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落木菴诗集辑笺

包邮落木菴诗集辑笺

¥82.6 (7.0折) ?
1星价 ¥82.6
2星价¥82.6 定价¥11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259636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1cm
  • 页数:34,731页
  • 出版时间:2020-06-01
  • 条形码:9787532596362 ; 978-7-5325-9636-2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广大读者徐元叹生前声名藉甚,而身后作品能见者仅四十余首,无从深入研究。今谢正光、严志雄二先生合作整理、笺释明清之际苏州诗人徐波的《浪斋新旧诗》《天池落木菴存诗》,又辑集外诗文、相关文献,成《落木菴诗集辑笺》一书,是对这位重要的遗民诗人作品的一次较为深入的整理。

内容简介

在此次整理前, 徐元叹诗可见者仅四十余首, 与声名不符。此次发掘出《浪斋新旧诗》162题, 173首, 《天池落木菴存诗》344题, 446首, 又辑录明清各诗选、别集所载元叹诗69题75首, 编为“徐波集外诗”, 计收徐波诗575题694首, 并附徐波书札、序跋等15篇, 列为“徐波文辑佚”。后附研究资料, 包括“唱酬题咏”78家, 计诗134题183首、书札12通、文18篇。笺释不为诗中典故、词语作注, 而对诗题或诗中所及当时人物或相关事件作笺, 陈寅恪所谓“今典”是也。

目录

导论

《浪斋新旧诗》

《天池落木庵存诗》

《徐元叹先生残稾》(存目)

徐波集外诗

徐波文辑佚

唱酬题咏

参考书目

《浪斋新旧诗》目录


锺惺序

谭元春序

董斯张叙

沈德符叙

马士英序


【一】岁寒杂咏

【二】情归

【三】牕外

【四】呈铁山雨公

【五】早春过文启美香草垞

【六】夜寒与刘石君陈伯迎叩达公河畔禅居

【七】同沈子叙观梅太湖之槎山

【八】独居苦雨书示友生

【九】新晴同友竹堂寺看花逢李越石

【一○】新斋五咏

【十一】白莲

【十二】捕鱼

【十三】再宿包山蔡居士湖上居

【十四】槎山庵寻碧上人不遇

【十五】同沈子叙陈伯迎观上方隖松树

【十六】胡白叔得子歌

【十七】答钱时将

【十八】冬日蒋宾容钱时将约过浪斋迟之不至明日见寻又不遇诗以谢之

【十九】和伯敬咏闺人画兰停笔

【二○】和伯敬将汉玉蟢子得蜂为姬人寿

【二十一】登虎丘访章眉生看残雪

【二十二】岁晏与诸子行园忽忆伯敬茂之昔共游

【二十三】小除夕寄程彦之於半塘

【二十四】春斋夜雨送彦之访伯敬於白门余亦将入山矣

【二十五】乞石诗

【二十六】寄石诗

【二十七】伯敬约余同入黄山沈虎臣传其还楚消息飞书促之

【二十八】昙旭募法华钟,十年一铸,三铸而就,在邓尉山

【二十九】雨外望樱桃花

【三○】寓雨公二楞庵适吴兴顾默孙至同登槎山瞰太湖

【三十一】风雨同默孙登雨公碧鲜阁望梅花

【三十二】携早茶饷锺伯敬先生惠山汲水

【三十三】初至金陵夜饮林茂之斋中因送至桥西寓园

【三十四】与锺叔静病中相见酬其见忆之作

【三十五】寓园晚雨

【三十六】范漫翁画山水歌

【三十七】秦淮夜泛他舟见王小大即谭友夏为作摄山走马歌者

【三十八】送钱时将游白门因寄伯敬

【三十九】白下归时,锺叔静正卧病一月。後接漫翁书,知以发之明日,叔静死矣。锺家兄弟五人,今惟伯子与五郎在耳。既伤友朋徂尽,复念其兄弟凋零,赋诗哭之,兼慰伯敬

【四○】七月初六夜闻笛

【四十一】天姥峰下路

【四十二】若邪溪望对岸云门诸峰。云中有三十六湾,溪流宛转。会日暮无人,至路口而返

【四十三】越溪夜宿梦锺伯敬

【四十四】自螺溪陟蔗岭上高明寺,溪十八盘,岭数十折,奇嶮**,为幽溪师手开

【四十五】幽溪师阁下响泉

【四十六】石笋游诗

【四十七】洞寒

【四十八】过突星濑

【四十九】与范子宿雁山灵岩寺

【五○】雁宕大龙湫观瀑

【五十一】庚申八月,望後二日,辞於幽溪大师。先至天台,期相待於高明。及师还日,余已抱病出山。岁暮,云石上人来,始接手书,慰谕谆至,悲感交心。云石还时,走笔代书,实天启改元春正月也

【五十二】辛酉元日偶题

【五十三】积雪

【五十四】立春前一日王先民吴凝甫钱时将刘石君夜叙浪斋

【五十五】余有旧业,在槎山,梅花时居此。王修微愿相寻。诗以答之

【五十六】春晴放舟虎山桥夕阳过下堰

【五十七】春雪後登南山望郡城作

【五十八】将离槎山留别庵中净侣

【五十九】王夷甫玉麈柄歌

【六○】登北楼临小池传是唐六如先生故居

【六十一】晚行丹阳道中

【六十二】胡彭举招饮知载斋

【六十三】赠沈雨若

【六十四】马瑶草过寓斋谈及辽事漫赋

【六十五】吴本如锺伯敬郭圣仆王观宗胡元振治斋雨花台邀同一雨西竺诸上人讌集圣仆一雨不至

【六十六】沈雨若见示徐文长画杂花卷

【六十七】同雨法师锺伯敬游陟城外华严废寺

【六十八】栖霞半山接扙庵同锺伯敬作

【六十九】题後湖焦弱侯锺伯敬两先生放生馆

【七○】与李长蘅同宿虎丘送其北上(辛酉季冬。)

【七十一】是夜李僧筏出其尊人长蘅画册因题其上

【七十二】送刘石君再赴金陵

【七十三】过钱塘将访冯三於湖上雨不果行

【七十四】南屏山寻浪泊上人不遇

【七十五】六月十八与陈古白吕子传集顾青霞新构水亭观粉壁画松累石为地画松其上

【七十六】凉秋寄林茂之

【七十七】山鹊离母遭捕,乾公买归,乞余饲之。晴天出浴,遽尔扬去,不知其遭遇何人,怅然索刘虚受同赋

【七十八】去之四日访。为邻人所捕,折其一足,不能饮食,赎之置故笼中,少时而绝冷,水洒之,不复苏,瘗阶下乱草中

【七十九】寺中猿

【八○】舟中蟋蟀

【八十一】送王先民入新安

【八十二】凉夜怀镜新上人

【八十三】汰如上人一往维扬,经秋无信。十月望後,闻行李已至北禅。喜而有作

【八十四】近见

【八十五】暮秋怀旧寄幽溪本师

【八十六】城北放生诗

【八十七】送浪泊山人还南屏

【八十八】去凡上人掩关诗

【八十九】月下与商孟和寻陈古白於铁佛山房

【九○】瑞光寺舍利塔灯诗(癸亥三月十五夜同锺伯敬先生作。)

【九十一】伯敬寓予浪斋,出宋笺命孟和作画见赠,各有诗纪事

【九十二】送伯敬至枫桥,出武昌令陈镜清六诗读之,各赋寄赏(谭友夏於寒溪寺壁录寄伯敬,友夏有序。)

【九十三】孟和自武夷送伯敬还楚,至惠山而返,伯敬赋送送诗。命余同作

【九十四】送伯敬过梁溪而别,归舟却有是作

【九十五】虎丘竹亭焙茶寄伯敬先生毕事有诗

【九十六】南楼凉月寄往宋比玉秦淮旧寓

【九十七】天台寂公来游吴下寓华严东寺,新秋欲别,怅然有赠

【九十八】竟陵王明甫来致谭友夏书,即日还楚

【九十九】早秋过胡远志见示新文

【一○○】宿弁山积善寺同周虚生作

【一○一】圆证小径登弁山绝顶寻碧岩废寺

【一○二】龙舌洞

【一○三】不朽木

【一○四】喜得王先民还吴消息

【一○五】医隐诗赠张玄海

【一○六】早莺

【一○七】雪天待宋比玉不至

【一○八】岁末呈雨公

【一○九】送王侍御按广右

【一一○】小除夕对雪时立春已半月

【一一一】除夕念顾默孙失约

【一一二】甲子新岁简秘书弟於都下

【一一三】送顾青霞就试北雍

【一一四】送陈古白游大梁

【一一五】冯三来自西湖相见於韩古洲家

【一一六】早夏晚晴放舟自空明阁下出消夏湾抵龙山同蔡玄伯德仲周虚生孙月在

【一一七】佛慧芍药未花时与僧有约及春残往看僧采茶不归花已半落矣

【一一八】闽中许玉史锺伯敬先生门人也乙丑莫春下第南还再过余述近事赋此为别

【一一九】锺先生与余,吴楚风烟,淼然数千里。以买茶为名,一年通一信,遂成故事。乙丑四月廿三,余自湖外还家,先生遣使适至。寄一诗卷名曰《茶讯》。筑室竟陵,云将老焉,远游无期,呼余一往。使旋,先寓此诗

【一二○】虎丘焙茶毕送楚使入舟

【一二一】顾元方入闽托访许玉史

【一二二】和胡白叔梅花笠诗(屈竹成五瓣,以素丝冒之。)

【一二三】送中峰僧灵文还楚乞米

【一二四】赠相者李生

【一二五】金坛于御君邀集王修微寓园夜分取别

【一二六】西山盛雪,偕沈景倩、孙人甫、从弟清之,携女郎杨尹眉,过天平范长倩山阁。出家伎佐酒,与景倩同赋

【一二七】文章之士,凋残略尽,春事甫临,怅然不乐,与周虚生避喧野寺,题宜修上人壁,时丙寅立春前一日

【一二八】灯夕出游归途人静寄怀王修微

【一二九】十七夜灯事转盛士女纵观从顾青霞家醉归因书即目

【一三○】十九日顾青霞招同诸子访陈古白于虎丘寓楼夜分而别

【一三一】送陈克抑往南海礼补陀大士

【一三二】送陈古白北上赴靳司徒之招时有胡警

【一三三】王德操见过陪访青霞石君两兄

缓步经过徧,城中日未黄。茗瓯随处设,竹杖互相将。草色贫家似,春阴归路长。何时有佳句,许否就君商?

【一三四】青浦郑明府见访新篇呈诗谒谢

【一三五】答董遐周

【一三六】春寺早茶采寄郑明府

【一三七】谢于惠生饷燕来笋

【一三八】夏夜过南浔不及晤董遐周

【一三九】六月二十夜凉久坐明日为锺先生忌日将修薄祭

【一四○】寄河南守马瑶草怀旧之作兼送钱时将再游

【一四一】送苍雪上人还滇南

【一四二】病起行园答姚逸民

【一四三】吴中数十年来,盛传楞伽山八月十八夜一串月。余年三十七矣,未尝一见。侪辈商度,或云从宝带桥外出,数有七十二。此横说也。或云葑关外极饶溪港,是夜月出其方,光影相传,望如塔灯。此竖说也。然亦意如阿閦佛国,裁一现耳。今岁丙寅,秋宇澄霁。适李长蘅、周安期辈,蓄意而往。少憩紫薇村黄君兆家,薄暮登山。月出较迟,列坐灵官殿庭,远水纵横,昏昏莫辨。更余孤魄渐升,从溪港一一现形,分身无数,始大异之。二更後益奇。总之,所谓玉塔者近是,向之横竖,俱不足言。游人匆遽而返,亦未尽其变也。别後各纪一诗,余寔首唱

【一四四】望齐门之有金井也,庵以此名焉。自宋迄今,废而复置。亡僧茶毘後,皆得藏骨其中,佛之遗教也。昔世尊灭度,飞天夜叉与诸天夺取顶中舍利而供养之。故知至人发毛爪齿,皆能利益一切有情,况井中之骨,具足三世僧宝?是不可以无述。余与中峰汰法师、本庵处凝师、词人顾青霞为唱导之首

【一四五】代书简闵伯先

【一四六】腊月初四夜乍见新月喜叶晋卿自岭表还洞庭山

【一四七】金陵武大冶谒贺中丞久寓吴门大弘寺将归有赠

【一四八】岁暇杂感

【一四九】丁卯立春日寄谭友夏,锺先生殁後尚未通书

【一五○】小除夕有怀楚中道恒函三两纳子时寓处凝上人房

【一五一】茶山一宿梦女郎赋赠

【一五二】元夕後一日顾青霞席上送刘石君游楚

【一五三】春雨乍晴顾青霞邀同社泛舟虎丘拉陈古白广陵杨姬饮至夜诸客随路别去余半还城而已

【一五四】试邓尉山七宝泉

【一五五】题陈古白虎丘借读斋

【一五六】雨中念太湖壑山桃花已开

【一五七】代书答王子彦

【一五八】中秋夕同友人西湖听雨限骚喧二韵

【一五九】嘉闻谭友夏得楚解寄往都门

【一六○】送王子彦会试(丁卯仲冬。)

【一六一】送郑元韦明府入觐

【一六二】较刻伯敬遗稿毕有作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徐波(元叹1590-1663?)于明末清初诗名甚藉,但因所著《浪斋新旧诗》《天池落木菴存诗》罕为人知,长期以来学界所见仅光绪间潘祖荫辑刊《滂喜斋丛书》所收《徐元叹先生残稿˙浪斋新旧诗》四十余首,无从深入研究。这次整理,发现其为重要遗民,交往甚广。本书两位著者均为当代明清文史研究名家,学殖渊博,治学精严。二位皆毕业于耶鲁史学系,谢正光教授任格林内尔学院教授,严志雄教授任香港中文大学诗学研究中心主任。皆有著述多种。两位多年合作,学术积累深厚。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