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土空间规划与治理研究丛书村庄规划村域国土空间规划原理

国土空间规划与治理研究丛书村庄规划村域国土空间规划原理

1星价 ¥39.0 (7.5折)
2星价¥39.0 定价¥52.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960684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58
  • 出版时间:2020-07-01
  • 条形码:9787519606848 ; 978-7-5196-0684-8

本书特色

《国土空间规划与治理研究丛书》的**本书,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石楠推荐并作序。 2.作者优势:本书作者分别为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温锋华,北京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沈体雁,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城乡规划系讲师崔娜娜。他们是我国城乡规划和治理一线积极实践的活跃学者代表,在全国各地都留下了他们对当地城乡发展的深度思考和相关的规划贡献。 3.内容亮点:本书首先对村庄规划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系统地梳理和总结,介绍中国城市化和乡村发展的基本情况,总结中国村庄规划的历程,然后站在生态文明的时代背景下,总结中国村庄规划的理论框架,包括村庄规划的内涵、规划体系、要素体系、类型特征、成果体系、管理体系及内容体系、技术方法和村庄规划过程中的公众参与。让读者系统地了解当前中国村庄规划的背景、现状和工作体系。 4.读者人群:村庄规划领域的规划师、工程技术人员、村庄规划管理人员以及相关研究人员参考的实操手册。 乡村规划是通过农村各类土地与空间的合理使用,实现乡村的经济繁荣、社会安定与环境可持续,进而实现乡村的善治。本书可以作为大专院校城乡规划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辅导教材,也可以作为师生以及村庄规划领域的规划师、工程技术人员、村庄规划管理人员参考的实操手册,还可以作为村庄规划领域研究人员的参考阅读资料。

内容简介

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村庄规划必须基于“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农民的需求出发,从城乡和谐融合发展的角度,以国土空间“一张图”管理的高度,重新认识乡村发展的独优惠值,重塑乡村建设的研究者、决策者和管理者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本书在对村庄规划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下中国乡村发展的基本情况,总结中国村庄规划的历程。站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总结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中国村庄规划的理论框架,对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村庄规划的新内涵、新要求、规划体系、要素体系、类型特征、成果体系、管理体系及内容体系、技术方法和村庄规划过程中的公众参与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介绍。本书可供城乡规划、人文地理、资源环境、土地资源管理等专业及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以及管理人员阅读参考。

目录

目?? 录
总?? 序
序?? 从记住乡愁到助力善治的村庄规
前?? 言
第 1 章?? 村庄规划总论
1.1 村庄规划的相关概念及定义
1.2 村庄规划的特点
1.3 村庄规划的意义
第 2 章?? 中国城市化与乡村发展
2.1 中国村庄发展特征及问题
2.2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乡关系
2.3 中国村庄规划发展历程
第 3 章?? 中国乡村发展的新形势
3.1 高质量发展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3.2 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与生态文明建设
3.3 机构改革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重构
第 4 章?? 新时代村庄规划基础理论
4.1 生态文明理论
4.2 乡村发展理论
4.3 乡村空间理论
4.4 乡村治理理论
4.5 村庄规划方法论
第 5 章?? 村域国土空间规划的工作框架
5.1“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
5.2“多元复合”的要素体系
5.3“因地制宜”的规划类型
5.4“共同缔造”的过程体系
5.5“实施导向”的成果体系
5.6“协同创新”的管理体系
5.7“与时俱进”的技术体系
第 6 章?? 村庄规划总则
6.1 村庄规划目标
6.2 村庄规划的原则
6.3 村庄规划的主要任务
第 7 章?? 村庄基础研究
7.1 村庄区位研究
7.2 村庄发展现状研究
7.3 村庄发展条件研究
7.4 村庄相关规划研究
第 8 章?? 村庄经济规划
8.1 村庄产业发展战略
8.2 农业业态体系规划
8.3 农产品加工与物流业规划
8.4 农业服务业规划
8.5 乡村旅游规划
8.6 乡村经济经营模式规划
第 9 章?? 村庄建设空间规划
9.1 村庄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
9.2 村庄建设用地的规划原则
9.3 不同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
9.4 不同类型村庄建设策略
第 10 章?? 村庄农业空间规划
10.1 农业空间划定
10.2 农业生产区规划
10.3 农民生活区规划
第 11 章?? 村庄生态空间规划
11.1 生态空间划定
11.2 村庄生态安全敏感性评价
11.3 塑造永续安全的生态格局
11.4 生态空间的类型与利用
第 12 章?? 村庄土地整治规划
12.1 农用地整理
12.2 未利用土地开发
12.3 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整备区
12.4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
12.5 农村土地复垦
12.6 土地生态修复
第 13 章?? 村庄基础设施规划
13.1 村庄基础设施规划原则
13.2 生产性服务设施规划
13.3 农业生活性基础设施规划
13.4 农村社会发展服务设施规划
第 14 章?? 村庄生态环境规划
14.1 村庄环境治理规划
14.2 村庄污染防治规划
村庄规划:村域国土空间规划原理
14.3 村庄生态景观规划
14.4 村庄生态修复与保护规划
第 15 章?? 村庄文化建设规划
15.1 村庄传统文化活化利用规划
15.2 村庄传统风貌保护规划
15.3 村庄村规民约建设规划
15.4 村庄现代文化建设
第 16 章?? 村庄规划的公众参与
16.1 公众参与理论基础
16.2 村庄规划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6.3 村庄规划参与主体分工
16.4 规划编制过程的公众参与
16.5 共同缔造:新时代公众参与模式
附?? 录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1.3 村庄规划的意义 1.3.1 村庄规划是支持“三农”政策的政策要求 “三农”问题,是中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要解决的突出重大问题。近年来,中央连续多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2006 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正式提出将村庄规划正式纳入各级政府的工作范畴,并在资金支持、生产生活、环境治理以及村民引导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明确要求。在此历史背景下,村庄规划建设包含着丰富的政策意义,涉及村庄未来发展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等方方面面,它不仅是自上而下贯彻中央和各级政府对农政策的*终落脚点,同时也是把基层建设经验自下而上反馈给上级政策制定者的有效路径。因此,村庄规划是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有效政策,该政策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优化调整,在持续的实践和理论探讨中,农村规划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1.3.2 村庄规划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 农村社会天然形成的格局并不是*优状态,它是农村居民经过长期的互动而逐渐固定下来的稳定形态,或者说是沿袭传统而不大情愿与时俱进的历史产物。当外部世界发生变化,尤其是处于当下这个快速变迁的年代,村庄系统如果完全依靠内部调整来完成对环境的适应,其结果必然会导致步伐迟滞,以至于和时代发生断裂和脱节。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是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结合,对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经济社会发展落后地区的有的放矢的建设扶持,加强村庄与城市以及其他外部世界的协调,通过对村庄各类生产、生活场所的建设修缮,对传统村落风貌的保护等手段,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 共服务的均等化。而农村地区,往往在组织能力、系统统筹等方面,与城市地区有较大的差距,这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工作,需要有一个系统的规划作为统领这些工作的顶层设计。因此,村庄规划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 1.3.3 村庄规划是破除城乡二元格局的历史要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一直是中国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随着新型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必然要求破除这种长期固化的城乡隔离状态。城市和乡村的角色定位应该从过去农村支援城市的单向度关系转变成城乡之间平等交流、协同发展的互补关系。因此,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既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目标,也是推动城乡关系上升至一个新台阶的历史要求。从村庄规划入手,引导农村建设城市化、农业发展现代化以及农民生活小康化,有助于打破城乡对立格局,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生活差距。现阶段,有效加大对农村社会的支持与投入,合理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医疗卫生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配置,将直接有利于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城乡整合度,加快城乡融入和对接的步伐。 1.3.4 村庄规划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随着社会财富总量的增加,不同群体和不同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却越来越大。社会分化的日益严重,衍生出区域和城乡之间严重的不平等现象,加剧了弱势群体的生存压力,制约落后地区(包括农村)的发展能力,也潜在地威胁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对于广大农村地区,通过村庄规划,一方面可以把农村经济从传统的粗放型升级转型到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提高粮食产量及其稳定性,建立可持续的高效农业和循环经济;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快转变农业经营方式,推动农业产业化,引导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因此,对村庄农业生产进行合理规划,不仅是维护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时代要求。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创新农业生产和经营模式,才能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从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作者简介

1.温锋华,中山大学博士,北京大学博士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注册城乡规划师。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转型与创新研究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区域科学协会、《规划师》杂志理事,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地理学会会员,国际SSCI期刊《Habitat International》、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北京市科委同行评议专家。研究方向为国土空间规划与城市治理,公开发表论著50多篇(部)。2.沈体雁,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理事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协同创新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产业集群地图系统建设与应用研究”首席专家。主要从事城市规划治理、国土空间规划、区域发展理论、可计算产业集群理论等领域的教学、科研与实践工作,发表论著130余篇(部),主持编制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协调发展规划、辽宁省“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辽宁省鞍山市国土空间规划、辽宁省营口市发展战略规划、河北省曹妃甸工业区规划等重要规划项目。3.崔娜娜,北京大学博士、博士后,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城乡规划系讲师。具备地理学、城乡规划学和区域经济学的跨学科专业背景。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规划、土地与房地产,在《Sustainability》《地理学报》《地理研究》等SSCI/SCI/CSSCI检索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