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1665109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3cm
- 页数:173页
- 出版时间:2020-06-01
- 条形码:9787516651094 ; 978-7-5166-5109-4
本书特色
《中华哲学史先秦编》以精炼的文字介绍了先秦时期中国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在先哲思想重点的把握、主要观点的全面展示、理解的客观程度以及文字的详实准确等方面都是较为突出的。此外,该书避免了当世此类书籍普遍存在的或浅尝辄止或断章取义的缺陷,做到了既富含哲理而又通俗易懂,既观点新颖而又有所依据,所以无论是对于没有古文功底的普通大众还是对于专门从事中国哲学研究的学者来说,该书都具有很强的可读性,确实不失为一本难得的好书。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东周以前的哲学、老子附《管子》、孔子、墨子附宋钘、杨朱、商君、孟子、庄子、辩者、旬子等。
目录
前 言 ……………………………………………………………… 1
**章 东周以前的哲学………………………………………… 1
**节??“天”主宰万物??…………………………………… 2
第二节??《易经》??…………………………………………… 3
第三节??周公??………………………………………………… 7
第二章 老子 附《管子》 ……………………………………… 9
**节??道??……………………………………………………11
第二节??无为??…………………………………………………12
第三节??上善若水??……………………………………………13
第四节??婴儿??…………………………………………………16
第五节??附《管子》??…………………………………………18
第三章 孔子……………………………………………………… 21
**节??正名??…………………………………………………24
第二节??仁??……………………………………………………25
第三节??忠恕??…………………………………………………28
第四节??孝弟??…………………………………………………30
第五节??富教??…………………………………………………31
第六节??大同??…………………………………………………32
第七节??知命??…………………………………………………34
第四章 墨子 附宋钘 …………………………………………… 37
**节??兼爱??…………………………………………………40
第二节??非攻??…………………………………………………43
第三节??尚贤??尚同??……………………………………………45
第四节??节用??节葬??非乐??………………………………………46
第五节??天志??明鬼??……………………………………………47
第六节??非命??…………………………………………………48
第七节??附??宋钘??………………………………………………49
第五章 杨朱……………………………………………………… 51
**节??为我??…………………………………………………53
第二节??论生死??………………………………………………55
第三节??论名声??………………………………………………57
第四节??享乐??…………………………………………………59
第六章 商君……………………………………………………… 63
**节??农战??…………………………………………………65
第二节??弱民??…………………………………………………68
第三节??更法??…………………………………………………70
第七章 孟子……………………………………………………… 75
**节??性善??…………………………………………………78
第二节??扩充??…………………………………………………82
第三节??知言养气??……………………………………………85
第四节??仁政??…………………………………………………87
第八章 庄子……………………………………………………… 95
**节??大宗师??………………………………………………98
第二节??齐物论??…………………………………………… 101
第三节??养生主??…………………………………………… 113
第四节??应帝王??…………………………………………… 117
第九章 辩者…………………………………………………… 121
**节??惠施??……………………………………………… 123
第二节??公孙龙??…………………………………………… 125
第十章 荀子…………………………………………………… 131
**节??性恶??……………………………………………… 133
第二节??礼论??……………………………………………… 140
第三节??解蔽??……………………………………………… 144
第四节??正名??……………………………………………… 147
第五节??天论??……………………………………………… 151
第六节??王制??……………………………………………… 155
第十一章 韩非………………………………………………… 159
**节??法术势??…………………………………………… 161
第二节??治国??……………………………………………… 166
节选
“道”是什么呢?作为一个极为抽象的概念,老子说它恍惚幽深、无形无体、变动不居、既看不见又说不清。但笔者为作此书,不得不勉强做一解释,希望读者朋友从以下方面综合理解体会。总体上讲,“道”生成了万物,又内涵于万物;万物起源于“道”,又遵循着“道”。具体来说:“道”是宇宙万物的总根源,是它孕育派生了世间万事万物;“道”是一切事物演化和应该遵循的总规律(或常理),“道”中包含着《易经》蕴含的万物变化规律;“道”是宇宙的本体,也是人*深层次的本心、本性。 “无为”并非什么事情都不做,而是说应该按照“道”来行事。它崇尚这样一种行为原则和方式:按照因循事物的自然本性和总的发展趋势的基本要求,尽力摒除个人的私心(私欲之心、逞强竞争之心、好大喜功之心)和主观成见,以“道”所体现的圆柔的方式加以辅助或引导,使事情向着既有利于客观事物又有利于实践主体的方向发展。 事物发展到极端,会向相反方向转化,世间万物因此而循环相生、不息不灭、周而复始。历代先哲深谙此道,从不竭力追求完美、圆满的处境。这是因为,当达到完美和圆满的状态时,必然产生新的隐患和残缺。所以他们希望使事物处在接近完美、圆满时有一点残缺的状态,即“花为全开月未圆”,因为此时才是*持久的*佳处境。 关于孟子反对杨朱的原因,笔者有一种猜测:孟子反对杨朱,不是真的因为曲解了为我,而是因为反对其纵欲享乐的主张。虽然孟子在指责杨朱时只提到为我,而没有涉及纵欲享乐,但笔者猜测,孟子对此是有意为之的。以孟子的能力理解杨朱思想本不应产生如此偏差,而这样做的真正原因,是孟子认为纵欲享乐思想对社会发展极为不利,所以希望用这种方法,既以杨朱极为自私的形象让后世学者远离其思想学说,也防止后世学者关注到纵欲享乐这一真正的思想矛盾点并对其深入解读研究。如果这种猜测成立,我们可以看到事实的发展也确如孟子所愿了。 我们处在现在生存的世界时,只会认为死亡之后的世界是虚幻的。按照庄子的思路,死亡进入到另一个时空世界后,才会意识到我们现在生存的世界就像是大梦一场,而拥有这样的想法时才是人相对于上一个时空世界(即我们现在生存的世界)来说*为觉醒的时候。庄子看来,异于常人达到了真正觉醒的人也是存在的,这样的人能够在处于当前生存的世界时便已经知道当前的世界是一场大的梦境了。既然当前的世界是一场梦境,那么它便是虚幻缥缈的,如此,自然可以把当前世界的客观事物或思想言论等等一切都看作是齐同、浑为一体的了。
作者简介
张新宇,1993年出生,内蒙古赤峰市人。中国民航大学工学学士,持有法律职业资格证书。热爱中华文化,在中国哲学史研究方面有着较为独到的见解
-
我的哲学之师叔本华
¥13.5¥39.0 -
哲学家的狗:一本让人捧腹大笑的超萌醒脑哲学书
¥16.9¥49.8 -
生如蚁,美如神:怎样平凡而有诗意地过一生
¥19.6¥58.0 -
中国哲学小史
¥18.9¥49.8 -
理想国-精装典藏版
¥21.4¥68.0 -
伦理学与经济学
¥8.2¥20.0 -
谈修养
¥7.7¥20.0 -
道家哲学研究-(附录三种)
¥5.9¥18.0 -
一种人生观
¥26.7¥42.0 -
王阳明心学的智慧
¥10.0¥36.0 -
启蒙先知-严复.梁启超的思想革命
¥18.3¥54.0 -
脑海中的声音:自我对话的历史与科学
¥15.7¥49.0 -
超解论语:怎样继承孔子留给我们的遗产
¥20.4¥49.8 -
明代遗民 顾炎武 王夫之 黄宗羲
¥7.9¥21.5 -
帝宫佛影雍和宫与黄寺
¥10.7¥24.0 -
生命的所有可能
¥17.6¥52.0 -
思考的本质:杜威论逻辑思维
¥12.9¥39.8 -
理想国
¥16.6¥45.8 -
西南联大哲学课
¥18.4¥58.0 -
哲学家们都在想什么
¥16.7¥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