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2036108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00
- 出版时间:2020-05-01
- 条形码:9787520361088 ; 978-7-5203-6108-8
内容简介
《朱子论“曾点气象”研究》为作者的博士论文。作者从朱子围绕“曾点气象”问题的讨论契入,集中讨论朱子对于成圣问题的关注及其实践,并对理学中的有无虚实之辨和儒学与佛老之辨问题做了深入探讨,旁及历史上“曾点气象”问题的相关讨论及其发展脉络,进而引出传统中国哲学中关于境界论、本体与工夫问题的诸多讨论。全书以小见大,以一贯多,在诸多方面填补了朱子研究的空白,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 《朱子论“曾点气象”研究》于2008年获得首届世界朱氏联合会国际青年学者朱子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目录
导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线索与脉络
**章 问题的缘起
**节 曾点、气象与“曾点气象”
第二节 “曾点气象”问题的兴起
第三节 宋儒“曾点气象论”的演变及其精神
一 朱子前“曾点气象论”的演变
二 宋儒论“曾点气象”的精神
第二章 朱子论“曾点气象”考——以《文集》为中心
**节 朱子“早年”思想发展概述
一 无所不学阶段
二 从学延平阶段
三 中和之悟阶段
第二节 朱子“早年”思想发展与其论“曾点气象”的关系
第三节 朱子在《论语集注》初稿成书之际对“曾点气象”的讨论
一 约在《论语集注》成书前朱子论“曾点气象”的书信研究
二 朱子在《论语集注》初稿成书之际的“曾点气象论”
第四节 朱子对《论语集注》“曾点言志”节的修改——兼从一个新的视角看朱陆异同
一 朱陆异同概说
二 1186年朱子论“曾点气象”书信研究
三 1196年朱子论“曾点气象”书信研究
四 1197年朱子论“曾点气象”书信研究
五 1198年朱子论“曾点气象”书信研究
六 1199年朱子论“曾点气象”书信研究
七 朱子论《论语集注》“曾点言志”节的精神
附录 朱子论“曾点气象”的其他书信研究
第五节 朱子在《论语集注》定稿中对“曾点气象”的讨论
一 定稿研究
二 朱子“易箦之叹”考
第三章 朱子“曾点气象论”研究——以《朱子语类》为中心
**节 朱子“曾点气象论”的基本精神
一 推尊曾点之能见大本
二 推尊曾点之胸次
三 大力强调理欲之辨
四 强调工夫与气象紧密相连
五 批评“曾点气象”虚的一面
六 基于“曾点气象”指示为学之序
第二节 朱子对与“曾点气象”相关之“气象”的评论
一 曾点与子路
二 曾点与曾参
三 曾点与颜回
四 曾点与漆雕开
五 曾点与庄子、邵雍
六 曾点与谢良佐
七 曾点——朱子心中的圣人气象
八 曾点与朱子气象
第三节 一个典型个案研究
第四章 朱子论“曾点气象”的评价及影响
**节 强调有无、虚实之辨
第二节 强调儒学与佛老之辨
第三节 强调现实批判精神
第四节 朱子“曾点气象论”的影响
结论 朱子论“曾点气象”的定性与定位
参考文献
后记
再版后记
节选
《朱子论“曾点气象”研究》: 在这一点上,朱子和阳明的态度完全一致。朱子反复指出, 一方面,曾点的“快活”需要“克念”的工夫使之趋于“实”,因而“洒落”需要“敬畏”来限制和充实;另一方面,“敬畏”之情同样需要以曾点式的“洒落”来引导使之开阔,来提升,来指点出“敬畏”后面的“所敬畏者”,并消解其不自然的一面。在他与弟子们热议的“放与守的话题”就说明了这一点。 此外,朱子也曾长期用“洒落”一词来诠释“曾点气象”,并把这理解为胸次悠然,上下与天地同流,不“规规为事为之末”的典型。他也对横渠为学之方的过于拘束多有微词。对朱子来说,割裂二者的联系,只讲“敬畏”,或是只讲“洒落”,都不符合儒学以中行为*高的基本原则。但是,随着他发现时人竞言“洒落”之流弊日深,他终于下决心把对“曾点气象”的评价改为更为平实,更为具体的内容。在他的天平上,二者之间的地位也逐渐在向“敬畏”偏斜。 应该说,朱子也没有因为时人的流弊而不言“洒落”。反之,他终其晚年,一直在寻求一种较为妥帖的文字重新诠释“洒落”,以达到扬其之长,抑其之短的目的,使之与敬畏形成良性的互补。我们说《论语》“曾点言志”一节的定稿,就很能体现朱子的这一心态。关于这一点,我们会在下文中详细讨论。再者,正像是大家所看到的,出于对人们一味宣扬“洒落”之流弊的警觉,朱子突出强调了通向真“洒落”之境的艰难,同时也突出强调“敬畏”在儒学中居于更为基本的地位。总之,朱子虽然突出强调“敬畏”,但并不是不讲“洒落”,这是朱子学具有包容性和多侧面性的体现。这也是陈来先生所说的“儒家的境界本来是包含有不同的向度或不同层面的”具体反映。 当然,理学家们在讨论“气象”时,因为其偏重点的不同,大体也可以分为突出“庄敬严毅”的一脉和以“活泼洒落”为理想的一脉。论及“气象”,前者更多注重在“有”上做文章,极力渲染该“气象”的理性义、道德义、责任义的一面,而后者则更多强调心灵的空灵自由或是“浑然与物同体”的“无”的一面;论及实现“气象”的工夫,前者更多的显现出以致知、穷理为宗旨的“智性”色彩,而后者则更强调以内向的逆觉体证或简易直接的明心工夫为主。尤其是在明代,这一紧张关系更有明朗化的趋势。“曾点气象”这一本身就存在不同解释可能性的问题,自然也成了他们借以批判对方并表达自己思想*佳载体。事实上,究竟是从“有”的一面还是从“无”的一面来诠释“曾点气象”,这构成了整个理学中的一个讨论极为热烈的问题。 *后需要指出,理学中对此问题的讨论也显示出了独特的一面。在当时“希圣、希贤”热潮的鼓舞下,评点“气象”也自然就成了指示圣人的所应然和所必然的重要手段。正如崔大华先生所指出,时人之所以如此热烈的投入对“气象”问题的讨论,其目的就是要弄清圣人境界应该是什么样子,从而树立一种有别于佛老之超脱境界、真正属于理学自身特色的理想人格与基本为学精神①,而“曾点言志”这一具有较大发挥空间的素材,就成了他们寄言出意的绝佳工具。考其实,正是通过对“曾点气象,妙在那里”的不断追问,理学家们紧紧围绕着什么是“曾点气象”、如何实现“曾点气象”、“曾点气象”与“圣贤气象”的异同这一核心,系统地讨论儒释之辨、心性之论、理欲之辨、义利之辨、工夫与本体之辨等诸问题②。应该说,这些话题都是在理学中*基本的问题。而人们从“曾点气象”出发对此问题展开的讨论,则具有鲜明的个性。 ……
作者简介
田智忠,1971年生,河北宣化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中国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宋明理学和朱子学,现为朱子学会理事、中华朱子学会理事、中华孔子学会理事。
-
我的哲学之师叔本华
¥13.5¥39.0 -
了凡四训
¥16.7¥49.0 -
谈修养
¥7.0¥20.0 -
哲学家的狗:一本让人捧腹大笑的超萌醒脑哲学书
¥16.9¥49.8 -
中国哲学小史
¥18.9¥49.8 -
谈美
¥5.3¥10.0 -
生如蚁,美如神:怎样平凡而有诗意地过一生
¥19.6¥58.0 -
帝宫佛影雍和宫与黄寺
¥8.7¥24.0 -
理想国-精装典藏版
¥21.4¥68.0 -
那些思想大师们-细说民国大文人-白金增订版
¥19.0¥60.0 -
神仙、动物与人类社会:谷种神话概述
¥24.4¥78.0 -
一种人生观
¥19.1¥42.0 -
明代遗民 顾炎武 王夫之 黄宗羲
¥7.9¥21.5 -
创造进化论
¥16.7¥45.0 -
伦理学与经济学
¥9.2¥20.0 -
简单的逻辑学:逻辑学入门很简单
¥10.4¥36.0 -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美学十五讲(第二版)
¥16.7¥45.0 -
超解论语:怎样继承孔子留给我们的遗产
¥19.4¥49.8 -
梅花易数
¥19.5¥35.0 -
论好运(八品)
¥16.4¥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