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20167390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80
- 出版时间:2020-08-01
- 条形码:9787520167390 ; 978-7-5201-6739-0
本书特色
自仁宗朝以降,北宋政府为因应西、北两方面之威胁,以“强兵”为目标进行各种军政改革工作。相关的军事政策不仅形成武举、武学、保甲等长期延续的制度,也改变了以“和戎”为核心的对外政策。从神宗朝开始,拓境行动积极展开,一改之前受制于敌的边防形势。但是,对外战争损耗大量的物资与人力,获致的成果却相当有限,从而在统治阶层内部引发激烈的和、战争议,成为无解的政治难题。因此,宋政府所致力的军政改革,影响十分深远,是理解北宋后半期历史发展必须关注的议题。
内容简介
自仁宗朝以降,北宋政府为因应西、北二方面之威胁,以“强兵”为目标进行各种军政改革工作。相关的军事政策不仅形成武举、武学、保甲等长期延续的制度,也改变了以“和戎”为核心的对外政策。从神宗朝开始,拓境行动积极展开,一改之前受制于敌的边防形势。但是,对外战争损耗大量的物资与人力,获致的成果却相当有限,从而在统治阶层内部引发激烈的和、战争议,成为无解的政治难题。因此,宋政府致力军政改革,产生的影响十分深远,是理解北宋后半期历史发展时必须关注的议题。
目录
**章 从和戎到拓边——北宋中期对外政策的转折/4
前 言/4
一 承平时代的矛盾/7
二 主战或主和的争议/13
三 边境纠纷与拓边理念的落实/23
结 语/33
第二章 文武纠结的困境——宋代的武举与武学/35
前 言/35
一 智谋之将──武举的理论基础/36
二 废而复立──武举与武学的演变/45
三 策论与骑射──考试内容之争/54
四 假涂之资──武举进士的仕宦/58
五 “武”中之“文”──军事知识的定位/69
结 语/76
第三章 理想兵制的形塑——唐宋时期的兵农合一论/79
前 言/79
一 唐代的恢复府兵论述/81
二 宋代的兵农合一论/92
三 质疑意见及其局限/98
结 语/103
第四章 养兵卫民——募兵制合理化论述在宋代的建构/105
前 言/105
一 兵制争议的源由/109
二 保甲政策与争议的激化/120
三 祖宗之制与三代之法的对抗/136
结 语/145
第五章 将从中御的困境——军情传递与北宋神宗的军事指挥/148
前 言/148
一 讯息传递的限制/150
二 策略的拟定与更动/155
三 情报与指令的传递延误/161
四 决策专断的限制/168
结 语/175
第六章 战争与政争的纠葛——北宋永乐城之役的纪事/177
前 言/177
一 进筑横山的提议/179
二 筑城行动与挫败/183
三 战后的影响/189
四 政治立场与战争纪事/194结 语/206
第七章 和战与道德——北宋元祐年间弃地论的分析/208
前 言/208
一 战争与正名/209
二 夷狄与礼义/215
三 和谈与弃地/220
结 语/232
结 论/235
引用书目/239
附录 传统领域如何发展?——对宋代政治史研究的几点观察/252
作者简介
方震华,祖籍上海,1966年生于台湾台南。美国布朗大学历史系博士,现任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研究领域以唐、宋时期政治、军事史为主,尤其关注军队体制、文武关系、战争叙事、党派纷争与民族关系等议题。著有《权力结构与文化认同:唐宋之际的文武关系(875~1063)》一书及多篇期刊论文。
-
中国岁时节令辞典
¥31.8¥75.0 -
人类酷刑简史
¥23.6¥59.0 -
从三十项发明阅读世界史
¥12.5¥39.0 -
安史之乱
¥27.9¥68.0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14.7¥49.0 -
中国通史
¥18.5¥45.0 -
中国近代史
¥12.7¥39.8 -
明朝那些事儿:第陆部日暮西山
¥8.9¥29.8 -
发明里的中国(平装)/九说中国
¥8.0¥25.0 -
万历十五年
¥20.6¥25.0 -
日本历史
¥15.8¥48.0 -
明朝那些事儿大结局 第七部
¥10.1¥29.8 -
小字白劳-李零自序集
¥22.1¥65.0 -
名师讲堂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
¥26.5¥78.0 -
消寒图:珍重待春风
¥23.6¥58.0 -
中国历史速记图表
¥9.9¥38.0 -
终局之地:南明那些事儿
¥21.8¥68.0 -
生命之种:从亚里士多德到达.芬奇.从鲨鱼牙齿到青蛙短裤.宝宝到底从哪里来
¥18.2¥52.0 -
历史十讲-走进王朝深处
¥12.2¥36.0 -
中国的科名
¥13.4¥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