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汽车技术精品著作系列汽车整车性能主观评价方法与实践
1星价
¥89.0
(6.9折)
2星价¥89.0
定价¥12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166157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64
- 出版时间:2020-09-01
- 条形码:9787111661573 ; 978-7-111-66157-3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基于用户需求的汽车整车属性主观评价方法,是本专业的进阶之路。本书分为7章,章介绍主观评价的思维方式和逻辑、主观评价在项目中的应用、提升主观评价能力的途径,第2 ~ 7章分别介绍每个属性主观评价的具体方法。不同属性之间会有评价条目的交叉,但侧重点各有不同。本书在介绍评价方法时,会着重介绍用户期望、操作方法、评价时关注的要点,重点阐述如何理解每条评价条目,并配以大量的图片和注解,以减少理解上的偏差。本书结合用户期望并侧重工程开发评价,适合整车企业、设计公司、一级供应商等单位的研发人员,主要包括整车集成/底盘调校/标定调校/NVH等各个属性开发工程师以及质量管理/质量改进、项目管理、发动机/底盘/内外饰/电气等设计开发、产品策划等产品研发、生产、质量管理领域岗位人员阅读参考。
目录
前言
第 1 章 主观评价的 5W3H 1
1.1 什么是主观评价(What) 1
1.1.1 主观评价的定义 1
1.1.2 用户的定义 2
1.1.3 正视用户的需求 4
1.1.4 卡诺模型 5
1.1.5 主观评价方法在产品开发中的实际应用 7
1.2 为什么需要主观评价(Why)8
1.2.1 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各有侧重 9
1.2.2 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辅相成 9
1.2.3 主观评价效率高 9
1.2.4 主观评价可以衡量对用户的影响 9
1.2.5 主观评价的一致性可以提高 10
1.2.6 用户语言(VOC)与工程师语言(VOE)的转换 10
1.3 如何使用主观评价(How) 11
1.3.1 人体的感知和反应 11
1.3.2 主观评价的方式 15
1.3.3 主观评价过程中的具体思路 16
1.4 谁、何时、何地进行主观评价(Who、When、Where) 20
1.4.1 评价人员(Who) 20
1.4.2 何时进行评价(When) 21
1.4.3 在何地进行评价(Where) 23
1.4.4 主观评价应用举例 23
1.5 主观评价打分方法(How Much) 25
1.5.1 十分制打分体系 25
1.5.2 其他打分方式 26
1.6 主观评价能力建设途径(How To) 27
1.6.1 影响主观评价能力的因素 29
1.6.2 提高主观评价能力的要素 31
1.6.3 建立标杆 / 基准 32
第 2 章 行驶动力学 38
2.1 行驶动力学概述 38
2.1.1 什么是行驶动力学 38
2.1.2 行驶动力学的发展 38
2.1.3 行驶动力学评价需要的基础知识 39
2.1.4 行驶动力学主观评价注意事项 40
2.2 平顺性 41
2.2.1 概述 41
2.2.2 用户对平顺性常见的评语 43
2.2.3 评价方法 43
2.2.4 平顺性评价项目、操作方法及路面 49
2.3 制动 51
2.3.1 概述 51
2.3.2 用户对制动常见的评语 52
2.3.3 评价方法 53
2.3.4 制动评价项目及操作方法 57
2.4 转向 59
2.4.1 概述 59
2.4.2 用户对转向常见的评语 60
2.4.3 评价方法 61
2.4.4 转向评价项目、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及路面 68
2.5 操纵稳定性 71
2.5.1 概述 71
2.5.2 用户对操纵稳定性常见的评语 71
2.5.3 评价方法 72
2.5.4 操纵稳定性评价项目、操作方法及路面 76
第 3 章 NVH 78
3.1 NVH 概述 78
3.1.1 什么是 NVH 78
3.1.2 NVH 的重要性 78
3.1.3 汽车 NVH 的发展 79
3.1.4 NVH 主观评价基础简述 79
3.1.5 评价注意事项 81
3.1.6 典型的 NVH 类型 82
3.2 动力系统 NVH 84
3.2.1 概述 84
3.2.2 用户对动力系统 NVH 常见的评语 84
3.2.3 评价方法 85
3.2.4 评价项目、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和评价路面 87
3.3 风噪 89
3.3.1 概述 89
3.3.2 用户对风噪常见的评语 89
3.3.3 评价方法 89
3.3.4 风噪评价项目及操作方法 92
3.4 路噪 93
3.4.1 概述 93
3.4.2 用户对路噪常见的评语 93
3.4.3 评价方法 94
3.4.4 路噪评价项目、操作方法及路面 96
3.5 异响 97
3.5.1 概述 97
3.5.2 用户对异响常见的评语 98
3.5.3 评价方法 98
3.5.4 异响检查的主要工具 103
第 4 章 动力系统 105
4.1 动力系统概述 105
4.1.1 什么是动力系统 105
4.1.2 动力系统的发展路径 106
4.1.3 动力系统性能的影响因素 106
4.1.4 评价注意事项 107
4.2 加速性 108
4.2.1 概述 108
4.2.2 用户对加速性常见的评语 108
4.2.3 评价方法 109
4.2.4 加速性评价项目及操作方法 111
4.3 驾驶性 112
4.3.1 概述 112
4.3.2 用户对驾驶性常见的评语 112
4.3.3 评价方法 113
4.3.4 驾驶性评价项目及操作方法 118
4.4 手动变速器 119
4.4.1 概述 119
4.4.2 用户对手动变速器常见的评语 120
4.4.3 评价方法 120
4.4.4 手动变速器性能评价项目及操作方法 124
4.5 自动变速器 12
第 1 章 主观评价的 5W3H 1
1.1 什么是主观评价(What) 1
1.1.1 主观评价的定义 1
1.1.2 用户的定义 2
1.1.3 正视用户的需求 4
1.1.4 卡诺模型 5
1.1.5 主观评价方法在产品开发中的实际应用 7
1.2 为什么需要主观评价(Why)8
1.2.1 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各有侧重 9
1.2.2 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辅相成 9
1.2.3 主观评价效率高 9
1.2.4 主观评价可以衡量对用户的影响 9
1.2.5 主观评价的一致性可以提高 10
1.2.6 用户语言(VOC)与工程师语言(VOE)的转换 10
1.3 如何使用主观评价(How) 11
1.3.1 人体的感知和反应 11
1.3.2 主观评价的方式 15
1.3.3 主观评价过程中的具体思路 16
1.4 谁、何时、何地进行主观评价(Who、When、Where) 20
1.4.1 评价人员(Who) 20
1.4.2 何时进行评价(When) 21
1.4.3 在何地进行评价(Where) 23
1.4.4 主观评价应用举例 23
1.5 主观评价打分方法(How Much) 25
1.5.1 十分制打分体系 25
1.5.2 其他打分方式 26
1.6 主观评价能力建设途径(How To) 27
1.6.1 影响主观评价能力的因素 29
1.6.2 提高主观评价能力的要素 31
1.6.3 建立标杆 / 基准 32
第 2 章 行驶动力学 38
2.1 行驶动力学概述 38
2.1.1 什么是行驶动力学 38
2.1.2 行驶动力学的发展 38
2.1.3 行驶动力学评价需要的基础知识 39
2.1.4 行驶动力学主观评价注意事项 40
2.2 平顺性 41
2.2.1 概述 41
2.2.2 用户对平顺性常见的评语 43
2.2.3 评价方法 43
2.2.4 平顺性评价项目、操作方法及路面 49
2.3 制动 51
2.3.1 概述 51
2.3.2 用户对制动常见的评语 52
2.3.3 评价方法 53
2.3.4 制动评价项目及操作方法 57
2.4 转向 59
2.4.1 概述 59
2.4.2 用户对转向常见的评语 60
2.4.3 评价方法 61
2.4.4 转向评价项目、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及路面 68
2.5 操纵稳定性 71
2.5.1 概述 71
2.5.2 用户对操纵稳定性常见的评语 71
2.5.3 评价方法 72
2.5.4 操纵稳定性评价项目、操作方法及路面 76
第 3 章 NVH 78
3.1 NVH 概述 78
3.1.1 什么是 NVH 78
3.1.2 NVH 的重要性 78
3.1.3 汽车 NVH 的发展 79
3.1.4 NVH 主观评价基础简述 79
3.1.5 评价注意事项 81
3.1.6 典型的 NVH 类型 82
3.2 动力系统 NVH 84
3.2.1 概述 84
3.2.2 用户对动力系统 NVH 常见的评语 84
3.2.3 评价方法 85
3.2.4 评价项目、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和评价路面 87
3.3 风噪 89
3.3.1 概述 89
3.3.2 用户对风噪常见的评语 89
3.3.3 评价方法 89
3.3.4 风噪评价项目及操作方法 92
3.4 路噪 93
3.4.1 概述 93
3.4.2 用户对路噪常见的评语 93
3.4.3 评价方法 94
3.4.4 路噪评价项目、操作方法及路面 96
3.5 异响 97
3.5.1 概述 97
3.5.2 用户对异响常见的评语 98
3.5.3 评价方法 98
3.5.4 异响检查的主要工具 103
第 4 章 动力系统 105
4.1 动力系统概述 105
4.1.1 什么是动力系统 105
4.1.2 动力系统的发展路径 106
4.1.3 动力系统性能的影响因素 106
4.1.4 评价注意事项 107
4.2 加速性 108
4.2.1 概述 108
4.2.2 用户对加速性常见的评语 108
4.2.3 评价方法 109
4.2.4 加速性评价项目及操作方法 111
4.3 驾驶性 112
4.3.1 概述 112
4.3.2 用户对驾驶性常见的评语 112
4.3.3 评价方法 113
4.3.4 驾驶性评价项目及操作方法 118
4.4 手动变速器 119
4.4.1 概述 119
4.4.2 用户对手动变速器常见的评语 120
4.4.3 评价方法 120
4.4.4 手动变速器性能评价项目及操作方法 124
4.5 自动变速器 12
展开全部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发电厂电气部分
¥34.6¥58.0 -
植物进化的故事
¥19.9¥59.0 -
数控车工
¥5.9¥11.5 -
小家电使用与维修
¥4.3¥11.5 -
低空无人机集群反制技术
¥82.6¥118.0 -
数据驱动的剩余寿命预测与维护决策技术
¥63.4¥79.0 -
手术机器人导航与控制
¥127.4¥169.8 -
汽车车身构造与修复
¥30.7¥45.0 -
群目标分辨雷达初速测量技术
¥42.4¥69.0 -
秸秆挤压膨化技术及膨化腔流道仿真研究
¥40.6¥55.0 -
NVH前沿科技与工程应用
¥109.7¥159.0 -
电力系统分析
¥23.8¥38.0 -
继电保护原理
¥30.4¥49.0 -
不确定条件下装备剩余寿命预测方法及应用
¥60.4¥99.0 -
孟山都的转基因之战
¥39.0¥69.0 -
船舶分段装配
¥58.6¥80.0 -
基于深度学习的复杂退化系统剩余寿命智能预测技术
¥54.4¥89.0 -
火星探测器轨道动力学与控制
¥59.8¥98.0 -
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系列丛书 工程结算与决算 第2版
¥37.4¥56.0 -
融合多源信息的设备退化建模与剩余寿命预测技术
¥59.8¥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