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647627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291
- 出版时间:2020-09-01
- 条形码:9787030647627 ; 978-7-03-064762-7
内容简介
本书将对高性能聚酰亚胺纤维进行系统而全面的介绍, 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 描述聚酰亚胺纤维的研究进展、产业化和发展趋势 ; 以研究团队在高性能聚酰亚胺纤维的结构设计和工艺优化、应用研究所开展的工作为主要内容 ; 系统介绍在聚酰亚胺纤维性能提升过程中, 化学结构、凝聚态结构及工艺对纤维性能的影响 ; 作为一种新型纤维, 介绍其在复合材料中及一些领域中的应用 ; 并系统介绍聚酰亚胺纳米纤维制备、性能与应用。
目录
目录
总序
前言
第1章 绪论 1
1.1 概述 1
1.2 聚酰亚胺纤维简介 2
1.2.1 聚酰亚胺纤维的结构 3
1.2.2 聚酰亚胺纤维的性能 5
1.2.3 聚酰亚胺纤维的制备方法 6
1.2.4 聚酰亚胺纤维的产品开发和应用 7
1.2.5 聚酰亚胺纤维的发展趋势 9
1.2.6 聚酰亚胺纳米纤维 10
参考文献 10
第2章 聚酰亚胺纤维的制备与表征 11
2.1 纺丝原液的合成 12
2.1.1 聚酰亚胺纺丝原液的合成 12
2.1.2 聚酰胺酸纺丝原液的合成 18
2.2 聚酰亚胺纤维的制备 23
2.2.1 熔融纺丝 23
2.2.2 溶液纺丝 24
2.2.3 聚酰亚胺纤维的一步法纺丝 38
2.2.4 聚酰亚胺纤维的两步法纺丝 39
2.3 聚酰亚胺纤维的表征 44
2.3.1 亚胺化程度和化学结构 44
2.3.2 结晶度和取向度 47
2.3.3 表面和内部微观形貌 51
2.3.4 力学性能 54
2.3.5 热性能 55
2.3.6 其他性能 57
参考文献 59
第3章 高性能聚酰亚胺纤维的结构与性能调控 63
3.1 聚酰亚胺纤维的合成单体 63
3.1.1 二酐的活性 64
3.1.2 二胺的活性 64
3.2 聚酰亚胺纤维结构的基因计算 65
3.2.1 电子结构与化学反应性 66
3.2.2 玻璃化转变温度、力学性能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有效性 67
3.2.3 共价键和次级相互作用 69
3.2.4 重复单元中典型结构的内旋转与位垒 71
3.2.5 分子链整链分析 72
3.2.6 凝聚态结构分析 76
3.3 聚酰亚胺纤维的化学结构变化与性能调控 79
3.3.1 均聚型聚酰亚胺纤维 79
3.3.2 典型共聚型聚酰亚胺纤维 86
3.3.3 含氢键作用聚酰亚胺纤维 93
3.3.4 含其他杂环聚酰亚胺纤维 101
3.3.5 含氟聚酰亚胺纤维 105
3.3.6 含磷聚酰亚胺纤维 107
3.4 聚酰亚胺纤维凝聚态结构和微观形貌调控与性能 108
3.4.1 亚胺化过程结构演变与性能 108
3.4.2 热牵伸过程结构演变与性能 115
3.4.3 微观形态调控与性能 118
3.5 聚酰亚胺纤维的改性 120
3.5.1 聚酰亚胺/聚丙烯腈共混纤维 120
3.5.2 聚酰亚胺/聚酰胺共混纤维 123
3.5.3 聚酰亚胺/纳米材料复合纤维 123
参考文献 127
第4章 聚酰亚胺纤维的产业化及应用 132
4.1 产业化进程 132
4.1.1 国外产业化进程 132
4.1.2 国内产业化进程 133
4.2 耐热型聚酰亚胺纤维的应用 134
4.2.1 高温过滤、输送材料 134
4.2.2 绝缘纸材料 136
4.2.3 隔热阻燃防护材料 138
4.3 高强高模聚酰亚胺纤维的应用 139
4.3.1 高强高模聚酰亚胺纤维的性能评价 139
4.3.2 聚酰亚胺纤维的表面处理 141
4.3.3 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 149
4.3.4 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 160
4.3.5 聚酰亚胺/金属复合导电纤维 168
4.3.6 其他应用领域 172
参考文献 172
第5章 聚酰亚胺纳米纤维的制备与表征 174
5.1 引言 174
5.2 静电纺聚酰亚胺纳米纤维的制备 175
5.2.1 静电纺丝技术的发展史 175
5.2.2 静电纺丝的基本原理 176
5.2.3 静电纺丝的装置 177
5.2.4 静电纺丝的影响因素 187
5.2.5 静电纺丝制备聚酰亚胺纳米纤维 190
5.3 聚酰亚胺纳米纤维的表征 192
5.3.1 微观形貌 192
5.3.2 结构及成分分析 196
5.3.3 热分析 203
5.3.4 比表面积及孔结构分析 209
5.3.5 电化学分析 213
5.3.6 力学性能 217
5.3.7 浸润性 219
参考文献 221
第6章 聚酰亚胺纳米纤维的微结构调控和功能化 227
6.1 引言 227
6.2 聚酰亚胺纳米纤维的微结构调控 228
6.2.1 碱液诱导微交联法 228
6.2.2 热致微交联法 230
6.2.3 溶致微交联法 232
6.2.4 喷涂法 233
6.2.5 浸渍法 235
6.3 聚酰亚胺纳米纤维的功能化 235
6.3.1 直接掺杂法 236
6.3.2 等离子体修饰法 240
6.3.3 表面碱解法 240
6.3.4 水热法 241
6.3.5 层层自组装法 241
6.3.6 原位聚合法 243
6.3.7 表面接枝法 244
6.3.8 同轴电纺法 245
6.3.9 反向原位水解法 246
6.3.10 溶胶浸渍法 250
6.3.11 原位络合水解法 251
6.3.12 气相分子层沉积法 253
6.3.13 直接离子交换法 254
参考文献 257
第7章 聚酰亚胺纳米纤维的应用 263
7.1 引言 263
7.2 复合材料增强剂 263
7.3 聚酰亚胺基碳纳米纤维 265
7.4 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 267
7.5 传感器 268
7.6 微电子 269
7.7 空气过滤 270
7.8 超疏水膜 272
7.9 锂离子电池隔膜 274
7.10 表面拉曼光谱增强基底 280
7.11 纳米纤维气凝胶 282
参考文献 282
关键词索引 289
总序
前言
第1章 绪论 1
1.1 概述 1
1.2 聚酰亚胺纤维简介 2
1.2.1 聚酰亚胺纤维的结构 3
1.2.2 聚酰亚胺纤维的性能 5
1.2.3 聚酰亚胺纤维的制备方法 6
1.2.4 聚酰亚胺纤维的产品开发和应用 7
1.2.5 聚酰亚胺纤维的发展趋势 9
1.2.6 聚酰亚胺纳米纤维 10
参考文献 10
第2章 聚酰亚胺纤维的制备与表征 11
2.1 纺丝原液的合成 12
2.1.1 聚酰亚胺纺丝原液的合成 12
2.1.2 聚酰胺酸纺丝原液的合成 18
2.2 聚酰亚胺纤维的制备 23
2.2.1 熔融纺丝 23
2.2.2 溶液纺丝 24
2.2.3 聚酰亚胺纤维的一步法纺丝 38
2.2.4 聚酰亚胺纤维的两步法纺丝 39
2.3 聚酰亚胺纤维的表征 44
2.3.1 亚胺化程度和化学结构 44
2.3.2 结晶度和取向度 47
2.3.3 表面和内部微观形貌 51
2.3.4 力学性能 54
2.3.5 热性能 55
2.3.6 其他性能 57
参考文献 59
第3章 高性能聚酰亚胺纤维的结构与性能调控 63
3.1 聚酰亚胺纤维的合成单体 63
3.1.1 二酐的活性 64
3.1.2 二胺的活性 64
3.2 聚酰亚胺纤维结构的基因计算 65
3.2.1 电子结构与化学反应性 66
3.2.2 玻璃化转变温度、力学性能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有效性 67
3.2.3 共价键和次级相互作用 69
3.2.4 重复单元中典型结构的内旋转与位垒 71
3.2.5 分子链整链分析 72
3.2.6 凝聚态结构分析 76
3.3 聚酰亚胺纤维的化学结构变化与性能调控 79
3.3.1 均聚型聚酰亚胺纤维 79
3.3.2 典型共聚型聚酰亚胺纤维 86
3.3.3 含氢键作用聚酰亚胺纤维 93
3.3.4 含其他杂环聚酰亚胺纤维 101
3.3.5 含氟聚酰亚胺纤维 105
3.3.6 含磷聚酰亚胺纤维 107
3.4 聚酰亚胺纤维凝聚态结构和微观形貌调控与性能 108
3.4.1 亚胺化过程结构演变与性能 108
3.4.2 热牵伸过程结构演变与性能 115
3.4.3 微观形态调控与性能 118
3.5 聚酰亚胺纤维的改性 120
3.5.1 聚酰亚胺/聚丙烯腈共混纤维 120
3.5.2 聚酰亚胺/聚酰胺共混纤维 123
3.5.3 聚酰亚胺/纳米材料复合纤维 123
参考文献 127
第4章 聚酰亚胺纤维的产业化及应用 132
4.1 产业化进程 132
4.1.1 国外产业化进程 132
4.1.2 国内产业化进程 133
4.2 耐热型聚酰亚胺纤维的应用 134
4.2.1 高温过滤、输送材料 134
4.2.2 绝缘纸材料 136
4.2.3 隔热阻燃防护材料 138
4.3 高强高模聚酰亚胺纤维的应用 139
4.3.1 高强高模聚酰亚胺纤维的性能评价 139
4.3.2 聚酰亚胺纤维的表面处理 141
4.3.3 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 149
4.3.4 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 160
4.3.5 聚酰亚胺/金属复合导电纤维 168
4.3.6 其他应用领域 172
参考文献 172
第5章 聚酰亚胺纳米纤维的制备与表征 174
5.1 引言 174
5.2 静电纺聚酰亚胺纳米纤维的制备 175
5.2.1 静电纺丝技术的发展史 175
5.2.2 静电纺丝的基本原理 176
5.2.3 静电纺丝的装置 177
5.2.4 静电纺丝的影响因素 187
5.2.5 静电纺丝制备聚酰亚胺纳米纤维 190
5.3 聚酰亚胺纳米纤维的表征 192
5.3.1 微观形貌 192
5.3.2 结构及成分分析 196
5.3.3 热分析 203
5.3.4 比表面积及孔结构分析 209
5.3.5 电化学分析 213
5.3.6 力学性能 217
5.3.7 浸润性 219
参考文献 221
第6章 聚酰亚胺纳米纤维的微结构调控和功能化 227
6.1 引言 227
6.2 聚酰亚胺纳米纤维的微结构调控 228
6.2.1 碱液诱导微交联法 228
6.2.2 热致微交联法 230
6.2.3 溶致微交联法 232
6.2.4 喷涂法 233
6.2.5 浸渍法 235
6.3 聚酰亚胺纳米纤维的功能化 235
6.3.1 直接掺杂法 236
6.3.2 等离子体修饰法 240
6.3.3 表面碱解法 240
6.3.4 水热法 241
6.3.5 层层自组装法 241
6.3.6 原位聚合法 243
6.3.7 表面接枝法 244
6.3.8 同轴电纺法 245
6.3.9 反向原位水解法 246
6.3.10 溶胶浸渍法 250
6.3.11 原位络合水解法 251
6.3.12 气相分子层沉积法 253
6.3.13 直接离子交换法 254
参考文献 257
第7章 聚酰亚胺纳米纤维的应用 263
7.1 引言 263
7.2 复合材料增强剂 263
7.3 聚酰亚胺基碳纳米纤维 265
7.4 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 267
7.5 传感器 268
7.6 微电子 269
7.7 空气过滤 270
7.8 超疏水膜 272
7.9 锂离子电池隔膜 274
7.10 表面拉曼光谱增强基底 280
7.11 纳米纤维气凝胶 282
参考文献 282
关键词索引 289
展开全部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石油石化领域理化检测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及实例汇编
¥29.8¥48.0 -
电路及磁路
¥11.0¥33.3 -
电视原理-(第7版)
¥18.2¥43.0 -
防爆工艺导论
¥29.9¥59.0 -
路易.威登的秘密
¥35.8¥58.0 -
中国传统酿造酒醋酱
¥38.1¥128.0 -
零担货物运输网络中绿色物流的枢纽选址与路径规划:英文版
¥57.9¥78.0 -
图解汽车线束技术
¥55.6¥78.0 -
土壤与地下水污染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
¥35.6¥48.0 -
集成电路制造工艺与工程应用
¥69.3¥99.0 -
中国新能源电池产业技术创新研究
¥66.3¥96.0 -
(社版)XG管道分质直饮水供水技术与工程
¥54.0¥78.0 -
水利工程与水工建筑施工
¥38.4¥68.0 -
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扬子江水利考
¥36.2¥75.0 -
用于固态锂金属电池的钛酸镧锂基电解质研究
¥48.0¥58.0 -
LNG船舶夜航安全评估
¥32.4¥56.0 -
科学论证:逻辑与科学评价方法:logic and scientific evaluation method
¥89.6¥128.0 -
河南省水资源——第三次水资源调查评价
¥144.0¥200.0 -
职业健康安全(李冰峰)
¥28.0¥36.0 -
变电施工现场吊装作业安全风险管控
¥34.1¥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