间:2020-05-01
  • 条形码:9787520362641 ; 978-7-5203-6264-1

本书特色

  《马克思国家观研究》从马克思恩格斯的原著出发,系统地梳理了马克思有关国家的起源与历史发展、国家的本质、国家的功能、国家的消亡等问题;澄清了来自第二国际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误读与误释;分析和评价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和国家资本学派对马克思国家观的解读;论证了马克思国家观的时代价值不仅在于它对资本主义世界的新变化有着深刻的解释力,而且也为我国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借鉴意义。

内容简介

本书从马克思恩格斯的原著出发,系统地梳理了马克思有关国家的起源与历史发展、国家的本质、国家的功能、国家的消亡等问题;澄清了来自第二靠前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误读与误释;分析和评价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和国家资本学派对马克思国家观的解读;论证了马克思国家观的时代价值不仅在于它对资本主义世界的新变化有着深刻的解释力,而且也为我国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借鉴意义。

目录

**章 绪论
**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析
一 国外马克思国家观研究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发展
二 国内研究的现状与评析
第三节 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 主要内容
二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国家观的历史嬗变与马克思国家观革命
**节 古希腊关于城邦国家的哲学思考
一 柏拉图的城邦理念和哲学王思想
二 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理想国》的批判与反思
三 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政体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第二节 神权国家观
一 圣奥古斯丁:上帝之城支配地上之城
二 圣托马斯·阿奎那:国家起源于人性的需要
第三节 契约主义的国家观
一 契约主义对自然状态和国家起源的不同理解
二 契约主义对国家政治形式的不同思考
三 契约主义国家观的问题与评价
第四节 黑格尔的国家观
一 黑格尔对契约主义的批判
二 黑格尔认为国家是伦理理念的现实,是自由的定在
三 黑格尔对内部国家制度的分析
四 国家决定市民社会和家庭
第五节 马克思对黑格尔国家观的批判及其国家观革命
一 马克思对黑格尔国家观的批判:市民社会决定国家
二 从政治批判走向市民社会批判
三 马克思国家观的革命

第三章 国家的起源与本质
**节 国家在氏族制度废墟上兴起的三种主要形式
一 雅典国家是从氏族社会本身内部发展的阶级对立中产生的
二 罗马国家建立在平民炸毁的血族制度的废墟上
三 德意志国家是直接从征服广大外国领土中产生的
四 关于国家起源的争论
第二节 影响国家起源的要素分析
一 分工、交换和私有制的发展引发了氏族社会的分裂和解体是推动国家诞生的根本动力
二 氏族社会的管理组织沦落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手段和工具是国家起源的政治要素
三 影响国家起源的宗教与文化要素
第三节 国家的阶级本质
一 国家是进行阶级统治的机器
二 国家是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
三 国家是一种虚幻的共同体
四 关于国家本质的争论:工具论与公共权力论

第四章 国家的类型与历史演进
**节 国家分类的依据和不同结果与马克思的革命
第二节 国家的历史演进
一 国家历史演进的内容是从奴隶制国家到农奴制国家到资本主义国家
二 国家历史演进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直接动力是阶级斗争
三 国家历史演进的本质是生产方式的革命,形式表现为统治阶级的更替
四 国家的历史演进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第三节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国家的批判
一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国家批判的方法
二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国家批判的内容
三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国家批判的目的是实现无产阶级的解放

第五章 国家的功能
**节 国家的政治统治与社会管理功能
一 斯大林关于国家功能的划分及其后果
二 国家的政治统治功能
三 国家的社会管理功能
第二节 国家功能的两重性
一 国家功能的两重性及其辩证关系
二 国家功能两重性的历史表现
三 国家功能的历史变化及其本质

第六章 国家的消亡
**节 关于马克思国家消亡理论的不同理解
一 对马克思国家消亡与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误解与误释
二 库诺对国家消亡理论的误读和误释
第二节 无产阶级专政是国家消亡的过渡阶段
一 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二 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三 无产阶级专政的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公有制、国家形式是社会共和国
第三节 国家消亡具有历史必然性
一 国家消亡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二 国家完全消亡的基础是共产主义的高度发达
三 国家伴随着阶级的消失而逐渐消亡
四 国家是自行消亡的

第七章 马克思国家观的当代意义
**节 马克思国家观的理论意义
一 工具主义与结构主义之争
二 从国家的相对自主性到自足的自主性
三 马克思国家观并未过时
第二节 马克思国家观的实践意义
一 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是维护无产阶级及其同盟者的利益
二 转变国家职能:从管理到服务
三 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要配套进行
四 社会主义国家应该不断创造国家消亡的条件
参考文献
附录 理论逻辑与问题意识:马克思的国家观革命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张学鹏,男,1989年生,河南郸城人,哲学博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主持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主编著作一部,发表论文数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