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俄罗斯千年艺术:从古罗斯至先锋派

俄罗斯千年艺术:从古罗斯至先锋派

1星价 ¥76.8 (6.0折)
2星价¥76.8 定价¥128.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712026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74页
  • 出版时间:2020-08-01
  • 条形码:9787520712026 ; 978-7-5207-1202-6

本书特色

利哈乔夫一生致力于古罗斯文化的研究,研究领域包括但不限于绘画、建筑、文学、戏剧。留下著述百余种,是研究俄罗斯艺术与文化当之无愧的权威专家。 本书并非传统意义的艺术史著作,而是从文化史的角度来阐释俄罗斯艺术的特点及发展。收录的文章涉及多种艺术门类,时间跨度千年,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作者对俄罗斯文化的挚爱,重申和笃信古罗斯文化与艺术的延续性和道德净化意义。

内容简介

  本书对艺术源泉、古罗斯教堂、叙事空间与和谐原则、诺夫哥罗德文化、安德烈·卢布廖夫及彼得一世等专题做了全面的论述。无论文中涉及的是哪一种艺术现象,作者都是从俄罗斯文化的整体观念出发,从各类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出发进行论述的。 利哈乔夫在本书中所阐释的俄罗斯艺术,涵盖了古代至20世纪初先锋派的诸多艺术门类和文化现象。他撰写本书的目的,并不是对历史进程中的所有艺术现象进行盘点与分类,而是将俄罗斯艺术看作一个完整的体系加以剖析和阐释。

目录

自序

俄罗斯

简论艺术源泉

古罗斯风格体系中的中世纪象征主义

古罗斯语言与造型艺术

“叙事空间”是“叙事时间”的表达形式

古罗斯美学中的艺术形象之完整性法则与协调原则

诺夫哥罗德文化的世界意义

安德烈·卢布廖夫与智者叶皮凡尼·普列穆得雷时期的古罗斯文化

《安德烈·卢布廖夫》序

17世纪和彼得大帝改革时期的俄罗斯文化及巴洛克风格

古罗斯圣母升天大教堂的城防意义

俄罗斯文化史中的索洛韦茨基群岛

语言与园林

园林与俄罗斯文化

城市形象

建筑学随笔

米哈伊尔·舍米亚金与彼得一世创建的彼得堡城

20世纪初的彼得堡文化

近代俄罗斯文化与古罗斯文化

利哈乔夫生平与创作大事年表

利哈乔夫著作一览表

展开全部

节选

近代俄罗斯文化与古罗斯文化 文化史的运行与发展不仅是通过这种文化本身内在的变化,而且还通过文化财富的积累来实现。文化财富本身一般不会发生改变,但人们可以创造并积累文化财富,或者使其消失。因此一种文化与另一种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和借鉴古代文化和异国文化的形式和种类等,均具有极其特殊的意义。 在诸多的异国文化当中,古希腊文化乃是人类文化中的伟大经典。 在欧洲的文化进程中,古希腊文化经历了各种变形,并不断丰富自己。掌握古希腊文化的**阶段,即“蛮族文化”和公元6—10世纪的“野蛮风格”阶段,这一阶段*终导致了“加洛林文艺复兴”。第二阶段是古希腊文化向罗马风格核心的渗浸阶段。古希腊文化以一种新的形式进入了与之相近的哥特艺术之中。从实质上讲,文艺复兴本身就是“古希腊文化的第四个新发现”。而第五个新发现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曾备受重视。像在其他四个新发现一样,在这第五个新发现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不仅是学者,而且还有哲学家、作家、建筑学家、雕塑家和画家等。德国艺术史家约翰·温克尔曼、德国诗人歌德和席勒的作品、法国画家雅克-路易·大卫和18世纪德国古典主义画家安东·拉斐尔·门斯的油画、俄罗斯诗人尼古拉·格涅季奇、画家费奥多尔·托尔斯泰、雕塑家伊万·马尔托斯等人的艺术杰作,都是前进路上的一个个阶梯,正是沿着这些阶梯,俄罗斯掌握古希腊文化的热情才逐渐提高,俄罗斯本土的欧洲文化才开始向前发展。非常典型的是,对每一种文化的统一而言,选择和借鉴古风可滋养本国文化的渊源,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18—20世纪的俄罗斯而言,俄罗斯近代文化与古罗斯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是俄罗斯文化的主要问题之一。 近代俄罗斯与古罗斯之间的关系经历了若干阶段,在近代俄罗斯诗歌、文学、绘画、建筑、哲学以及社会思想的发展过程中,其中的每个阶段均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近代俄罗斯与古罗斯之间关系的**阶段有一个重要标志——彼得一世执政时期。其实,整个彼得一世时代便是近代俄罗斯与古罗斯之间关系的具体体现。无论是彼得一世的同时代人,还是他们的后代,都清楚地意识到,彼得一世的政治功绩就是他将一个古老的罗斯国家变成了一个欧洲式的国家。彼得大帝身边的一等文官戈洛夫金伯爵、海军上将伊万·涅普柳耶夫等要人都曾发表这种观点,那时的彼得一世被看作是当代俄罗斯的缔造者。然而,那时的俄罗斯与古罗斯是完全对立的。 尽管如此,生活在19世纪的俄罗斯人对古罗斯的认识,以及至今依然广泛传播的观念,主要是在19世纪上半叶(确切地说,是在19世纪的前25年期间)形成的。 当时正是开始对俄罗斯历史进行科学研究的时期,但只是初级阶段;而对古罗斯的艺术、文字和生活习俗等,还尚未开始研究。直到19世纪上半叶,彼得一世的国家改革依然是国民*关注的重大事件,所以19世纪初人们对古罗斯的评价,与人们对彼得改革的评价始终保持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也就是说,人们一直通过彼得改革这一举措来看待古罗斯。况且不仅如此,彼得一世的改革这一事件本身还遮掩了整个古罗斯时期。 生活在19世纪的人们,既能看见彼得一世改革后的景象,也能看到改革并未波及的事物。改革未能波及是社会底层的农民生活。因此19世纪人们的脑海中自然形成这样一种印象——农民的生活习俗就是社会*底层的生活习俗,也就是古罗斯的生活习俗;农民的文化水平也代表了古罗斯时期的文化水平,这是其一。 第二,彼得一世代表了俄罗斯生活中*积极有效的开端,所以与他所从事的活动相比,彼得一世之前的古罗斯被看作一个停滞不前的、因循守旧的和“长满青苔”的国家。 第三,由于彼得一世迫使古罗斯面向西欧,因此彼得一世之前的古罗斯被看作一个与欧洲隔离的国家,二者之间的隔离墙之坚实犹如中国的万里长城。 第四,17世纪末的古罗斯,即青年彼得所处时期的古罗斯,往往被看作罗斯国家的整个时期。人们似乎忘了,古罗斯曾走过七个世纪的发展历程。直至今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依然将17世纪末的部分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艺术看作整个古罗斯发展700年间的文化。无论是描写彼得一世之前的古罗斯国家哪一个时期(关于基辅罗斯,或关于莫斯科,或关于普斯科夫,或关于12世纪、13世纪或15世纪),均被描绘成17世纪的国家形象。 在上述关于古罗斯的认识和观念的发展过程中,发挥实质性作用的是H.M.卡拉姆津的备忘录——《古罗斯与近代俄罗斯的政治与民事关系》。该备忘录是他在1811年完成的,但是从19世纪30年代起,即当它在国外发表之后,很快就开始广为流传。正是在H.M.卡拉姆津撰写的这份备忘录中,阐述了一种错误观点,后来在对古罗斯进行的各种论断(对古罗斯文化的统一特性、变化的特性和农民阶层及其特征的论断)中,这种错误观点逐渐变成了人们习以为常的正确观点。在人们眼中,19世纪的俄罗斯农民是古罗斯所有阶层的人,即身份*高到身份*低的人。H.M.卡拉姆津曾这样写道:“彼得把自己的改革活动局限于贵族范围之内。那时从索哈村社到皇宫,从外表和生活习惯来看,所有的俄罗斯人之间均有某些相同的特征。从彼得一世时期起,上层社会与包括俄罗斯农民和小市民在内的底层居民被区分开来,一个商人甚至在俄罗斯贵族中发现了德国人。” H.M.卡拉姆津的这一论断既体现在斯拉夫派的观点中,也反映在他们的反对派(西方派)的观点中。无论是斯拉夫派,还是西方派,他们对古罗斯文化的基本特征看法相同,但是二者的观点却是相反的:前者对那些特征表示反对;后者却对它们表示赞同。

作者简介

  德米特里·利哈乔夫(1906—1999),1924年考入列宁格勒大学社会科学院人类学与语言学系。毕业后不久,因在学生研讨会上对简化俄文字母表的改革提出质疑,被关入索洛韦茨基岛上的集中营,1932年获释。1938年,开始在列宁格勒俄罗斯文学研究所工作。曾参加惨烈的列宁格勒保卫战。1946—1953年,在列宁格勒大学任教授。1971年,被推举为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986年,在戈尔巴乔夫的支持下,利哈乔夫发起并成立了俄罗斯文化基金会,戈尔巴乔夫夫人赖莎也是其中的成员。以该基金会为阵地,他致力于挖掘、保护和发扬俄罗斯文化传统的实际工作。 利哈乔夫一生致力于古罗斯文学和文化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主要研究课题涉及11—17世纪古罗斯文学、艺术、历史,留下500多部学术论文和专著,是研究古罗斯文学和文化当之无愧的大家,其光辉照耀了整整一个时代。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