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绍武三部六病讲座 : 录音版

刘绍武三部六病讲座 : 录音版

1星价 ¥54.6 (7.0折)
2星价¥54.6 定价¥7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325975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310页
  • 出版时间:2020-03-01
  • 条形码:9787513259750 ; 978-7-5132-5975-0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集合了刘绍武先生两个时期的讲课内容: 一是1984年在太原市中医研究所给“高级西医学习中医经典著作提高班”42次讲课的录音整理 ; 二是1990年在家中给“山西医学院三部六病学社”8次讲课的录音整理。

目录

**部分 三部六病学说的来源与形成 一、三部六病的主要内容 二、自己早年的医学历程 三、张仲景写《伤寒杂病论》的历史背景 四、张仲景的组方学 五、张仲景的辨证学 六、张仲景著述的问题 七、王叔和撰写《伤寒杂病论》的问题 八、《伤寒杂病论》的历史源流问题 九、三部六病的医学创新之路 十、《伤寒论》上的两种学说和两种文体 十一、历代医家对《伤寒论》的评述 十二、历代医家对王叔和的评价 十三、历代医家对《伤寒论》的注解 十四、历代医家对“经”的解释 十五、自己对《伤寒论》“经”与“病”的看法 十六、中医学整体观的重要性 十七、中医学的整体观 十八、“八纲辨证”的问题 十九、方剂学与药物学的差别 第二部分 整体辨证论治 二十、“证”的概念 二十一、“证”的获得 二十二、“证”的产生 二十三、“辨证论治”的内涵 二十四、“辨证论治”的要领 二十五、“辨证论治”的大法 二十六、“辨证论治”的方法 二十七、再谈“经”与“病”的关系问题 二十八、表部 二十九、里部 三十、半表半里部 三十一、三部六病和系统论的关系 三十二、漫谈当前中医的主要问题 三十三、表部辨证 三十四、里部辨证 三十五、半表半里部辨证 三十六、四类 三十七、三部六病的转化 第三部分 局部辨证论治 三十八、局部辨证论治的原则与思路 三十九、调神汤 四十、调心汤 四十一、调胃汤 四十二、溃疡汤 四十三、调肠汤 四十四、调肝汤 四十五、调肾汤 四十六、排石汤 四十七、调肺汤 四十八、团鱼丸 四十九、调滋汤 五十、消斑解毒汤 五十一、理消汤 五十二、理目汤 五十三、攻坚汤 五十四、理心复脉汤 五十五、回答学员提出的问题 五十六、“平脉”思路和方法 五十七、三部六病学说的创新 第四部分 三纲六要 五十八、“三纲六要”的基本内容 五十九、《三纲六要》的写作意义 六十、《三纲六要》的写作要求 六十一、“八要素与协调疗法”的关系 六十二、“三化”“三法”和“八字诀” 六十二、“三部六病”与“三纲六要”的关系 六十三、“四类”与“二十三证”的关系 六十四、回答“思辨框架”方面的问题 六十五、回答“理性规范”方面的问题 六十六、回答“整体内涵”方面的问题 六十七、回答“整体辨证”方面的问题 第五部分 三部六病漫谈 六十八、自述个人经历 六十九、中医临床上存在的基本问题 七十、 “治学态度”的问题 七十一、三部六病事业的海南发展战略 附 附一 刘绍武年谱 附二 刘绍武学术评传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刘东红,三部六病研究所研究员。三部六病学说由著名中医学家刘绍武创立的医学理论。按照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建立《内经》和《伤寒论》理论的“三部六病说”。其思想基础是根据一般系统论的原则,把整体划分为表、半表半里、里三个不同的空间,每一部以阴阳不同的病性,划分为六类证候集合群,谓之六病。机体患病的空间位置虽广,但不超过三部;病情变化尽管多种多样,但不越六病,据此便可创立与此相应的理法方药体系,解决目前的中医分科重复多样的问题,充分体现了系统的辨证论治原则,将有利于中医的整理和提高。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