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道平《周易集解纂书》研究

包邮李道平《周易集解纂书》研究

1星价 ¥34.8 (6.0折)
2星价¥34.8 定价¥5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9024036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72页
  • 出版时间:2020-06-01
  • 条形码:9787569024036 ; 978-7-5690-2403-6

内容简介

李道平是清代著名学者,其《周易集解纂疏》是清代《易》学新疏的代表作。本书应用文献学、思想史及学术史的研究方法,对李道平的生平与著述,《周易集解纂疏》的版本、归纳的《易》例与解经方法、《纂疏》的思想成就及其学术史意义等问题系统梳理与研究。此外,本书附录中还编制了《李道平年谱简编》,考证了李氏的地方事业、其入祀乡贤祠的过程及其科名,还对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所藏程家颖批校本《有获斋文集》做了分析介绍。该书对李道平生平及《周易集解纂疏》版本资料收集全面,研究扎实,对研究李道平及《周易集解纂疏》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目录

绪论 一、本书之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中国易学发展的四次高潮 (二)李道平及其易学的学术价值 二、20世纪以来李道平学术研究述评 三、本书的研究内容、方法及重难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重难点 **章 李道平的生平与著作 **节 李道平的生平 一、李道平的籍贯与家世 二、李道平的生平 (一)中年以前居于安陆时期(1788—1831) (二)居官京师时期(1832—约1834) (三)归家安陆讲学著书时期(约1835—1842) (四)任嘉鱼县教谕时期(1843—1844) 三、李道平的交游 (一)师长辈(11人) (二)友朋辈(11人) (三)弟子与晚辈(34人) 第二节 李道平的著述及《周易集解纂疏》的版本 一、李道平的著述 (一)已刊著作 (二)未刊著作 (三)刊否不详之著作 二、《周易集解纂疏》的版本及其源流系统 (一)三十六卷本 (二)十卷本 (三)《周易集解纂疏》的版本系统及优劣 第二章 《周易集解纂疏》的《易》例归纳与解经方法 **节 《周易集解纂疏》的《易》例与得失 一、《周易集解纂疏》归纳《易》例举要 (一)卦气 (二)消息 (三)爻辰 (四)升降 (五)纳甲 (六)纳十二支 (七)六亲 (八)八宫卦 (九)纳甲应情 (十)世月 (十一)二十四方位 二、《周易集解纂疏》归纳《易》例的特点 (一)内容简明精要 (二)能够将《易》例贯彻到说解中 (三)能够兼采他说 三、《周易集解纂疏》归纳《易》例的不足 (一)归纳《易》例不够全面 (二)部分内容因袭前人 (三)部分《易》例解说不当 第二节 《周易集解纂疏》的解经方法 一、立足《集解》,广引众说 二、精通小学,因声求义 三、校勘文字,辨正字形 四、说解名物,考证制度 第三章 《周易集解纂疏》的思想成就 **节 《周易集解纂疏》的易学思想 一、上溯先秦,肯定筮法 二、推崇两汉,独尊象数 三、以《集解》为资料,不复追求玄学 第二节 《周易集解纂疏》的思想价值 一、运行不已、循环转化的自然观 二、阴阳交通、中正平和的修养观及社会观 三、强调礼教、不废兵刑的政治思想 第四章 《周易集解纂疏》的学术史评价 **节 对唐代易学的继承与批判 一、对孔颖达易学的继承与批判 二、对李鼎祚易学的继承与批判 第二节 清代乾嘉易学的集大成之作 一、清代易学发展概况 二、《周易集解纂疏》对清代易学的贡献 (一)选择恰当《易》注,创作清人《周易》新疏 (二)系统继承惠栋、张惠言等乾嘉易学家的成果 第三节 清代湖北、四川学术的杰出代表 一、清代湖北学术的杰出代表 二、对巴蜀易学的继承与发扬 第四节 对建立清代义理学的贡献 一、皖派学者的义理学 二、吴派学者的义理学 三、李道平对吴派义理学的继承和发展 附录一 李道平年谱简编 附录二 清代士绅李道平的地方事业及其入祀乡贤祠经过 一、李道平地方事业概述 (一)赈济灾民、饥民 (二)修缮安陆赵复祠、嘉鱼孔庙等儒学建筑 (三)编纂《安陆县志》等地方志和地方史籍 二、李道平参与地方事业背后的社会网络 (一)实践士绅阶层的道德追求 (二)巩固士绅阶层的交谊 (三)加强士绅阶层的心理认同 (四)深化士绅阶层的地域归属感 三、李道平入祀乡贤祠 (一)经历了多个层级的审核批准 (二)官方文书列举了李道平多项事迹,表明其符合人祀乡贤祠的条件 (三)礼部在审核人祀条件时严格把关,避免冒滥 附录三 李道平进士未中式考 一、文献的不同记载 二、进士未中式说考辨 三、进士中式说产生的原因 附录四 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藏程家颖批校本《有获斋文集》述略 参考文献 一、古籍 二、著作 三、论文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陈冬冬(1983—),湖北武汉人,历史学博士,现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历史文献学与清代学术史,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三项,出版著作三部,在《中国史研究》《历史档案》《江海学刊》等刊物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