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业硅生产实用技术手册

包邮工业硅生产实用技术手册

¥158.4 (8.0折) ?
1星价 ¥158.4
2星价¥158.4 定价¥19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245629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544
  • 出版时间:2020-10-01
  • 条形码:9787502456290 ; 978-7-5024-5629-0

内容简介

本书可供工业硅生产企业的生产、技术、管理及科研设计人员,工业硅生产设备制造、原材料供应及矿热炉生产其他产品的从业人员以及相关专业院校师生参考阅读。

目录

1工业硅的用途、标准及发展1.1工业硅的用途1.1.1配制合金1.1.2制作有机硅1.1.3制作多晶硅1.1.4其他用途1.2工业硅的牌号1.2.1工业硅的国家标准1.2.2工业硅的企业标准1.3我国工业硅生产的现状及展望1.3.1我国工业硅产量1.3.2我国发展工业硅行业的优势1.3.3我国工业硅行业的现状1.3.4我国工业硅生产的未来1.3.5我国工业硅行业将实现低碳、绿化、可持续发展2硅的性质2.1硅的物理性质2.2硅的化学性质2.3硅的氧化物2.3.1二氧化硅2.3.2一氧化硅2.4硅与金属的共熔体3工业硅生产的基本原理3.1工业硅生产的基本工艺路线3.2金属氧化还原的基本理论3.2.1氧化还原反应热力学3.2.2氧化还原反应动力学3.2.3选择性氧化还原反应3.3工业硅生产的基本原理3.3.1工业硅生产的基本原理3.3.2工业硅电炉中的电流、热量、温度4工业硅生产原料4.1硅石4.1.1二氧化硅的形态及性质4.1.2生产工业硅用的含氧化硅矿物4.1.3硅石质量对工业硅生产的影响4.2还原剂4.2.1还原剂种类4.2.2工业硅生产还原剂的选择要求 4.3疏松剂4.3.1疏松剂的品种4.3.2疏松剂的作用4.3.3疏松剂的使用4.4还原剂对产品质量和炉况的影响4.4.1还原剂对产品质量的影响4.4.2还原剂对炉况的影响4.4.3不同企业对还原剂的使用4.5配料计算4.5.1配料比例4.5.2配料计算4.6工业硅新型还原剂的研究4.6.1工业硅新型还原剂的实验室研究4.6.2工业硅新型还原剂的工业化生产4.6.3工业硅复合碳质还原剂用于工业硅生产的展望5工业硅生产设备5.1工业硅电炉的机械设备5.1.1炉体5.1.2炉体旋转机械5.1.3电极系统5.1.4排烟系统5.1.5配料站及上料、布料、下料系统5.1.6液压系统5.1.7冷却水系统5.1.8炉底测温装置5.1.9炉底通风冷却装置5.1.10气封系统5.1.11电极间木隔板5.2工业硅电炉的电气设备5.2.1高压设备5.2.2电炉变压器5.2.3低压配电5.2.4短网5.2.5电气控制5.2.6功率因数、电效率及热效率5.2.7操作电阻与炉料电阻的关系5.2.8功率因数补偿15.2.9低频电源6工业硅生产操作6.1科学的工艺准则6.1.1精准的碳平衡 6.1.2合理的供电制度6.1.3合适的炉料孔隙度6.1.4适宜的出炉制度6.2精心操作的核心6.2.1适宜的料层厚度和良好透气性6.2.2合理的配炭制度6.2.3适时调整配炭6.2.4适时料面操作6.2.5三相电极平衡送电6.2.6减少杂质入炉6.3精心操作的要领6.4精心操作是工业硅生产的关键6.4.1选准二次电压6.4.2精心配电操作6.4.3均匀布料6.4.4适时下料6.4.5及时正确地捣炉、加料和推料6.4.6规范化的出炉操作6.4.7炉体旋转6.4.8减少热停炉时间6.5正常炉况的标志6.6不正常炉况及其处理6.6.1炉底上涨6.6.2料面透气性变坏6.6.3形成刺火6.6.4电极插入过深6.6.5电炉中心三角区下料过快6.6.6还原剂不足6.6.7还原剂过剩6.6.8电极过短6.6.9电极过长6.6.10电极事故处理6.6.11其他异常炉况和事故的处理7富氧底吹精炼工业硅7.1工业硅中杂质来源和性质7.2传统工业硅精炼方法7.2.1通气法精炼7.2.2熔剂精炼7.3实例:富氧底吹精炼工业硅的实践7.3.1富氧底吹精炼7.3.2主要设备及原材料 7.3.3试验方案及工艺流程7.3.4试验工艺7.4试验结果分析7.4.1试验数据7.4.2结果分析7.5小结8工业硅电炉的设计计算8.1国内外工业硅电炉的发展概况8.1.1我国工业硅电炉的发展8.1.2国外工业硅电炉的发展8.2中国特色的工业硅电炉8.2.1容量利用率高8.2.2电极直径决定容量大小8.2.3电极几何参数要根据实际使用的有功功率8.3工业硅电炉的设计计算8.3.1工业硅电炉生产能力计算8.3.2工业硅电炉设计计算程序8.3.3电气参数计算8.3.4工业硅电炉变压器确定8.4工业硅电炉设计计算程序案例9工业硅生产的辅助设备9.1炉口操作设备9.1.1单功能直轨行走式捣炉机9.1.2单功能直轨行走式加料机9.1.3自由行走式加料拨料捣炉机9.2电炉炉前设备9.2.1开堵炉口设备9.2.2出炉口挡板和扒渣护屏9.2.3铁水包、渣盘及牵引设备9.2.4浇铸机10工业硅生产的环境保护10.1工业硅生产环境保护的发展简史10.2工业硅生产的“三废”及治理10.2.1废气的产生及治理10.2.2废水的产生及治理10.2.3废渣的产生及处理10.3工业硅生产污染物排放限值 10.4工业硅企业噪声控制限值11工业硅生产烟气的综合治理11.1工业硅生产烟气的物理净化——除尘11.1.1治理依据11.1.2电炉烟气量11.1.3电炉烟气特性11.1.4电炉烟气除尘11.1.5其他烟气除尘11.1.6烟尘的回收和利用11.1.7工业硅电炉烟气除尘案例——30MV·A半封闭工业硅电炉烟气除尘与回收11.2工业硅生产烟气的化学净化——脱硫脱硝11.2.1硫、硝的来源11.2.2脱硫方法11.2.3脱硝方法11.2.4脱硫设计12工业硅电炉烟气余热利用12.1工业硅电炉烟气余热利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2.2工业硅电炉烟气余热利用的工艺流程12.2.1工业硅电炉的烟气流程12.2.2余热利用系统的烟气工艺流程12.2.3余热发电热力系统的工艺方案12.3工业硅电炉烟气余热利用的主要设备12.3.1余热锅炉12.3.2汽轮机和发电机12.4工业硅电炉烟气余热利用案例12.4.1装机方案确定12.4.2主要设备12.4.3各车间布置12.4.4冷却水系统12.4.5化学水处理系统12.4.6电站接入系统12.4.7电气及自动化12.4.8主要技术参数12.4.9经济效益13工业硅生产的副产品——微硅粉利用 13.1微硅粉生成13.2微硅粉性质13.3微硅粉利用13.3.1微硅粉在建筑行业的利用13.3.2微硅粉在耐火材料的利用13.3.3微硅粉在油漆、涂料行业的利用13.3.4微硅粉在橡胶行业的利用13.3.5微硅粉在陶瓷行业的利用13.3.6微硅粉在保温材料的利用13.3.7微硅粉在农业的利用14职业卫生和安全生产14.1工业硅生产环境中的危害及其防治14.1.1高温14.1.2紫外线辐射14.1.3噪声14.1.4粉尘14.1.5易爆、有害物14.2工业硅生产的安全注意事项14.2.1安全知识14.2.2主要岗位的安全规程14.3工业硅安全生产规范15工业硅生产企业的清洁生产15.1清洁生产基本概念15.1.1联合国对清洁生产定义15.1.2我国对清洁生产定义15.1.3我国清洁生产评价体系15.1.4清洁生产的主要内容15.2开展清洁生产的重要意义15.2.1生产全过程控制15.2.2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15.2.3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15.2.4清洁生产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战略15.3工业硅清洁生产技术的应用及面临的问题15.3.1工业硅生产无废水 15.3.2工业硅清洁生产的关键是高温烟气的治理15.4实施清洁生产审核的案例分析16工业硅生产质量检验16.1外观质量检验16.1.1原材料外观质量检验16.1.2工业硅外观质量检验16.2内在质量检验16.2.1取样、制样16.2.2化学分析16.3工业硅生产中质量检验结果准确度的控制和保证32617工业硅工厂设计17.1工厂总体设计17.1.1设计工作的任务17.1.2总体设计及其阶段17.2厂址选择17.3工厂总平面设计17.3.1总平面设计主要设计原则17.3.2对总平面布置的具体要求17.4工业硅电炉车间设计17.4.1产品方案及生产规模17.4.2工艺流程17.4.3主要原料技术条件17.4.4主要设备选择17.4.5车间组成及工艺布置17.4.6车间主要设计参数17.4.7车间总体技术装备17.4.8车间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8工业硅生产的技术经济分析18.1工业硅生产的技术经济指标18.1.1产量18.1.2品级率18.1.3原材料和电能单耗18.1.4硅的回收率18.1.5平均负荷18.1.6电炉作业率18.1.7成本18.1.8利润18.1.9资金利润率 18.1.10资金利税率18.2工业硅产品的成本构成18.3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途径18.3.1增加产量18.3.2提高产品质量18.3.3降低原材料和电极消耗18.3.4降低电费18.3.5提高装备水平18.3.6烟气余热利用18.3.7副产品的综合利用部分优秀论文选编A1.1优级工业硅的生产A1.1.1引言A1.1.2精料入炉是生产优质工业硅的**基础A1.1.3精心设计是生产优质工业硅的主要保障A1.1.4精心操作是生产优质工业硅的决定关键A1.1.5炉外精炼A1.1.6结论参考文献A1.2工业硅电炉炉底上涨的原因分析和预防治理措施A1.2.1引言A1.2.2工业硅生产的基本原理A1.2.3工业硅生产时炉底上涨的原因分析A1.2.4预防及治理工业硅电炉炉底上涨的措施A1.2.5结论参考文献A1.3工业硅生产的新常态A1.3.1电炉大型化A1.3.2余热利用资源再生A1.3.3无木炭生产和新型还原剂的研发A1.3.4电炉烟气的净化:除尘、脱硫、脱硝A1.3.5结论参考文献A1.4大型工业硅电炉的技术优势和装备特点A1.4.1引言A1.4.2大型工业硅电炉的技术优势 A1.4.3大型工业硅电炉的装备特点参考文献A1.530MV·A工业硅电炉的机械设备A1.5.1炉体A1.5.2旋转机构A1.5.3电极系统A1.5.4排烟系统A1.5.5炉顶布料加料系统A1.5.6液压系统A1.5.7冷却水系统A1.5.8炉底测温装置A1.5.9炉底通风冷却装置A1.5.10气封系统A1.5.11电极间木隔板A1.5.12电弧烧穿器A1.630MV·A工业硅电炉直接电烘开炉A1.6.1引言A1.6.230MV·A工业硅电炉的主要技术参数A1.6.3开炉的**条件A1.6.4开炉前的准备A1.6.5电烘A1.6.6投料A1.6.7出炉A1.6.8结论参考文献A1.7全封闭硅铁和工业硅电炉的可行性研究A1.7.1引言A1.7.2硅铁及工业硅电炉全封闭的必要性A1.7.3硅铁和工业硅全封闭生产在技术上的可行性实践A1.7.4全封闭硅铁和工业硅电炉在经济上的优势A1.7.5结语参考文献附录附录1工业硅国家标准(GBT2881—2014)附录2工业硅安全生产规范(YST1185—2017)附录3铁合金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6—2012)附录4工业硅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31338—2014)附录5清洁生产标准钢铁行业(铁合金)(HJ470—2009)附录6常用耐火材料、隔热材料及其辅助材料的物理参数附录7铁合金厂用水及水的硬度附录8各种能源折算标准煤的系数表附录9常用法定计量单位附录10元素周期表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唐琳,男,汉族,1939年3月生,高级工程师。1961年毕业于武汉钢铁学院钢铁冶金系,曾任水利部丹江口铁合金厂总工程师。中国金属学会铁合金分会理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资深专家,四川省铁合金工业协会顾问。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著作有:1.铁合金生产节能及精炼技术,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2.镍铁冶金技术及设备,冶金工业出版社,2010;3.工业硅生产工艺及设备,四川大学出版社,2014.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