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希恕伤寒论讲座中日录音增补版

胡希恕伤寒论讲座中日录音增补版

1星价 ¥89.2 (9.1折)
2星价¥89.2 定价¥9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323664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63
  • 出版时间:2016-11-01
  • 条形码:9787513236645 ; 978-7-5132-3664-5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晚年《伤寒论》讲课的“接近现场”,是在2008年出版的《胡希恕伤寒论讲座》基础上,加入日本弟子的录音,进行逐条增补,使冯世纶教授的录音能够接近还原,从而做到中日合璧,完整再现胡老的学术思想。全书稿按照《伤寒论》原文的顺序,将胡老对398条原文的讲解依次道来,理论联系实际,内容深入浅出。适合于中医临床工作者与研究者,中医院校师生,中医文化爱好者及经方爱好者阅读参考。

目录

引言

太阳病篇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太阳病篇小结

阳明病篇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阳明病篇小结

少阳病篇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少阳病篇小结

三阳篇小结

太阴病篇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太阴病篇小结

少阴病篇
辨少阴病脉并治
少阴病篇小结

厥阴病篇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厥阴病篇小结
“厥利呕哕”附
一、厥
二、利
三、呕
四、哕

三阴三阳篇小结

霍乱病篇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阴阳易瘥后劳复病篇
辨阴阳易瘥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附录:经方大家胡希恕年谱
展开全部

节选

  《胡希恕伤寒论讲座(中日录音增补版)》:太阳病,就是指**条的“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样的太阳病证。那么假如它又发热汗出,这个汗出不是大汗出,得感冒也有这个(现象),身上潮乎乎的,出汗并不太多,而且那个汗啊,觉着有臭(音XIU)味。发热,不但恶寒而且还恶风,恶风比恶寒厉害。“脉缓”,缓脉和紧脉是相对应的,紧脉就像烟卷一样,裹得很紧,拿手一摁,很清楚。你要是倒出去一半,烟卷就是缓了,你按着也就软了,就不是那么硬了,这叫缓。为什么脉缓呢?就是因为出汗了,汗出来了,水分丧失了一部分,所以这个脉一按就缓了。那么后面要讲的伤寒,就一点汗都不出,脉特别紧。这一段它说太阳病里头有这么一种太阳证:发热,汗出,不但恶寒还脉缓,这类的太阳病就叫作中风。这个“风”在古人的意思就是风邪了,就是中的风邪,这是错的。它是因为怕风,所以古人给它起名叫中风,其实就是个类型的问题。我们前面讲的太阳病要出汗达不到出汗,才有太阳病这种情况,这会儿见汗了,应该好了,但没好,这就是出汗的机能的关系了,这个汗达不到祛除疾病质和量的程度,虽然出汗但不能祛除疾病,(这就是中风)而下面的伤寒干脆就达不到出汗的目的,分这么两种情形(中风与伤寒)。那么古人说中风,就是把现象当本质了,这是古人的一个错误。古人嘛,仲景的时候,两千多年前,限于当时的科学水平,没法说别的(只能这么说)。现在咱们不能这么说了,现在把中风当一个证名看就对了,并不是真有风邪在这里。可因为(中风)这个名字的关系,对于解释(清楚什么是中风)就成问题了,我们过后再谈,现在先不说这个。中风,这个“中”字还是有用意的,这个“中”就是拿箭射东西。“中者中于内”,这就说明出点汗但邪留到里面去了,出汗表就虚呀,可是表虚肌肉不虚,邪就深入到肌肉这个部位,所以古人叫中风。中风者,言其邪深也。这个邪就是病邪,所占表的部位较伤寒要深,所以搁个“中”字,这个“中”字还是很有意义的。但“风邪”的说法,现在不要信了,不要说恶风就是风邪,恶风是因为出汗,身上有热则一有汗非恶风不可。洗澡,大家都常经历,从热水里出来,出一身汗,那就怕风,你非披上点衣服不可。(中风的时候)身上热又有汗,那就要恶风,不但恶寒还恶风,所以恶风比恶寒厉害。由于恶风,古人说是风邪,这风邪(这种说法)是不对的。但是这种证(中风)不妨碍我们治疗,例如太阳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类病,它有脉缓、发热、汗出,这一类的太阳病就叫中风证,(中风)这个病邪比较深,不在皮肤这一层,而在肌肉那一层。古人有句话:“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由于外表出汗了,皮肤疏松,所以邪乘着这个虚,它就往里面去,到哪儿呢?表还没罢,它进不到里面去,就在肌肉这里,所以后面我们要讲了,桂枝本为解肌,不叫发表了,这是第二条。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太阳病是表阳证,是迟早要发热的。不过开始得的时候,或者已经发热,或者还未发热,有的人一有病就出现头疼等症状,看病的时候还没发热呢,可他转头(编者按:形容时间快)就要发热。无论已发热还是未发热,必恶寒呐,一定是怕冷的,所以恶寒是表证的一个特征,他一定怕冷,而且不汗出的(类型)怕冷特别厉害。在临床上也是,麻黄汤证的怕冷比桂枝汤证的怕冷要重得多,尤其是大青龙汤证,冷得更厉害。“体痛,呕逆”,由于一点也不出汗,人的气体不得旁达,不得旁出,像桂枝汤证它不是不往上撞,它也撞,但轻,所以桂枝汤也有干呕啊。而麻黄汤证一点汗也不出,气体一点也不往旁走,它都往上撞,所以它呕逆。桂枝汤证身体不是不疼,也疼,但疼得轻,血管缓了嘛。而伤寒是无汗,充血固然上面重,身上哪儿充血都比中风重得多,所以身体都疼,不光头项。这就是有汗、无汗的关系,有汗脉缓,无汗脉紧。阴阳俱紧就是上下脉全紧。就像我刚才讲的脉紧、脉缓,脉紧,你拿手一按脉,界限非常分明,这类太阳病就叫伤寒,伤寒是个证,就是太阳伤寒。那么古人取这个名词(伤寒)跟中风一样,也是由于这一类的太阳病必恶寒,恶寒比中风明显、显著,所以就叫伤寒,伤于寒嘛。这也不对啊。这也是拿现象当本质,古人那时候限于水平,没法分清致病的本质。所以,我们研究中医,**要搞清规律、方法,这是客观事实啊。至于这种客观事实怎样来理解它,古人有时候拿现象当本质,那是错误的。但是这种形象,也就是客观事实,是永远存在的。现在也是啊,在临床上我们常遇到这两种感冒,一个是有汗的,一个是没汗的。那么古人管有汗的叫作中风,没汗的叫伤寒。这是因为古人限于当时的科学水平,可我们现在就不应该这么认识了,还要说什么风伤哪里、寒伤哪里(这都是不对的),这明明白白的,现在都是常识了,不是什么科学专门的事了,还要那么讲(风伤哪、寒伤哪)就是错了。可是这个“伤”和这个“中”是要让你分析的。所以仲景的文字都这样,他起个名字,你看“中风”与“伤寒”,这是很有味道的。“中”,邪深。“伤”者,伤于外(邪浅)。……

作者简介

  胡希恕(1898年-1984年),中国现代杰出的经方家、中医临床家、师承教育家,率先提出了《伤寒论》的六经来自八纲,明确了经方治病是根据症状反应,先辨六经,继辨方证,求得方证对应治愈疾病;经方医学是不同于《内经》的医学理论体系。胡希恕先生作为临床效果卓著的经方大家,被中医名家刘渡舟高度评价:“每当在病房会诊,群贤齐集,高手如云,惟先生能独排众议,不但辨证准确无误,而且立方遣药,虽寥寥几味,看之无奇,但效果非凡,常出人意外,此得力于仲景之学也。”胡希恕先生曾经担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教授,其“六经、八纲、方证”的辨证体系疗效卓著。作为“谨守病机派”代表的胡希恕先生”,与“脏腑经络派”代表的刘渡舟先生、“方证药证派”代表的叶橘泉先生,被誉为中国现代伤寒学术史上的三座高峰。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