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6296155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00
- 出版时间:2020-08-01
- 条形码:9787562961550 ; 978-7-5629-6155-0
内容简介
本书**章探索文化原型基因是以“造物设计”作为推动文明进程的原动力,以造物设计解读人的精神信仰、国家政治秩序和社会伦理道德。 第二章通过“玄黄”二元中隐喻的中国空间地理意象,揭示出人们对意象图示的认知决定了中国传统造物智慧的双向式思维的超越。 第三章通过鲧禹治水创世神话,探索治水、建造和伦理的关系。 第四章通过对《易经》“龙战于野,其血玄黄”的分析,解读其隐喻的自然辩证关系,理解其中的造物设计与原始道德,而其核心在于演绎天地神秘的意象,以玄黄为色彩二元表征下的玉石象征,比拟天地阴阳思维原型所构筑的伦理指向,延递“立象以尽意”中的中华器物文化精神,在当代大力推崇传统文化之契机中,挖掘文化大传统时代的造物价值。 第五章将神话思维与神圣建筑进行原型联系,沿着“建木”神话推溯人类追求“摩天大楼”式建筑形态的原型思维。 第六、七、八章对建筑原型精神进行了分析论证,使其形态植入当代设计。 第九章以原型基因为视角,探讨汉字原型对中国城市变迁的影响,研究隐喻在城市建筑中的与汉字有关的联系,从不同角度分析城市发展变迁的历史原因,由此引出传统城市设计理念在现代城市规划理念中的应用实践,以及反思当代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第十章探索了农耕背景下的楼阁式高塔建筑的演变过程。从古代文献、文字原型、古代实物以及民间故事四个方面分析了自然环境、农耕文化与长江流域楼阁式佛塔建筑之间的关系。同时,探讨了当代楼阁式佛塔建筑形态的发展与演变。*后得出了农耕文化与佛塔建筑形态的关系。 第十一章尝试结合文学经典解读建筑空间,从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中隐喻的文化原型入手,选择作品中关键人物的三处居住空间“怡红院、潇湘馆、蘅芜苑”的室内外环境进行分析,探索成熟表现在中国文学作品中的原型意象。通过大观园中主要人物宝、黛、钗三人的住所分析居住者的性格及审美,既从总体上结合现代建筑理念对三座建筑所具备的建筑特色进行概括,又从建筑与人物的关系出发,解读建筑主人的性格特征与建筑空间之间的意象关系。 第十二章和第十三章是以西江苗寨和蒙古穹庐式建筑作为原型进行分析。
目录
第二章 “玄黄”二元与中国空间地理意象图示
第三章 鲧禹治水的原型与设计精神
第四章 “龙战于野,其血玄黄”:作为文化表征的原型诠释
第五章 神话思维与神圣建筑的原型基因研究
第六章 传统建筑原型精神的设计实践
第七章 建筑设计与治疗关系中介的发现与伦理延递
第八章 中华建筑原型与伦理转换的设计可能
第九章 汉字与神话隐喻的中国城市原型基因研究——以隋唐东都洛阳城为例
第十章 农耕文化背景下中国楼阁式佛塔建筑形态之演变
第十一章 文化原型视角的大观园建筑意象——以怡红院、潇湘馆、蘅芜苑为例
第十二章 西江苗寨吊脚楼建筑原型及巢居变迁
第十三章 “穹庐”的原型变迁与当代传承
参考文献
-
建筑园林文化趣味读本
¥17.8¥56.0 -
图解日本古建筑
¥17.0¥49.9 -
新建筑与流派-大家小书
¥11.7¥26.0 -
审判
¥12.5¥36.0 -
妙趣横生的日本建筑学
¥15.4¥45.0 -
成为设计师的49堂课
¥18.4¥58.0 -
中国舞蹈史话-大家小书
¥9.4¥22.0 -
中国俗文化丛书·四合院
¥15.9¥49.8 -
建筑壁画
¥18.7¥59.0 -
建筑无可替代
¥11.2¥32.0 -
城市社会地理学导论
¥22.6¥60.0 -
中国古建筑二十讲(插图珍藏本)
¥52.0¥68.0 -
高家堡古镇
¥77.4¥98.0 -
古建筑修缮保护设计——理论与实践
¥148.5¥188.0 -
贵州石窟寺和摩崖造像保护研究
¥112.6¥168.0 -
城市应急避难疏散空间仿真及优化
¥39.7¥49.0 -
千年城池——可持续的中国古代城市形态研究
¥26.3¥32.0 -
西风东渐中的上海营造
¥79.4¥128.0 -
中国古代超级工程地理分布图
¥16.8¥20.0 -
重庆市智能建造(建筑机器人)消耗量标准:1.0版
¥29.1¥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