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第一堂课:在哈佛和芝大教中国美术史

第一堂课:在哈佛和芝大教中国美术史

1星价 ¥61.7 (6.3折)
2星价¥61.7 定价¥98.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5690661
  • 装帧:精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78
  • 出版时间:2020-06-01
  • 条形码:9787535690661 ; 978-7-5356-9066-1

本书特色

正如张骞通西域一样,巫鸿自上世纪开始尝试进行中西两种文化的转译,开启了一种新的中国艺术史写作范式。本书是巫鸿在哈佛、芝大中国美术史讲稿结集出版,也是本融合作者写作、教学与思考的著作,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凝结了他在国际语境中对中国艺术与文明的发掘和阐释。

内容简介

本书是巫鸿30年来在哈佛和芝大给大学生学期堂课的讲稿合集,这两个大学的开学堂课都是由教授向大学生介绍本门课程到底是研究什么的,以供大学生做选修的参考。哈佛和芝大的美术史课程都分为三个档次。很基本的是为本科生专门设计的“核心课程”(Core Course),目的在于为“有教育的年轻人”提供基本知识修养。中间一级是本科和研究生均可遴选的课程,专业程度因而随之增强。很高一级是给研究生,主要是博士生开设的小型讨论课,这种课强调不间断的互动、讨论、磋商以及学生的独立研究。本书所收的讲稿三种课程都包括。分为上下两册,每册内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中的讲稿来自前两种课程,下篇中的则是为研究生讨论课准备的。也是巫鸿本面向普通读者的著作。

前言

我从1987年起在哈佛大学(简称“哈佛”)教授中国美术史,1994 年转到芝加哥大学(简称“哈佛”)从事同样的工作,至今已有三十余年。我从一开始便形成写讲稿的习惯—虽然大多数美国同事并不如此,比如哈佛的约翰·罗森费尔德(John Rosenfield),他是我读博时的导师之一,随后成为我在该校美术史系的同事。每次上课前他都会在系里的图像资料室里待上近一小时,先选出若干35 毫米幻灯片,一排排放在 “灯箱桌”上。随即端坐桌前对着这些微型图片陷入沉思,时不时更换某些灯片的位置以形成新的组合。他所思考的是如何建构一个图像的阐释逻辑,在即将开始的课中把学生带入一个环环相扣的图像分析世界。

我深受这种图像思维的影响,但终究无意摆脱讲稿。一个原因是我毕竟是在用“外语”教学,但更重要的在于撰写讲稿对我来说是一个必要的思考过程—这种写作即是思考一堂课的目的、内容、逻辑和方法。经过这个过程,即使不是照本宣读,也会觉得心中有底。哈佛和芝大都鼓励教授不断推出新课,特别是在研究生层面上更是如此。课程设计因此与教授的个人研究和著述水乳交融,我的一些讲稿提供了写作契机甚至成为文章底本。熟悉我的写作的读者可以从这些讲稿里看出不少端倪,有时甚至会遇到相识的文字。

这种例子很多,比如讲稿中的早的一篇是1988 年的《中国古代礼仪美术》。那是我在哈佛开始教书后的年为美术史系和人类学系设计的一门跨系课程。当时我开始思考《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 的“ 纪 念 碑 性”(Monumentality in Early Chinese Art and Architecture)这本书。在这门课堂课上讲的,基本上是后来该书章的一些主要线索。类似情况也见于《墓葬美术研究方法》,以后融入了《黄泉下的美术——宏观中国古代墓葬》(The Art of the Yellow Springs: Understanding Chinese Tombs); 《中国艺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废墟”》,以后融入了《废墟的故事 —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与“缺席”》(A Story of Ruins: Presence and Absence in Chinese Art and Visual Culture); 以及《敦煌视觉文化:传统与互动》,以后成为单篇讲话并纳入《“空间”的美术史》中。《中国绘画中的“女性空间”》的两篇讲稿则代表了一种不同的情况。之所以在这本集子中收录这两篇是因为这门课我教了许多年,堂课的内容也不免发生了变化,现在重温这些讲稿,篇是1997年写的,比较重视理论和比较研究的角度,第二篇则是在2017 年后一次教这门课时写的,更注重与中国绘画史研究的关系,也更接近2019 年出版的《中国绘画中的“女性空间”》这本书中的绪论。有的读者可能会问,既然这些讲稿已经成为公开出版的书籍的部分,那为什么还要在本集子中重新发表呢?我的回答一是按时间来讲它们实际上在先,可以反映出学术思想的脉络和进化;二是本书的读者面可能会广阔一些,没有读过我的专书的读者可以在这些简短的讲稿中大致了解我对这些问题的想法。当然,书中的大部分讲稿尚未发表。其中有的也可能在将来发展成书籍或文章,如“敦煌石窟美术史研究法”是我2017—2018 学年在芝加哥大学教授的一门研究生讨论课,当时已经开始考虑后将这个题目写成一本书。2017—2019学年教授的“中国艺术和视觉文化中的瑞像、神物与灵境”也有类似意味。从这个角度看,这类讲稿也可能会反映与未来学术研究及写作的联系。一些人可能会问,为什么我似乎特别重视撰写“堂课”的讲稿呢?我的回答是,对我来说每门课的堂课为重要,因为这是开题的场合,也是与学生的见面。而学生也都有自己的判断和选择自由,可以在“购课时段”(shopping period) 穿行于各个教室之间进行比较。对讲课者来说,如果堂课观点不清或泛泛而论,以后的课程也就很可能无甚新意或思绪纷乱。我所教过的课并非都留有“堂课”的讲稿—有的遗失了,有的只有提纲。目前能找到的有长短不齐的二十余篇。一位现已执教的往日学生建议翻译发表,认为这对从事美术史教学教学的国内教师和他们的学生,以及对这门知识有兴趣的读者会有价值。我本人的期待并没有如此之高,但感到既然这); 以及《敦煌视觉文化:传统与互动》,以后成为单篇讲话并纳入《“空间”的美术史》中。《中国绘画中的“女性空间”》的两篇讲稿则代表了一种不同的情况。之所以在这本集子中收录这两篇是因为这门课我教了许多年,堂课的内容也不免发生了变化,现在重温这些讲稿,篇是1997 年写的,比较重视理论和比较研究的角度,第二篇则是在2017 年后一次教这门课时写的,更注重与中国绘画史研究的关系,也更接近2019 年出版的《中国绘画中的“女性空间”》这本书中的绪论。有的读者可能会问,既然这些讲稿已经成为公开出版的书籍的部分,那为什么还要在本集子中重新发表呢?我的回答一是按时间来讲它们实际上在先,可以反映出学术思想的脉络和进化;二是本书的读者面可能会广阔一些,没有读过我的专书的读者可以在这些简短的讲稿中大致了解我对这些问题的想法。当然,书中的大部分讲稿尚未发表。其中有的也可能在将来发展成书籍或文章,如“敦煌石窟美术史研究法”是我2017—2018 学年在芝加哥大学教授的一门研究生讨论课,当时已经开始考虑后将这个题目写成一本书。2017—2019 学年教授的“中国艺术和视觉文化中的瑞像、神物与灵境”也有类似意味。从这个角度看,这类讲稿也可能会反映与未来学术研究及写作的联系。

一些人可能会问,为什么我似乎特别重视撰写“堂课”的讲稿呢?我的回答是,对我来说每门课的堂课为重要,因为这是开题的场合,也是与学生的见面。而学生也都有自己的判断和选择自由,可以在“选购时段”(shopping period) 穿行于各个教室之间进行比较。对讲课者来说,如果堂课观点不清或泛泛而论,以后的课程也就很可能无甚新意或思绪纷乱。我所教过的课并非都留有“堂课”的讲稿—有的遗失了,有的只有提纲。目前能找到的有长短不齐的二十余篇。一位现已执教的往日学生建议翻译发表,认为这对从事美术史教学教学的国内教师和他们的学生,以及对这门知识有兴趣的读者会有价值。我本人的期待并没有如此之高,但感到既然这批材料存在,而且本来就是为向公众宣讲而写的自然可以和有兴趣的人分享。它们大都比较简短易读,不会占用读者太多时间。哈佛和芝大的美术史课程都分为三个档次。基本的一级是为本科生专门设计的“核心课程”,目的在于为“有教育的年轻人”提供基本知识修养。中间一级是本科生和研究生均可遴选的课程,程度因而随之增强。高一级是给研究生—主要是博士生—开设的小型讨论课,这种课程强调不间断的互动以及学生的独立研究。本书所收的讲稿三种课程都包括,根据内容分为上、下两编。上编包括的课程着重于美术史的历史演进和观察方法,下编中的课程较有专题性,强调的是观察美术史的视点。

我希望感谢目前在芝大修习我课程的16 名学生,包括伊思昭、周真如、陈允灏、徐婷婷、蒋理、陈嘉艺、吴垠、周韵钧、杨之彦、邹一凡、王子南、朱嘉逸、张曦、唐葆真、邵韵霏、杨槃槃。他们贡献出时间和精力,将一些(有时相当杂乱)英文讲稿译成中文,我在译文的基础上进行了润色和统一。我希望我们的共同努力,能够为更多的美术史读者和学习者带来一些益处。我也希望感谢活字文化、湖南美术出版社,以及李学军、陈轩、李震、石雅如等朋友为本书的出

版提供的支持。郑岩教授对本书从内容到设计等各方面提供了大量建议;他的学生,中央美术学院霍司佳同学为本书编写了“延伸阅读材料”书单。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目录

●上编
概论·方法
壹早期中国美术通论
贰后期中国美术通论
叁中国古代礼仪美术
肆战国时期的美术和建筑
伍墓葬美术研究方法
陆汉代墓葬艺术
柒作为通识课的中国书画
捌考古发现与绘画史研究
玖中国叙事画
拾敦煌石窟美术史研究法
拾壹敦煌视觉文化:传统与互动
拾贰敦煌经变画
下篇
主题·视角
拾叁艺术中的“纪念碑”
拾肆中国古代艺术与祖先崇拜
拾伍艺术史上的秦始皇
拾陆中国艺术和视觉文化中的瑞像、神物与灵境
拾柒中国艺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废墟”
拾捌山水艺术与超验
拾玖汉代墓地中的“门”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巫鸿,著名艺术史家、艺术批评家、策展人。1968、1980年获得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学士、硕士学位,1987年获哈佛大学艺术史与人类学专业博士学位。曾在哈佛大学美术史系任教,1994年起受聘于芝加哥大学艺术史系及东亚语言与文明系,任“斯德本特殊贡献中国艺术史”讲席教授。2002年建立芝加哥大学东亚艺术研究中心并任主任,兼任芝加哥大学斯马特美术馆顾问策展人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