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100101899
- 装帧:70g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37
- 出版时间:2018-01-01
- 条形码:9787100101899 ; 978-7-100-10189-9
内容简介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是一本在西方哲学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著作,它开启了现代哲学研究的新起点。有人说康德是西方哲学的“蓄水池”,主要指的是这之前哲学的所有问题都流向了康德,并由他作了解答,之后现代哲学所有的基本问题都是源自康德。可以说,不读康德,就无以真正了解现代哲学。 邓晓芒是康德研究专家和康德著作的翻译者,《《纯粹理性批判》讲演录/名师讲堂》是以他为武汉大学哲学系本科生开设的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课的讲课实录为基础整理而成。本课的特点是条理清晰,重点突出,紧紧抓住康德哲学的核心概念和整体思路。邓晓芒通过十四次讲座,使同学们在短短一学期中对康德所建立的哲学体系能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纯粹理性批判》讲演录/名师讲堂》在整理时尽量保留作者课堂用语,保持现场感,以口语语气帮助学生抓住重点词,从而开显意思,这也正是邓晓芒先生授课的初衷。 《《纯粹理性批判》讲演录/名师讲堂》适合具有一定哲学知识基础的读者,帮助他们进一步深入了解现代哲学史,并把握现代哲学的源头和基本问题。
目录
绪论
一、意义
二、方法
三、背景
四、主题
**讲 《纯粹理性批判》的主要思路(**、二版序言)
一、为什么要对理性进行批判
二、什么是“纯粹理性批判”?
三、怎样对纯粹理性进行批判?
1.以数学和自然科学为榜样
2.哲学应该模仿自然科学走上科学之路
3.现象与物自体的区分
第二讲 《纯粹理性批判》的总问题(导论)
一、经验知识与先天知识
二、分析判断和综合判断
三、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
第三讲 先验感性论
一、先验感性论的来由
二、感性认识的基本概念
1.直观(Anschauung)
2.对象(Gegenstand/Objekt)
3.感性(Sinnlichkeit)
4.感觉(Empfindung)
5.现象(Erscheinung)
6.纯粹直观(reineAnschauung)
7.表象(Vorstellung)
三、空间和时间
1.空间和时间的形而上学的阐明
2.空间和时间的先验的阐明
3.空间和时间的结论
第四讲 先验逻辑导言
一、一般的逻辑
1.感性和知性的区分
2.一般逻辑的划分
二、先验逻辑
1.先验逻辑与形式逻辑的区别
2.先验逻辑的任务
3.先验逻辑的划分
4.先验逻辑的意义
第五讲 概念分析:范畴论
一、范畴体系的发现
二、逻辑判断表
三、范畴表
四、短评
……
第六讲 概念分析:先验演绎(一)
第七讲 概念分析:先验演绎(二)
第八讲 原理分析:图型法
第九讲 原理分析:纯粹知性的原理体系
第十讲 向先验辩证论过渡
第十一讲 对理性心理学的批判
第十二讲 对先验的宇宙论的批判
第十三讲 对先验神学的批判
第十四讲 先验方法论
本课总结
节选
《《纯粹理性批判》讲演录/名师讲堂》: 第二,在现象的知识里面,时空所提供的只是知识的形式,而不是内容。感性直观的内容是知觉和印象,它们是些杂多的、偶然的东西,而作为先天的直观形式的时空是有必然性的,并且它的尺度是均匀一致的。 第三,时间对空间占有优势,它更加根本。我们虽然可以用空间来表达时间,但是表达得不完整,我们可以把时间看作一条线,但是这不能表达时间的相继性、不可逆性和一维性。因为一条线毕竟是二维的,甚至于是三维的。当你在黑板上画一条线,这条线实际上就是三维的,因为它毕竟还是有一些厚度的。所以,我们不可能用二维或三维的空间来表达一维的时间的,时间比空间更加隐蔽、更加深奥。 由此康德得出了两个概念,就是“先验的观念性”和“经验性的实在性”。由时间和空间所形成的知识首先是数学,它是时间和空间所造成的知识里面的先天成分,其次是经验的知识,它是时空形式和感觉材料相结合的产物。感性认识有时空的先天形式在里面起作用,所以它具有经验性的实在性和先验的观念性。 什么是经验性的实在性呢?它是说,由时间和空间所形成的知识,必须要应用于经验性的材料之上才具有实在性,或者说一旦应用于经验性的材料之上它就具有了实在性,不是主观幻想出来的。与经验性的实在性相反的是先验的实在性,它是说,即使不应用于经验性的东西之上,我也可以单凭先天的东西形成一种实在的知识。在康德看来,先验实在性的知识是不可能的。时间和空间如果没有经验性的内容,就什么也不是。只有当你接受经验性的内容,你才能意识到你有时间和空间。时空的实在性,只是一种经验性的实在性。虽然是经验性的,但它却有实在性,即客观必然性,而不是像休谟所讲的,完全是主观联想的。那么时空的这种经验性的实在性又从何而来呢?它来自于先验的观念性。时间和空间都是先验的观念,而不是后天的观念,也不是一些心理学的观念,不是突发奇想出来的观念,而是所有人不得不按照它去思考的观念。我们不能够抛开时间和空间去设想任何东西,因为它们都是认识主体的先验规定。由此,时空虽然是只是观念,但却有客观性,所有人都不可违背它。所以,正是时空的先验的观念性使得它们具有了经验性的实在性。只要把这种先验的观念应用在经验之中,这种经验就成了一种客观的知识,就成了具有实在性的经验。 康德对“客观”的理解与我们日常的看法有些不一样,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客观的东西指自在之物本身。但是康德这里所理解的客观,是指现象中那种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先天的东西。我们常说,客观的东西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康德的客观也有这层意思,但归根结底它还是主观的,因为它是来自于认识主体的。但这种来自主体的东西,却具有不可违抗的必然性和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性。黑格尔说,康德把我们所通常理解的主客观颠倒过来了。我们通常认为是客观的东西,在康德那里反而被认为是主观的。一方面,康德虽然也认为自在之物是客观的,但是在他看来这个客观是我们所不能认识的,我们自以为对它有认识,实际上那只是主观的一种幻觉,这就防止了独断论;另一方面,我们通常认为有关现象界的知识是主观的,但是由于康德加进了先天性,他就把它们称之为客观的,这就抵御了休谟的怀疑论。休谟不承认有什么先天的东西,他认为,既然一切知识*初都是来源于知觉、印象,那它们就是不可靠的。康德通过引进先天的东西,来说明有关现象的知识未必就是不可靠的,如果有先天的东西作为基础,它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经验性的实在性和先验的观念性在康德那里是非常重要的两个概念,它们是不可分的,是相互救援、相互解释的。经验性的实在性是由于先验的观念性带来的,而先验的观念性之所以是先验的,是因为它是运用于经验之上的,但它又是观念的。同时,他反对另外两个概念,一个是经验性的观念性,它是休谟式的,即经验性的东西都是观念的东西,没有实在性。 ……
作者简介
邓晓芒,1948年生,湖南长沙人。1979年考入武汉大学哲学系,攻读西方哲学史的硕士学位,师从陈修斋先生、杨祖陶先生。1982年毕业,获硕士学位,毕业后长期在武汉大学任教,2009年12月起,担任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德国哲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德国哲学》主编。专攻德国哲学,同时研究美学、文化心理学、中西文化比较等。主要著作有《思辨的张力——黑格尔辩证法新探》、《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与杨袒陶合著)、《冥河的摆渡者——康德(判断力批判)导读》、《走出美学的迷惘——中西美学思想的嬗变与美学方法论的革命》(与易中天合著)、《灵之舞——中西人格的表演性》、《人之镜——中西文学形象的人格结构》、《灵魂之旅——九十年代文学的生存意境》。主要译作有康德《实用人类学》、《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康德“三大批判”即《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杨祖陶校),胡塞尔《经验与判断》(与张廷国合译)等,发表论文20余篇。
-
我的哲学之师叔本华
¥13.5¥39.0 -
哲学家的狗:一本让人捧腹大笑的超萌醒脑哲学书
¥16.9¥49.8 -
中国哲学十讲
¥15.9¥49.8 -
庄子的处世哲学-玄妙人生三昧
¥5.6¥14.0 -
伦理学与经济学
¥8.2¥20.0 -
了凡四训
¥16.7¥49.0 -
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学:升级图解版
¥13.0¥46.0 -
周易相学精粹
¥14.7¥42.9 -
传习录
¥12.6¥55.0 -
沉思录
¥8.7¥18.0 -
简单的逻辑学:逻辑学入门很简单
¥8.6¥36.0 -
存在与虚无-修订译本(九品)
¥30.2¥68.0 -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美学十五讲(第二版)
¥14.5¥45.0 -
好的孤独
¥12.5¥36.0 -
王阳明心学的智慧
¥10.0¥36.0 -
相濡以沫:希腊、罗马与拜占庭的精神世界
¥11.1¥33.5 -
现象学与家园学-塞普现象学研究文选
¥16.1¥42.0 -
通往世界的禅
¥17.8¥48.0 -
道教史
¥12.6¥26.0 -
创造进化论
¥14.5¥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