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8099507
  • 装帧:7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61
  • 出版时间:2020-08-01
  • 条形码:9787508099507 ; 978-7-5080-9950-7

本书特色

儿科,又被称作“哑科”。因为儿科面对的患者大部分是不能明确表达自己想法的儿童,儿科医生了解患者的情况往往依靠家长的描述,然而家长的描述又不一定完全准确。而且儿童的生理病理过程与成人又有较大区别,遣方用药多有顾忌。这时候,儿科医生的经验往往就显得尤为重要。 李燕宁主任从事中医儿科医、教、研工作已经三十余年,经他手诊治过的患儿数不胜数,甚至有一些小患者因为李主任的治疗产生了对中医的兴趣,从而踏上行医之路。而且李燕宁主任带教过的研究生现在也都已经成为各地中医儿科的中坚力量。李燕宁主任的学术思想影响了一代中医儿科医生。本书主要作者吴金勇师从于李燕宁主任,深谙李主任对于儿科疾病的诊疗思路,再结合自己多年临床诊治经验,对李燕宁主任临床选方用药进行分析整理。 整本书分类明确,内容翔实,不仅涵盖了中医儿科常见病的诊疗,还涉及一些成人常见病的诊疗,理法方药并存,相信能对中医儿科临床医生有所帮助。

内容简介

  《李燕宁临证医案辑录》是全国名老中医儿科专家李燕宁教授的临床经验集,由其弟子吴金勇等临床医师主编,一感冒、支气管炎、腹泻、消化不良、便秘、过敏性紫癜、肾病综合征等儿科常见病为主线,以临床验案为依据,归纳总结了李燕宁教授从事儿科临床40余年在中医儿科常见病方面的辨证论治理论和理法方药方面的经验。

目录

**章 肺系病证医案
**节 感冒案
第二节 咳嗽案
第三节 肺炎喘嗽案
第四节 哮喘案
第五节 咯血案
第六节 发热案
第七节 鼻鼽案
第八节 鼻窒案
第九节 鼻衄案
第十节 鼻渊案
第十一节 乳蛾案
第十二节 急喉喑案
第十三节 喉痹案
第十四节 瘾疹案

第二章 脾系病证医案
**节 呕吐案
第二节 泄泻案
第三节 便秘案
第四节 腹痛案
第五节 厌食案
第六节 积滞案
第七节 口疮案
第八节 唇风案
第九节 滞颐案
第十节 便血案

第三章 心系病证医案
**节 心痹案
第二节 心悸案
第三节 胸痹案
第四节 汗证案
第五节 夜啼案
第六节 不寐案

第四章 肝系病证医案
**节 黄疸案
第二节 抽动障碍案
第三节 眩晕案
第四节 头风案
第五节 癫痫案

第五章 肾系病证医案
**节 遗尿案
第二节 尿频案
第三节 尿血案
第四节 水肿案

第六章 传染病案
**节 奶麻案
第二节 风疹案
第三节 水痘案
第四节 手足口病案
第五节 痄腮案

第七章 其他临证医案
**节 面瘫案
第二节 头痛及偏头风案
第三节 痉病案
第四节 痹证案
第五节 湿疹案
第六节 紫癜案
第七节 痤疮案
第八节 脱发案
第九节 白疙案
第十节 月经不调案
第十一节 乳汁不行案
第十二节 针眼案
第十三节 梅核丹案
展开全部

节选

  《李燕宁临证医案辑录》:  案一 苏叶黄连汤治疗表里失和案  韩某某,女,1岁9个月,2004年4月11日初诊。  主诉:呕吐、纳差4天。  现病史:患儿4天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予藿香正气口服液、吗丁啉混悬液口服,外敷丁桂儿脐贴,仍呕吐,进食差,饮水少,遂来诊。刻下症见:餐后呕吐,恶心,纳差,无食欲,鼻塞,流清涕,不发热,无咳嗽,睡眠欠安,大便干,日1次,小便正常。查体:精神略烦躁,咽无充血,心、肺未及异常,腹部叩诊呈鼓音,脐周压痛,未及反跳痛。舌脉:舌红,苔白厚,指纹滞。  中医诊断:呕吐。辨证:外邪犯表,胃失和降。  西医诊断:胃肠型感冒。  治法:解表化湿,和胃降逆。  处方:苏叶黄连汤加减。紫苏叶12g,紫苏梗12g,黄连9g,竹茹9g,藿香12g,焦山楂12g,焦神曲12g,焦麦芽12g,佛手9g,麸炒枳实6g,白豆蔻12g,炙甘草6g。4剂,日1剂,水煎服。嘱清淡饮食,勿食奶制品。  尽剂而愈。  按:  呕吐病机总属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故和胃降逆止吐为治标之法,但呕吐病因不同,审因论治才为治本之法。  外邪犯胃呕吐中,风寒呕吐者,宜疏风散寒,和中降逆;暑湿呕吐者,宜清暑化湿,和中降逆。饮食伤胃型呕吐者,宜消食导滞,和胃降逆;兼胃中蕴热者,宜清热和胃;兼胃寒者,散寒和胃。脾胃虚寒型呕吐者,宜温胃散寒,和胃降逆。胃阴不足型呕吐者,宜滋阴养胃,和胃降逆。肝气犯胃型呕吐者,宜疏肝理气,和胃降逆。总之,各证型的呕吐均应针对病因治疗,兼以和胃降逆。  苏叶黄连汤源自《湿热病篇》,由黄连、紫苏叶组成,功能清热化湿、和胃止呕,主治湿热证,呕恶不止,亦治妊娠恶阻。《温热经纬》云:“肺胃不和,*易致呕,盖胃热移肺,肺不受邪,还归于胃,必用川连以清湿热,苏叶以通肺胃。投之立愈者,以肺胃之气非苏叶不能通也。分数轻者,以轻剂恰治上焦病耳。”对因感受外邪而致的既有鼻塞、流涕等表证,又见胃脘不适、恶心、呕吐者,李师常紫苏叶、紫苏梗同用,可疏风解表、理气和胃,为临证常用药对。  案二 藿朴夏苓汤治疗湿滞中焦案  孔某某,男,6岁,2007年3月7日初诊。  主诉:呕吐2次。  现病史:患儿就诊前夜凌晨出现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非喷射性,予藿香正气水1支,服药后患儿入睡。今晨再次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且精神差,遂来诊。刻下症见:恶心,胃脘不适,伴头晕,倦怠乏力,纳欠佳,眠可,二便调。查体:体温37.5℃,神志清,精神欠佳,咽无充血,扁桃体不大;心、肺未及异常,腹部略膨隆,叩诊呈鼓音。血常规未见异常。舌脉:舌红,苔白腻,脉濡缓。  中医诊断:呕吐。辨证:湿滞中焦。  西医诊断:消化功能紊乱症。  治法:燥湿芳化,降逆止呕。  处方:藿朴夏苓汤加减。藿香15g,厚朴12g,清半夏9g,茯苓12g,黄连9g,紫苏梗12g,焦山楂15g,焦神曲15g,焦麦芽15g,炒莱菔子15g,炙甘草6g。5剂,日1剂,水煎服。嘱饮食清淡,忌食油腻、生冷等食物。  二诊(2007年3月11日):呕吐已止,头晕减轻,胃纳稍增,二便调,舌红,苔薄白腻,脉濡。脾胃气机复升,湿浊渐化,上方继服3剂。  尽剂而愈。  ……

作者简介

  吴金勇,男,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师从李燕宁教授。山东中医药大学儿科教研室秘书,山东省名中医李燕宁学术经验继承人,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研究会理事会理事,山东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微量元素科学研究会儿童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营养学会妇幼营养专业委员会委员。参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优化中医治疗方案的研究”,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儿童群体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综合防治方案推广应用研究”等课题。先后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参编《今日中医儿科》《实用急救手册》《小儿脾胃病中西医诊疗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等多部著作。    周朋,男,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学硕士,师从李燕宁教授。山东省医师协会中医儿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委员会委员,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研究会理事会理事。从事中医儿科医、教、研工作17年。主持山东中医药管理局课题1项、参与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10项,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3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编著作2部,参编著作7部。    袭雷鸣,男,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研究会理事会理事,山东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主持山东中医药管理局课题1项、参与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7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编著作1部,参编著作5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