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天下1:明清对外战略史事

天下1:明清对外战略史事

1星价 ¥41.4 (6.0折)
2星价¥41.4 定价¥6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267098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1cm
  • 页数:16,399页
  • 出版时间:2020-11-01
  • 条形码:9787542670984 ; 978-7-5426-7098-4

本书特色

● 全球史视角,细看历史大转折 作者以人文史家的敏锐,对影响中国历史走向的诸多拐点格外留意。从中国社会的传统路径看,明清时期的政治运作模式为什么一旦遭遇全球化的冲击,就明显呈现东西方“大分流”的趋势并逐渐落后于西方?作者将明清中国置于全球史的大背景下,分析其鲜为人知的原因。 ● 中国-日本-欧洲跨文明体对照,更广阔视角看明清史 以外交史为视角,彰显同时段不同文明体处理同一事件的不同方式,可见跨文明交往的融合与碰撞,以及巨大差异路径下的种种调适和龃龉,甚至近看东南亚诸邦在东西方文明冲击下的生存法则。作者打破封闭的体系,从更广阔的视角看明清的历史。 ● 反思华夏边缘,洞彻王朝对外战略的核心 从天下视角反观地缘政治格局,揭示王朝核心战略始终锁定在北方原因;反思同属华夏边缘,但陆地和海洋的战略意义在传统治理逻辑中地位悬殊的深刻性。 ● 回看“忽必烈的事业”,窥测文明互动的阵痛与共生困境 以古见今,从忽必烈的未竟事业看文明互动的调适与阵痛。明清时期中国与世界的相遇,虽不乏融合与调适,但*终的失败既源于中国的内生困境,也在于人类社会在全球化过程中所面对的共同难题。 ● 打破学科壁垒,多学科视角反思,从旧史料读出新问题 视角新颖,尤其擅长从旧史料读出新问题,在外交史、政治史、思想史等领域穿梭,交叉采用地缘政治学、知识社会学、国际关系学等领域的方法,层层梳理小事件背后的风云诡谲。 ● 史家之思,作家之文,轻松读懂外交史中的明清王朝 每一篇文章都从讲述一个小小的历史故事开始,以独特的分析方法进行全新的解读,具有思想冲击力,且文笔流畅优美。因此,不必正襟危坐,床头桌边,随手翻阅。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上下两部分, **部分处理大明帝国的海洋政策, 重点在其对待南中国海—印度洋区域的战略决策与布局 ; 下篇处理大清帝国对待蒙古诸部落及俄罗斯帝国的态度, 梳理大陆板块的地缘格局。两部分都是在作者提出的“双重三角关系”的多边互动框架中展开叙事, 在这一框架中探讨帝国对外战略的决策制定过程及其背后的制度与知识基础, 并试图理解这一决策过程中的权力、文化与心理机制。

目录

引言 中国问题与本土理论 绪论 近代究竟意味着什么 上篇 海洋的世纪 南中国海与明朝的海洋战略 明初国际秩序的构想 “朝贡贸易”体制是如何失败的 怀柔政策与外交困境 防内才是明朝禁海政策的真正意图 世界市场的兴起与儒家官僚的应对 敌国的制造 丰臣秀吉的挑战 差序格局与华夷秩序 附录一:近邻、敌国与镜像关系 附录二:“中国的冲击”与日本的认知 想象异域的方式——以《三宝太监下西洋记》为中心 明朝对佛郎机的认知与想象 早期葡萄牙人是如何认知与想象中国的 驶向东方的航程 葡萄牙的对华战略 贸易与战争的逻辑 远东海权争夺战 边缘力量何以无法改变帝国决策 帝国战略重心为何锁定在北部 “忽必烈的事业” 下篇 陆地的冲撞 俄罗斯对西伯利亚的征服改变了世界格局 哥萨克闯到了大清国的门口 黑龙江的争夺 点燃战火的那根导线 大清国的心魔 战争为何会成为帝国的对话方式 雅克萨,一场奇怪的围城战 决定外贝加尔命运的战争 国际关系中的谣言与战争 外贝加尔的争夺 尼布楚城下之盟 大清是如何错过国际法的 大清在中亚的争战 大清为什么会采取主动的外交攻势 大清是如何理解自由贸易的 朝贡体制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为什么“天下主义”无法引领国际社会—— 一个粗略的成本核算 战略决策中的知识基础—— 划界谈判中大清为何没有自己的地理学家 一般性知识缺失是大清对外战略中的致命伤 结语 帝国的困境
展开全部

节选

远东海权争夺战 世界近代史为何由欧洲主导而非中华帝国?这一问题几乎成为所有现代史家、社会思想家们的考题,全球史、区域史以及一般近代通史都在试图回答这一问题。尤其是随着后殖民理论的兴起,历史上中华帝国的强大形象慢慢浮现,这一问题也就更具挑战性。它不仅涉及 对西方中心主义的反思与批判,也触及东方世界的民族情感与自我定位,当然,它更触及人类的自我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如何规划未来世界的某种思想资源的重新梳理。 《葡萄牙帝国在亚洲:1500—1700》一书强调,葡萄牙人在亚洲创造的贸易繁荣,并非凭借他们自己的意志完成,而是“受惠于在很大程度上不受葡萄牙人控制的环境”。也就是说,作为外来者与陌生人,他们所进入的“主场”并非依据他们的意志自由塑造的。相反, 作为“客方”的他们多少受制于主场规则——“中国海的不稳定形势起初就阻碍过他们在这一贸易中获得实质性的利益,直到倭寇危机被解决了之后(葡萄牙人充其量只在其中起到了边缘作用),他们才收获贸易的回报”。换言之,葡萄牙之所以能在东方世界中立足并获利丰厚,与其说是他们“殖民”的结果,不如说是东方世界为他们创造的机会。由此,作者提出“伟大的远东转向”这一说辞,认为中国和日本沿海政治形势的变化,为西方世界打开了大门,推而广之,则可以说,近代以来西方的崛起,从根本上说是东方世界丧失了主导权的产物。 “东方主场” 如果这一说法成立,则历史学要追溯的是:“老牌的”海洋帝国究竟拥有怎样的海洋意识? 16—18 世纪的“东方主场”,究竟又发生了什么? 不可否认的是,近代以前的中华帝国曾经主导过亚洲大陆及海洋,日本讲谈社出版的“中国的历史”系列中,由上田信所撰写的明清部分,就使用了《海与帝国》这个书名,“海洋帝国”之名几乎走红。*近出版的欧阳泰《1661,决战热兰遮》更是热闹,这本书有一个煽情的副标题“中国对西方的**次胜利”。欧阳泰是美国哈佛学派中著名的叙事史学大家史景迁的弟子,这本书亦继承了史景迁叙事史学的特长。尽管“热兰遮之战”根本说不上东西方的**次战争,也说不上中国对西方的**次胜利(早在此前,中国与葡萄牙有过多次交手,且一直都是中方胜出,1521年屯门之战、1523年西草湾之战、1548年朱纨发动的双屿港之战及1549年走马溪之战,欧阳泰书中只略提一句),但通过欧阳泰的描述,我们至少可以得出某种认知,那就是,至少就明清之际而言,中国海洋军事力量对于欧洲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当时中国洋面仅国姓爷的海军人数就达15万之众,是当时亚洲*强大的军队,人数比当时的荷兰海军多出10倍。 欧阳泰说:“1661至1668年间的中荷战争,是欧洲与中国的**场战争,也曾是欧洲与中国军队之间意义*重大的一场武装冲突,此一地位直到两百年后,才被鸦片战争所取代。”在《1661,决战热兰遮》中,欧阳泰还描述了福建海商的伟大事业: 这些福建商人每到一个地方,就在当地建造住宅与寺庙,许多人也选择在海外定居下来。在1500至1945年的欧洲殖民期间,住在亚洲海外的闽人比欧洲人还多。实际上,即便在欧洲殖民地里,闽人也比欧洲人还多……郑芝龙的一个舅舅就住在葡萄牙殖民地澳门,距离福建约一个星期的航程。郑芝龙到了澳门后与他同住。 华侨与海洋贸易史家王赓武曾将中华帝国海洋力量的消长划分为四个阶段,他认为,至少在第四阶段(1368年之后),中国已经具备在国内外取得贸易繁荣的几乎所有前提条件:国内需要发展海上贸易;资金盈余,可以用于风险投资;借贷和金融机构已经确立,虽然还缺乏保护措施;航海技术先进,政局稳定;等等。 ......

作者简介

邓文初 历史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历史研究所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民国史、近代思想史等。具有文学、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背景,著有《历史学家的作坊》等多部学术作品,主编史学评论文集《历史在此转向》。笔下文章,多兼顾学术与现实,文字诗意而不失哲理,思想明晰而多有原创。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