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6741846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04
- 出版时间:2020-09-01
- 条形码:9787567418462 ; 978-7-5674-1846-2
内容简介
《写实水墨人物画的造型语言演变》针对写实水墨人物画的造型语言演变这一20世纪典型的“中西融合”美术现象,以历史的发展脉络为线索,研究影响其发展演变的相关因素及其不同阶段的风格特征,以求把握其造型语言演变的规律之所在。
目录
**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近现代研究概况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定
第二章 写实水墨人物画的艺术语言
**节 写实水墨人物画的概念及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第二节 写实水墨人物画的演变和发展
第三节 写实水墨人物画的艺术表现语言
第四节 当代写实水墨人物画艺术风格的取向
第五节 对写实水墨人物画艺术语言的思考
第三章 水墨人物画的造型与笔墨关系
**节 中国传统水墨人物画笔墨特征
第二节 20世纪水墨人物画的造型与笔墨
第三节 水墨人物画的学科定位及意义
第四节 水墨人物画创新思考
第四章 水墨人物画的萌芽期
**节 西风东渐社会变革
第二节 引西入中百家争鸣
第三节 造型与笔墨的现实矛盾
第五章 水墨人物画的勃兴期
**节 文艺政策的引导
第二节 中国画的论争
第三节 造型与笔墨的恰当结合
第六章 水墨人物画的异化期
**节 典型特征
第二节 “年画”“连环画”“宣传画”的影响
第七章 水墨人物画的革新期
**节 文艺政策的开放
第二节 美术新思潮的涌动
第三节 造型与笔墨的创新
第四节 创新思维下的画面构成
结语
参考文献
节选
《写实水墨人物画的造型语言演变》: 二、写实水墨人物画的笔墨旨向 (一)写实水墨人物画形成的因素 1.社会思想的变革 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正处于一个大的变革时期。因此,当时的社会形势过于复杂,政权局面错综复杂,面临着战争和亡国等多重危机。这时的中外交流也是史无前例地增多,中国开始初步的加人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中。这种社会的变革也影响到各个领域的发展与变革。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西方各种文化思潮如潮水般涌人中国,使得一直有着想要变革中国旧思想的思想家有了思想精神的依托,他们以“民主与科学”为思想武器,对中国的旧思想开始进行抨击,这样一来,给中国社会的变革注入了新的文化思想。中国社会的变革也从此开始。 这次的社会变革在中国思想界和文艺界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化变革运动,然而从绘画的角度出发,这次变革的矛头主要是针对元、明、清以来的绘画传统。这一时期的思想家和画家有很多,例如康有为、蔡元培、陈独秀、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等人,他们纷纷站出来指出,元明清以来的中国传统绘画已经陷入衰退的状态,他们批评传统绘画只会一味地模仿,没有创新性,完全脱离了时代,远离了现实生活。在他们当中的有些人看来,“时至今日而犹以传统艺术为尚者,无异置艺术之死地”。 由此可见,他们批评中国画现状的依据,仍然是以从学习西方的文化和艺术的好处为出发点的,虽然他们学习西方文化艺术中的特点有所不用,但是他们在这个时期里面,都不约而同地认为只有深入地学习西方写实的绘画技法,才能够看到中国传统绘画命运的曙光,才能使中国绘画走向新的时代,开启新的篇章。徐悲鸿曾经说过“中国画学之颓废,至今日已极矣……夫何故而使画学如此其颓坏耶?日惟守旧,日惟失其学术独立之地位。” 林风眠也曾经说过“元明清三代,六百年来的绘画创造了什么?比起前代来实是一无所有,但因袭前人之传统与模仿之观念而已……模仿,因袭前代的成法,为其致命之伤。”由此可见,在这些主张绘画变革的人们心中,导致中国绘画走向衰败的原因,就存在于元明清以来的传统之中。在今天看来,这些言论虽然有些过激,但是无否认是的,他们的这些言论确实指出了传统绘画中的诟病。正是在这种批判声中,想要建立现代绘画审美形态的要求日益突显出来,由此大家众说纷纭,提出了很多改良的主张和想法,其中有一条就是认为中西方绘画应该加以融合。 从康有为、蔡元培到徐悲鸿、高剑父、刘海粟、林风眠,他们全都无一例外地认为中国绘画想要拯救自己,必须走中西方绘画融合的道路。康有为说:“他日当有合中西而成大家者。”蔡元培说:“今世为东西文化融合时代,西洋之所长,吾国自当采用。”徐悲鸿说:“西方画可采人者融之”等的言论。那么西方的绘画技法的特点是什么,我们究竟要学习西方绘画的什么呢?中国传统绘画的不足之处又在哪里呢? 首先,中西绘画的融合符合当时的时代文化潮流。这些绘画的变革者相信,只有吸收各国古今的文化和艺术思想,真正地融人自己的思想中来,才能创造出我们绘画艺术新的生命。其次,就是认为中国传统绘画只是一味地模仿和保守的绘画,而西方绘画更富有创造精神和进取精神。简而言之,就是只有通过中西融合,才能使保守、消极的中国绘画变得积极进取,有创造性。再次,认为西方绘画具有科学的写实性。这个方面是美术变革者对传统批判的一个重点方面,因为传统绘画中画家只是一味地强调主观的写意性,从而忽略了对客观物象的观察和描写,所以想要拯救正在衰败的中国绘画,就必须从融入西方的写实方法人手。在强调“写实”这个方面,徐悲鸿是*坚决的倡导者,他说:“美术应以写实主义为主,虽然不一定为*后的目的,但必须以写实主义为出发点。”可以说,在20世纪初至30年代,强调中西融合的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可以集中到这一点上来,这就是对“写实”方法的重视和提倡。*后,认为中西方绘画的融合可以促使中国画产生出新的格调、新的意趣和新的气象。从绘画史上来看,清末的“海上画派”,由于吸收了西方绘画中的明暗与色彩的运用,所以作品呈现出了全新的面貌。高剑父说:“中画解放了,而加些西画成分,总有点新气象、新面目。”所谓中国画的“新气象”“新面貌”,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写实”所造成的,所以说是“写实”赋予了传统中国画新的生命,也是“写实”促使了水墨画的转变。总而言之,只有通过中西绘画的融合,才能大大推动中国画的变革,才能呈现出和时代相符合的现代绘画形态。 ……
作者简介
陶忠胜,汉族,浙江台州仙居人,副教授,台州学院艺术与设计专任教师,长期从事中国人物画的教学与研究。艺术作品收录于《中国实力派画家作品收藏与博览》、《当代水墨人物》等。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其个人画册两套,主编著作有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高等院校艺术课程十二五规划教材”多种。多篇论文发表在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主要作品有国画长卷《孔子》、《李太白》、《五百罗汉》、《水浒》、《大闹天宫》等。
-
齐白石草虫册页精品-经典画库
¥10.6¥30.0 -
中国画在西方:66幅海外馆藏珍品
¥20.7¥58.0 -
数码摄影用光和色彩从入门到精通
¥19.6¥69.0 -
艺术教育
¥8.0¥26.0 -
纯艺术--欧洲电影(原始冲动影像视觉的内在张力)
¥10.5¥29.8 -
北宋 徽宗真书墨迹-人美书谱--天卷
¥17.7¥49.0 -
中国书画题跋字典
¥21.4¥68.0 -
张大千国画精品-经典画库
¥9.1¥30.0 -
齐白石国画山水精品-经典画库
¥10.6¥30.0 -
神圣的绿洲:1948
¥20.3¥58.0 -
虚静声希-音乐品鉴的乐趣
¥13.6¥35.0 -
硬笔卷-楷书名家临帖入门
¥7.4¥13.0 -
赵孟頫书《胆巴碑》临写与创作
¥11.5¥35.0 -
齐白石山水册页精品-经典画库
¥9.1¥30.0 -
花卉图案-经典图案资料汇编
¥7.6¥22.0 -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
¥11.8¥25.0 -
在好莱坞图谋不轨:伯顿谈伯顿(八品)
¥15.9¥49.8 -
中国工艺美术史修订本
¥24.4¥58.0 -
水彩私绘堂:爱的魔法汤
¥34.3¥49.0 -
艺用造型解剖学
¥11.5¥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