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321657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1cm
  • 页数:19,179页
  • 出版时间:2017-09-01
  • 条形码:9787513216579 ; 978-7-5132-1657-9

内容简介

  李中梓,字士材,号念莪,生于明万历十六年(1588),卒于清顺治十二年(1655),江苏云间(又名华亭、松江府)南汇(今上海南汇)人。明末清初著名医家,学术成就卓著。著有《内经知要》《医宗必读》《删补颐生微论》等。李中梓重视脾肾,提出水火阴阳论,擅长“别症、知机、明治”,注重养生、三因制宜,重视医风医德。《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丛书:李中梓》主要包括李中梓的生平概况、著作简介、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和后世影响等。

目录

生平概述
一、时代背景
(一)医学背景
(二)家族背景
二、生平纪略
三、从医经历

著作简介
一、《删补颐生微论》
二、《医宗必读》
三、《内经知要》
四、《(镌补)雷公炮制药性解》
五、《伤寒括要》
六、《诊家正眼》
七、《本草通玄》
八、《病机沙篆》
九、《里中医案》

学术思想
一、学术渊源
(一)中医学经典著作的启示
(二)儒家、道家及佛家的影响
(三)取诸家学术之长而不偏执
二、学术特色
(一)重视先后二天
(二)阐发水火阴阳
(三)别症知机明治
(四)治病求本论“化源”
(五)阐发“乙癸同源”论
(六)学道参禅论“养生”
(七)重视医德医风

临证经验
一、临床辨治特点
(一)总结辨治大法
(二)反对拘泥成方
(三)提倡三因制宜
二、诊疗“不失人情”
(一)阐释“不失人情论”
(二)论妇人多情志所伤病
三、四诊合参重脉诊
(一)望诊
(二)闻诊
(三)问诊
(四)切诊
四、病证诊治
(一)中风
(二)虚劳
(三)水肿胀满
(四)积聚
(五)疟疾
(六)痢疾
(七)泄泻
(八)疝气
(九)淋证
(十)癃闭
(十一)便秘
(十二)痰饮
(十三)痹
(十四)痿
(十五)邪祟
五、临床用药
(一)用药特点
(二)用药心得
六、自创方剂
(一)润肺饮
(二)利金汤
(三)阴阳攻积丸
(四)肺痈神汤
(五)新定清宁膏
(六)新定拯阳理痨汤
(七)新定拯阴理痨汤

后世影响
一、历代评价
二、学派传承
三、后世发挥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丛书:李中梓》:  一、学术渊源  作为温补学派代表医家的李中梓,其学术思想的形成既受到中医经典及前代诸家的影响,又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中医学经典著作的启示  李中梓学识渊博,博览群书,非常重视医学经典,认为《内经》为医学之祖,“三坟”之一,非常推崇《内经》。其在《医宗必读》卷首设“读《内经》论”,并指出:“精深儒典,洞彻玄宗,通于性命之故,达于文章之微,广征医籍,博访先知,思维与问学交参,精气与《灵》《素》相遇,将默通有熊氏于灵兰之室,伯高、少俞,对扬问难,究极理义。”认为如此才能担负关乎病者性命的神圣使命。其又撰成《内经知要》2卷,使《内经》的内容更加精实简要,后人学起来更加容易。  李中梓认为,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是补《内经》之未备,亦非常经典。伤寒病机复杂,自古难于证治,而张仲景的理法辨证论治,可应临证中无穷之变。李中梓提倡医生要拥有精深的医学理论,又能融汇仲景之理与法,坚持“操通灵之法,以应无穷之变,惟变所适,而不胶于法也”(《伤寒括要·自序》)。由此可见,其对《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等诸经阅历之深而学有渊源。  在《内经知要》中,李中梓注释《内经》原文时,大量采用了“以经释经”的方法,力求辞义精确,符合《内经》的原旨。有些经文以本经自证,《内经》前后文之间常有互相发明之处,如果能抓住这些互相发明的词语进行释义,不仅可以节省笔墨,还能揭示出前后文之间的关联性,进而从整体上帮助读者理解经文旨意。《内经知要》所引的《素问》《灵枢》文字,约有二十多处,全有篇名查对。例如,“道生篇”中引《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经文,来解释《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的“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引《素问·上古天真论》中经文,来解释《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惟圣人从之,故身无奇病,万物不失,生气不竭”。“阴阳篇”当中引用《素问·天元纪大论》中的经文,来解释《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阳生阴长,阳杀阴藏”。又如,在“藏象篇”中引《灵枢·胀论》中经文,来解释《素问·灵兰秘典论》中“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李中梓对道学造诣很高,尤精于老、庄之学,常以他经证来证本经。他参考儒家、道家的经典作品,对《内经》加以注释评述,以显其本意。以“道生篇”为例,引皋陶《漠》中的经文,来注释《素问·上古天真论》的“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另外,还引《文始经》《胎息经》中的经文,来注释《素问·上古天真论》的“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引《荀子》中的经文,来注释《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的“夜卧早起,无厌于日”;引《中和集》中的经文,来注释《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引《尚书·纬》《禹禁》《管子》中经文,合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的“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等。李中梓引用这些道家、儒家的经典来诠释《内经》经文,从而使《内经》之旨更加旁通曲畅。  李中梓在《内经知要》的注释中,敢于提出个人见解,训疑释义,颇有见地。  ……

作者简介

  王蓓蓓,女,1980年出生,山东省潍坊市人;云南中医学院讲师,从事《内经》教学、中医藏象学及医家学术思想研究、民族医药研究、中医临床诊疗工作。参编《医学正旨择要》《重订医门揽要》《(伤寒论后条辨)整理与研究》及西部精品教材《内经选读》。《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集成》编委。    潘桂娟,女,1953年出生,辽宁省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研究员,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医基础理论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975”计划项目“中医理论体系框架结构研究”首席科学家;2002年至2015年期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中医理论体系框架结构研究、中医痰证理论研究、中医名家学术研究、日本汉方医学研究。主编《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集成》《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卷·中医基础理论分卷》《中医痰病研究与临床》等。著有《日本汉方医学》。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