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4861643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16
- 出版时间:2020-05-01
- 条形码:9787548616436 ; 978-7-5486-1643-6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历史爱好者、大众读者王阳明与至圣先师孔夫子、曾国藩并称中国历史上三大完人,是真正能够做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典范。他在艰难困苦中积累的人生经验和智慧,他对真理不懈追求的精神,他将学问付诸实行、在艰难时势中建功立业的功夫,他不畏权贵、拒绝同流合污的独立人格,他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他经过修炼而获得的强大内心,都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效仿的。本书为《五百年来王阳明》的精编本,更加简洁、精炼的呈现出王阳明的大智慧。书中另配彩色插图和书签、备忘卡。
内容简介
本书结合两千年来中华文明发展史,生动讲述了立功、立德、立言的传奇人生,讲述了在千磨万击的人生困厄中创建**的历程,系统梳理了**大智慧,并展开了卓有见地的阐发。与至圣先师孔夫子、曾国藩并称中国历目前三大完人,是真正能够做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典范。他在艰难困苦中积累的人生经验和智慧,他对真理不懈追求的精神,他将学问付诸实行、在艰难时势中建功立业的功夫,他不畏权贵、拒绝同流合污的独立人格,他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他经过修炼而获得的强大内心,都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效仿的。本书为《五百年来》的精编本,更加简洁、精炼的呈现出的大智慧。
目录
**章?? 传奇开始的地方
石洞里的顿悟 1
完人之问 9
心学之问 13
第二章?? 父亲那座山
叛逆少年 17
习惯了杰出的父亲 23
碰撞和较量 30
第三章?? 理学那道坎
踪的新郎 37
竹林中的感悟 43
另辟蹊径 50
第四章?? 宦官那个坑
初涉官场 59
刘瑾乱政 70
只身斗八虎 79
第五章?? 生死那道关
诏狱里的蜕变 84
千里逃亡 90
赴任龙场 97
第六章?? 龙场悟道
观悟生死 102
岩中花树公案 107
心外无物 114
第七章?? 心学的价值担当
心学不是禅悟之学 117
拿起而非放下 120
犀利而非圆融 124
第八章?? 伟大的知行合一
席书拜师 134
徐爱的问题 139
知行如何合一 145
第九章?? 事上练
工作即修行 154
洞悉全局的智慧 160
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169
第十章?? 致良知
事上见良知 176
为政以开导人心为本 181
人人皆是圣人 189
第十一章?? 平生*爱是讲学
栽培灌溉之功 197
朱陆之辩 202
心学南迁 208
第十二章?? 心学也是心理学
临危受命 213
声威退敌 218
无间道 224
第十三章?? 破山中贼易
1 心学的精髓 229 2 文人治军的智慧 237 3 舍近求远见奇功 241
第十四章?? 破心中贼难
1 破贼与长治久安 249 2 政绩观 252 3 檄文胜情书 260
第十五章?? 三个“七零后”
1 两位才子的交集 265 2 宁王的野心 270 3 三人好做事 279
第十六章?? 两个余姚人
1 王阳明的周旋 284 2 孙燧的死磕 288 3 朱宸濠的疏忽 298
第十七章?? 心智的较量
1 心理战 302 2 赌徒与守财奴 311 3 鄱阳湖大捷 319
第十八章?? 心学的归宿
1 大礼议事件 328 2 百死千难中得来 339 3 意外的收获
第十九章?? 天泉证道
1 第三次悟道 350 2 四句彻上彻下语 354 3 光不止在烛上 365
第二十章?? 为和平而战
1 不战屈人兵 369 2 来之不易的和平 378 3 自作主张的行动 381
第二十一章?? 此心光明
1 听从内心的声音 389 2 漫漫归途 392 3 历史的回响 400
节选
**章?? 传奇开始的地方 一个并非十分聪明的人,只要他认定人生的方 向,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反倒更容易实现人生 的价值。因为在这一过程中,他不容易摇摆,很少 会受到致命的阻碍和诱惑。但是,一个太聪明的人, 要走到圣人、完人那一步,反倒无比艰难。 石洞里的顿悟 公元 1508 年,大明帝国贵州布政司一个叫龙场 驿的地方,也就是今天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龙场镇, 有一座龙岗山,也叫“栖霞山”。这座山半山腰有一 个天然石洞,今天我们把这座石洞叫“阳明洞”,也 叫“阳明小洞天”。 这个石洞注定是一个不凡的石洞,因为石洞中将要发生的事情,会影响整个华夏文明史的进程。 那 是 一 个 仲 夏 之 夜, 乌 云 密 布, 云 层 中 时 而 还有闪电隐现。眼看着一场大雷雨又要来了。令人 惊奇的是,在这个石洞中,有一具石棺,石棺里赫 然躺着一位男子。恰在此时,一道巨大的闪电划过 天际,惊天动地的雷鸣声轰然响起,瓢泼大雨哗地 下起来了。电闪雷鸣撕破了静谧长夜,就在这电闪 雷鸣之中,躺在石棺里的男子突然大叫一声,醒了 过来。只见他大汗淋漓,眼睛里充满了彻悟之后的 惊喜。 在这种天地应和中,男子忍不住纵声长啸。长 啸之后,他自言自语道:“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 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接着又说:“至此心外无物, 心即理也。”正是从这一刻起,东方哲学史上五百 多年来*具影响力的一个流派——心学正式诞生了。 在这万山丛棘中开创了心学流派的,就是距今五百 多年的大思想家——王阳明。 今天,我们之所以要重新聚焦这位伟大的思想 家、哲学家、教育家、军事家、文学家与书法家, 是因为他开启了我们今天仍然必须面对、必须思考的两个终极问题。 一个是“完人之问”,即从个人层面上看,一个 聪明人,应该怎么超越自己的聪明,成为一个真正 优秀的、实现人生价值的人。 另一个是“心学之问”,也就是从族群角度看, 为什么产生于中国的阳明心学能够完全被日本民族 所吸收,成就了“明治维新”,却没有在它的诞生地 产生更大的作用和影响。 哲学上有三大基本命题——我是谁?我从哪里 来?我往哪里去?如果我们不知道我们从哪里来, 我们也就永远不会确定我们将往哪里去。而王阳明 就是我们这个族群回顾“从哪里来”,眺望“要往哪 里去”时绕不过的一个关键性的节点式人物。 近代流传甚广的一句名言说:“五百年来两大完 人,前有王阳明,后有曾国藩。”又有另外一种说法 认为,儒家历史上曾经产生过“两个半”完人,一 个当然是万世师表孔夫子,另外一个就是开创了心 学的王阳明,还有半个,即后来晚清实学的代表人 物曾国藩。 既然王阳明与曾国藩曾被并称为完人,我们就有必要把这两个人放在一起比较一下,这样便可以 看出我们那个“完人之问”的意义来了。 中国文化传统中,充满了浓重的宿命论色彩, 许多伟人成名之后,关于他们的出生都有种种神奇 传说。明成化八年(1472 年)九月三十日,一位岑 姓奶奶做了一个梦。 岑奶奶梦到自己的儿媳郑氏在怀孕十四个月之 后,好不容易终于要生了。就在要生产之前,天空 中突然仙乐齐鸣,一位仙子在万众瞩目中身披紫霞 圣衣,脚踏五彩祥云,自云端飘下,把一个白白胖 胖的婴儿送到了岑氏怀中。岑氏大为惊恐,正不知 如何是好的时候,一阵婴儿响亮的啼声,将岑氏从 梦中惊醒。隔壁屋中的儿媳郑氏已经临盆,孩子终 于生下来了。 这个随着仙人送子之梦而出生的婴儿,就是后 来大明王朝一代传奇人物王阳明。 王阳明祖父王伦,字天叙,号竹轩,大家称他 为竹轩公。王伦听了岑氏的梦感到很惊奇,觉得这 孩子来历不凡。因为是仙人自云中托梦而生,为了 纪念这个梦,就给孩子取名叫“王云”(注意,是云彩的云,繁体字写作“雲”)。这件云中送子的事, 不光是王家觉得很神奇,在当地都传为美谈;在浙 江余姚王阳明的老家,乡人也都认可这件事,并把 王阳明出生的那座楼称作瑞云楼。 时间过去三百三十九年后,也就是清嘉庆十六 年(1811 年)十月十一日,一位姓曾老爷子也做了 一个梦。 这位名叫曾竟希的老爷子梦到他的孙媳妇就要 生了,可是半天生不下来。正当难产之际,突然天 空中风云变幻,一条龙自云中显现。这条龙自云端 盘旋而下时,又变成了一条大蟒蛇。大蟒蛇直落在 曾家屋脊之上,进而穿透屋脊,在屋梁之上盘旋, 然后又自屋梁俯冲而下。曾竟希吓得“啊呀”一声 大叫,紧接着,一阵婴儿的啼哭声传来,隔壁屋子 里孙媳妇生了。 曾老爷子惊魂甫定,告诉家人自己刚刚做了这 样一个梦。因为还不知道这个梦是好还是坏,曾竟 希就给新生下来的婴儿取了个乳名,叫宽一。这个 名叫曾宽一的孩子,就是后来晚清中兴名臣之首的 曾国藩。 不论是王阳明奶奶的梦,还是曾国藩曾祖父的 梦,都不可当真。这都是古人宿命论的俗套。但是 接下来,两个人的成长历程又似乎充分印证了中国 人关于命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王阳明带着祥瑞而生,乃至他出生的那座楼都 被当地人称为瑞云楼,这是多好的事啊!可是生下 来之后不久,王家人就开始犯愁了。因为这个孩子 六岁之前根本不会说话。钱德洪《阳明先生年谱》 记载王阳明生下来之后“五岁不言”。明代其他史 料,比如王阳明好友湛若水后来为他写的墓志铭里 也明确说,王阳明“六岁乃言”。 过了五岁,王阳明还不开口说话,家里人都很 着急,甚至有人怀疑他会不会身体有疾。但王阳明 的爷爷王天叙却不这么看,他认为自己这个孙子定 非池中之物,不是一般人。他对这个孩子很有信心, 每日把他带在身边。他坚信有一天,奇迹终会出现。 王阳明将近六岁的时候,有一天在门口玩儿, 王天叙在屋里看书。一个僧人经过,远远看到王阳 明,忽然走上前来摸着他的头,端详半天之后,感 慨地说:“好个孩儿,可惜道破。”(钱德洪《阳明先生年谱》)王天叙在屋里听了很惊异,等他走出来要 问个究竟的时候,那个僧人已经飘然而去。 王天叙仔细琢磨僧人这句话,突然恍然大悟。 为了纪念梦中仙人云中送子,自己特意给孩子起名 叫“王云”。在古汉语里,与“云彩”的“云”(雲) 同音的“云”字就是“说”的意思,所谓子曰诗云, 所谓人云亦云。你怎么就把这个事儿给说破了呢? 因为说破了,这孩子就不说话了。这就是中国人信 奉的生活哲学,所谓“过犹不及”。 王天叙一想明白这个道理,立刻做了个决定, 不能再叫“王云”了,要给孙子改名。改什么呢? 老爷子取《论语》“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 必失之”的典故,为孙子重新取名叫做“王守仁”。 因此,王阳明其实名守仁,字伯安。后来他筑室于 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被时人尊称为阳明先 生,后世普遍称他为王阳明。 说来也奇怪,改名之后,立竿见影。 第 二 天, 王 家 一 家 人 和 平 常 一 样, 一 派 和 平 气象,王天叙的儿子、王阳明的父亲王华正在温习 功课,准备科举考试。王华的媳妇,也就是王阳明的母亲在旁边纳鞋底,做针线活儿。王天叙铺开笔 墨纸砚,准备练练字。王天叙提笔就写了四个大 字“大学之道”,写完在那儿沉吟半晌,念叨了半天 “大学之道”,却卡壳儿了,一直没有下文。 旁边那个五年多来一句话都没说过的小朋友着 急了,以为爷爷忘记了后面的句子,忽然朗声说道: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 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 一家人都呆住了,这个孩子五年多不说话,一 朝开口,上来就是儒家经典《大学》,这还了得?王 天叙惊喜万分,问他怎么会背的,他说爷爷平常带 他在身边,爷爷天天在那里诵读,他耳濡目染,早 已默记在心。 这里,其实交代了两个非常重要的教育真谛: **,陪伴教育很重要。第二,言传身教、潜移默 化才是教育的*好方式。只有你喜欢读书,你孩子 才会喜欢。你都不喜欢读书,你怎么要求他喜欢读 书?这就是家庭教育真谛。 王阳明早年不语,一语惊人,从此一发不可收。他此后读书不仅过目成诵,而且精力超人,涉猎甚 广,甚至有点多动症的倾向。对此,王天叙很以为 然,但王华很不以为然,甚至为此引发了不少家庭 教育矛盾。
作者简介
郦波,中国古典文学与文化专业博士,国内首位文牍学研究方向博士后,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全民阅读形象大使,“中国诗词大会”“中华好诗词”文化嘉宾,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主讲人,著有《五百年来王阳明》《唐诗简史》《人生自有境界》《诗酒趁年华》《是为彼此 来此人世——郦波品读千古唯美情诗》等。其中,专著《五百年来王阳明》荣获央视“2017中国好书”。
-
沉思录
¥28.5¥49.8 -
理想国-精装典藏版
¥20.4¥68.0 -
谈修养
¥8.0¥20.0 -
朱光潜谈美三十六讲
¥22.0¥49.9 -
第一哲学沉思录
¥16.8¥56.0 -
哲学家的狗:一本让人捧腹大笑的超萌醒脑哲学书
¥15.9¥49.8 -
传习录
¥11.6¥55.0 -
中国哲学小史
¥18.4¥49.8 -
思考的本质:杜威论逻辑思维
¥19.9¥39.8 -
圣经的故事
¥17.4¥58.0 -
周易相学精粹
¥13.7¥42.9 -
昨日书林:道教史
¥9.9¥33.0 -
西南联大哲学课
¥20.9¥58.0 -
理想国
¥7.2¥26.8 -
箭术与禅心(一位西方哲学家的禅悟实录)(精)
¥28.0¥49.0 -
列宁全集4
¥4.4¥9.7 -
中国哲学十讲
¥14.9¥49.8 -
汤用彤魏晋玄学讲义
¥5.4¥18.0 -
《老子》注评
¥3.9¥11.0 -
了凡四训
¥28.9¥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