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晋东南五代宋金建筑与营造法式
读者评分
5分

包邮晋东南五代宋金建筑与营造法式

¥69.5 (7.9折) ?
1星价 ¥69.5
2星价¥69.5 定价¥88.0
商品评论(1条)
落叶回***(三星用户)

研究用的书

2023-10-14 11:41:37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219731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86
  • 出版时间:2018-01-01
  • 条形码:9787112197316 ; 978-7-112-19731-6

本书特色

本书主体部分共有6章:第1章为绪论。第2到4章大致按照构架体系(宏观)、构造类型(中观)、构件样式(微观)的分级模式,对晋东南地区早期木构遗存的地域特征进行了分类探讨;第5章以构造专题的形式揭示了《营造法式》颁行后对该地区匠作传统的影响情况;第6章则在过往发表的实测资料基础上,对本地区木构建筑的平面间椽尺度规律进行了分析,总结出若干种可能的设计模式。

内容简介

  山西省东南部的长治、晋城两市域内遗存有大量五代、宋、金早期木构建筑,其保存之完好、数量之丰富、类型之多样、分布之密集、样式之典型,在国内均极为罕见,因而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一座宝库。近年来,学界对这一地区建筑遗产的关注度持续提升,涌现了大量优秀研究成果。《晋东南五代、宋、金建筑与/博士论丛》为作者喻梦哲就读于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期间撰写的博士学位论文改编而成,主要关注于该地区早期木构建筑中与《营造法式》间存在特定技术关联性的构造特征与样式做法,希冀借由该地区的大量案例,探索《营造法式》编纂发行后对华北地区营造实践的影响情况。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研究背景与对象选择
1.1.2 研究目的与选题意义
1.2 既有研究成果综述
1.3 研究框架
1.3.1 研究方法与技术手段
1.3.2 全书框架及逻辑线索
1.4 史地背景
1.4.1 晋东南地区的地理特征
1.4.2 晋东南地区的建置沿革
1.4.3 晋东南与周边地区的交通联系
1.4.4 晋东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与人口流动
1.4.5 晋东南地区的宗教流派及民间信仰

第2章 晋东南地区五代、宋、金建筑的构架体系
2.1 本章引言
2.1.1 以构架的分类及分布作为本研究起点的必然性
2.1.2 中国传统木构架分类问题的研究综述
2.2 殿堂构架的发展与衰微
2.2.1 殿堂构架演化的外部表征——铺作层
2.2.2 厅堂化——五代、辽、宋时期北方殿堂构架的主流发展趋势
2.2.3 殿堂构架厅堂化的表现及其评价
2.2.4 殿堂构架在南方的传播及其在地化的特点
2.3 《营造法式》成书前后厅堂构架的发展情况
2.3.1 前法武时期的北方厅堂原生性问题
2.3.2 连架式厅堂与井字式厅堂的地域属性
2.3.3 《营造法式》的成书与北方厅堂的展开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晋东南地区五代、宋、金建筑的构造类型
3.1 本章引言
3.1.1 以构造节点的分类比较作为本研究知识背景的必要性
3.1.2 有关晋东南地区五代、宋、金建筑构造类型问题的研究综述
3.1.3 样本案例的选择依据及分类标准
3.2 宗教差异与殿宇平面构成
3.2.1 佛坛庄严与后内柱间版壁设置
3.2.2 前廊开敞与祠观神龛布置
3.3 梁架做法及其分类
3.3.1 梁架分类的考察指标及案例统计情况
3.3.2 典型的构造节点类型
3.3.3 晋东南遗构梁架做法与周边地区同期实例的比较
3.4 铺作做法及其分类
3.4.1 铺作分类的考察指标及案例统计情况
3.4.2 晋东南遗构的铺作做法与周边地区传统做法及《营造法式》制度的比较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晋东南地区五代、宋、金建筑的构件样式
4.1 本章引言
4.1.1 以样式研究作为《营造法式》传播线索的适切性
4.1.2 晋东南地区木构建筑构件样式问题的研究综述
4.2 耍头拟昂问题
4.2.1 耍头斜出拟昂的构造意义
……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喻梦哲,1984年出生,2013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师从张十庆教授,获“建筑历史与理论”方向博士学位。现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历史建筑保护工程”本科专业授课教师。任职以来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编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项目:《中国古建筑测绘大系》分卷一一“陕西祠庙”,参编陕西省文物局科研出版项目:《凌苍莽瞰紫微一一陕西古塔实录》《天心地中一一陕西泾阳历史建筑测绘图志》等图书。主要研究领域为东亚建筑技术史、建筑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西北地域建筑史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