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鼎之光:春秋战国文明一本通

宝鼎之光:春秋战国文明一本通

1星价 ¥18.6 (3.2折)
2星价¥18.0 定价¥5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492384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29
  • 出版时间:2020-07-01
  • 条形码:9787514923841 ; 978-7-5149-2384-1

内容简介

  春秋战国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诸多方面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春秋战国的文化甚为耀眼。诸侯争霸的政治环境促进了各种思想流派的产生和发展,诸子百家著书讲学,互相论战,出现了文化上的繁荣景象,后世称之为“百家争鸣”

目录

**章 铁器牛耕——中华农业文明新时代
文明新纪元:冶铁的兴起
铁农具开启新文明征途
农业技术进步的标志:牛耕
战国的农田新技术:粪肥
造福后世的水利工程
中华文明的瑰宝:都江堰
扩展阅读都江堰水文化

第二章 百家争鸣——中华文明的“轴心时代”
“百家争鸣”战士:士阶层
“百家争鸣”的基地:稷下学宫
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思想
儒学大师:荀子
老子开启玄妙之道
庄子:逍遥游
墨子与“兼爱”天下
百家中的阴阳五行派
纵横捭阖的“纵横家”
兼收并蓄,杂合百家
扩展阅读列子射箭

第三章 变法建制——春秋战国的政治变革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家
变法先驱李悝与《法经》
华夏文明的大变革:商鞅变法
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子
燕昭王招贤励志图强
扩展阅读五张羊皮换相国

第四章 天时携地利——春秋战国的商业文明
商业发展新契机
国际贸易“大贾”:管仲
一代儒商:子贡
承前启后的郑国商业
商圣范蠡的商业智谋
商业祖师:白圭
扩展阅读大冶铁主郭纵
……

第五章 车马如龙——春秋战国的水陆交通网
第六章 争奇斗艳——春秋战国的文学成就
第七章 流光溢彩——打开后世艺术之大门
第八章 铁戈兵马——春秋战国的军事文化
第九章 梦回故朝——春秋战国文明的遗物
展开全部

节选

  《宝鼎之光:春秋战国文明一本通》:  夏商周是中国文化发展的早期阶段,那时的文化政策是“学在官府”,文化教育完全被官府所垄断。执掌文化大权的是“巫”“史”“祝”“卜”等世袭人士,大凡卜筮、祭祀、历史记录‘、星象观察、文化教育、医药、音乐歌舞、婚庆丧葬等活动,均由他们掌控。章学诚在《校雠通义·原道》中曾经对这种文化现象做过总结:“有官斯有法,故法具于官;有法斯有书,故官守其书;有书斯有学,而官传其学;有学斯有业,故弟子习其业。官守学业,皆出于一,故天下以同文为治,故私门无著述文字。”系统总结了三代时期“学在官府”的文化现象。  然而,那时的巫、史、祝、卜等处在等级森严的宗法制度下,他们是奴隶主上层贵族的附庸,缺乏自由从事文化创造的身份和能力,因而他们还算不上真正成熟的知识阶层。  及至春秋时期,随着井田制的瓦解,建立在这种土地制度上的政治制度——以宗法制为核心的封建等级制也随之瓦解,周天子权威一落千丈,旧奴隶制的社会秩序分崩离析,新的社会关系开始逐步建立。与此同时,随着王纲解纽,昔日“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文化局面变成了“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乃至“自大夫出”的局面。加之春秋时期各国之间激烈的兼并战争活动,需要大量的杰出人才,迫使统治者不得不打破传统的“尊尊”“亲亲”的宗法旧制招贤纳士。这一切大大动摇了周代的官学基础,直接冲击着位居社会中流要冲的士阶层。一大批昔日在王宫任职的文化人士依靠“二父子相传,以持王公”取得食禄的优裕生活不复存在了,他们被迫走出王宫,除一部分在地方诸侯国就职外,另一部分则日渐流落民间。《论语·微子》曾描绘春秋末期王室乐队四散天下的图景:“大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人于河,播鼗武入于汉,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他们既无定主,又无恒产,背井离乡,游走四方,“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为了生存,只好依靠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以谋生计,故一时间著书立说者有之,聚众讲学者有之,襄礼赞仪者有之。先前传统的学术授受关系发生了变化,开始由官府转向私门。从此,长期被垄断在官府的学术文化逐渐下移,新兴地主、商人、平民子弟,都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打破了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文化知识渗透到社会的不同阶层,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推广。  到春秋末,私立学门的现象已很普遍。如周守藏史老聃“见周之衰,乃遂去”,著《老子》,创老学。孔子亦兴办私学,亲删《诗》《书》,以六艺教授门徒,相传有弟子三千人,身通六艺者七十二,成为创私学、兴教育方面成就*高者。又如鲁国乐师师襄子、郑人邓析、苌弘等,也都收徒授学。  随着私学的兴起和学问的渐次播散,民间甚至于边远地区也出现了一些精于礼乐的文人。如身为“夷人”的郯子居然到礼仪之邦的鲁国大谈礼乐,连鲁人都自愧不如,可见中国文化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一个具有鲜明文化标志的社会阶层——“士”阶层崛起的新时期。  ……

作者简介

  姜越,女,笔名西江月、水墨清浅,江苏省沭阳县人。200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院。自幼酷爱文学,大学毕业后长期从事文化工作。曾成功策划出版了“青春有约”系列、“青少年心灵绿茶”系列、“青春少年样样红”系列、“青少年读史尝鲜”系列、“心灵医生”系列、“红颜才女”系列图书,著有《找对婆家嫁对郎》《正儿八经地生活》《顺势者昌》等作品。现供职于北京图强文化出版有限公司并任总经理。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