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旗下的长安:一位美国记者眼中的晚清中华帝国

龙旗下的长安:一位美国记者眼中的晚清中华帝国

1星价 ¥38.4 (5.5折)
2星价¥38.4 定价¥69.8
图文详情
  • ISBN:978722413261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37
  • 出版时间:2020-08-01
  • 条形码:9787224132618 ; 978-7-224-13261-8

本书特色

19世纪初,美国记者眼中的“龙旗飘扬之地” 腐朽中的庄严 混乱中的秩序晚清中华帝国社会的细微脉络*官员、平民、士兵、商人、传教士、僧侣…… 描绘被忽略的底层生活细节

内容简介

19世纪末20世纪初,陕西关中一带遭遇了一场持续数年的大旱灾,长安城四周数百里以内几乎人烟断绝。美国《基督教先驱报》为此筹集了一批善款赈灾,1902年,美国学者弗朗西斯?亨利?尼科尔斯受《基督教先驱报》委托,前来考察赈灾款项的发放情况。 尼科尔斯从天津入境,经北京、保定、太原、灵石、介休,渡过黄河进入潼关,再入长安城。尼科尔斯在长安居住了两个月,游览各地、拜访各界名人,并将此行的见闻记录下来,很终成书《龙旗下的长安》。 本书以一个美国记者的视角,以百年前长安城的见闻为切入点,真实记录了正处于时代变革时期的中国社会细节,涉及官员、平民、士兵、商人等社会各个阶层。

目录

译者的话
**章 启程
第二章 从北京到保定
第三章 穿越直隶
第四章 越过山西的长城
第五章 荒芜大地
第六章 抵达太原
第七章 尧舜之地
第八章 成吉思汗兵败之地
第九章 潼关与黄河
第十章 陕西人——古老的民族
第十一章 为官之道
第十二章 西安与西安人(上)
第十三章 西安与西安人(下)
第十四章 光绪皇帝逃亡的岁月
第十五章 陕西的饥荒
第十六章 西安周边景况
第十七章 陕西的碑刻
第十八章 穿越秦岭
第十九章 汉江上
第二十章 船过湖北
展开全部

节选

  《龙旗下的长安:一位美国记者眼中的晚清中华帝国》:  启程  中国西北有一个省份叫作陕西。英格兰和苏格兰加起来的面积也比不过陕西。陕西有近800万人口,是一座古老偏僻的省份,以至于谁都不知其源头,就连北京人在谈到陕西时,都好像在说一个外国的地方。  西安是陕西的省会城市。八国联军占领北京的时候,为了免遭联军亵渎,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曾流亡西安避难。在外国人看来,陕西是一块神秘之地,是中国文明的发源地,到现在还恪守古老的传统。迄今为止,很少有外国人涉足陕西。到北京后,我多方搜集陕西地区的资料。大多数资料显示,这个地方对外国人充满敌意,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信息。  陕西遭受饥荒后,《基督教先驱报》在纽约为灾民募捐了一笔赈灾款,要汇给陕西唯一的传教士。而我作为这笔赈灾款的代理人,受委派到陕西核实赈灾情况并发回报告。我原以为在从北京到内地的行程中我能搜集到足够的信息,结果发现自己大错特错。北京到西安的750英里路程几乎像从西方到远东那样遥远。按路程测算,西安到中国沿海地区的距离,大约和到纽约一样远。陕西发生饥荒,京城官员获知消息的速度,并没有比驻华盛顿特使伍廷芳更快。美国公民可以从伍那儿得到和北京一样的信息,但是关于灾害的具体细节,双方都是一无所知。在北京逗留的两日,让我坚定了一个信念,想要弄清楚陕西饥荒的真实情况,我必须前往西安。  此行要穿越山西省,约有300英里路程。山西省到处有义和团和仇视外国人的民众。在那里被杀掉的传教士的人数,超过中国其他18个省份中的任何一个。我完全知道此行是多么危险。  很多中国人觉得,我去陕西无异于自杀。即使是非常勇敢的人,面对他们描述的巨大危险,面对那些无法克服的困难,也不得不选择放弃。但我选择忽视这些警告,说服自己相信不会发生被迫迎战的状况。如果不进行自我催眠,那这趟旅程将只剩下艰险重重,我没有那么勇敢。  好在联军从北京撤出之前,中国政府承诺保护外国人在中国旅行时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我不会把事情往坏处想,相信中国人会履行他们的承诺。  我并没有后悔自己的决定。如果想要中国人善待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不要怀疑他们。后来穿越中华帝国心脏的1500英里的旅行经验使我确信,若非证据确凿,请不要觉得中国人不可信。而我现在首先要做的,是拿到合法的通行证。这样我才能受到沿途各省政府的保护。  一个下午,我乘坐轿子从北京的街道穿过,在美国公使馆秘书威廉姆斯先生的陪同下,去会见政府的首脑人物庆亲王,与其商谈护照事宜。在这个特殊的下午,一场沙尘暴席卷而来。中国的沙尘暴铺天盖地,强而有力,变化多端。在万里无云的天空,风既不强劲也不猛烈,席卷着沙粒组成的云盘旋而起,征服一切。没有人知道沙子来自哪里。有一种理论说,沙子来源于戈壁沙漠,它们颜色呈铅灰色,它们无处不在。蒙古人的脸上、绿色的宫殿屋顶、使官的高礼帽上甚至阳光本身,都被蒙上了一层灰色。老百姓都在揉被沙尘迷住的眼睛,躲藏在古老的墙壁后面。沙尘穿透所有地方,使所有美好的事物都黯然无光,新的变成旧的,旧的变得更旧。它不会衰弱,只会更强劲,迫使地球上的人们像戴着墨镜去看阳光。  我们的轿子穿越沙尘,摇摇晃晃,一个半小时后,砰的一声落在一座大门前。门前有中国士兵守卫。  一名军官带领我们穿过石头庭院,来到一问大厅。庆亲王正站在那里迎候我们。他带我们走到后屋,在一张小桌子前落座,他坐在我和威廉姆斯中间。一名仆人端上来三杯茶和一小盘点心。  庆亲王是满族人,同时也是皇帝的叔叔,地位尊崇,几乎是中国政府里*显赫的人物。他掌管很多衙门,拥有大量的封号,并担任外务大臣。他在外务部做了大量工作,使外务部应对复杂谈判等方面的能力有所提升,这些谈判虽维护了中国的领土完整,但也让中国支付了大量赔款。谈判期间,李鸿章是唯一一个留守北京的重量级人物。因为他身体状况不佳,庆亲王只好单枪匹马,与整个西方世界的外交力量作战。  庆亲王大约65岁,中等身材,肩膀略微向前佝偻。他须发皆白,眼窝深陷,但眼神敏锐,额头较高,嘴唇薄而扁平。在礼貌地寒暄后,威廉姆斯向庆亲王表达了我想要前往西安的愿望,并解释了此行的目的。庆亲王微笑着表示赞同,并命令他的幕僚拿来名帖盒,从盒子里拿出一张红色纸片。  “这是我的名帖,”他说,“它可以使你在中国任何地方得到充分的保护和帮助。我很少把名帖送人,但是美国人关心我们的饥民,我才把它送给你。”名帖并不像公函的外观那样令人难忘。名帖大约10英寸长,3英寸宽。一面刻着他名字里的三个字,没有任何修饰,很容易被看成美国华人洗衣店的一张洗衣单。显然,从外观上并不能看出名帖的“护身符”价值。当他将名帖递给我的时候,我还担心自己会露出怀疑的表情。威廉姆斯代我向庆亲王表达了感激之情,他补充说,希望我的美国护照依旧能在中国旅行中发挥作用。  庆亲王对此完全同意。他拿起我的护照端详,告诉我英文姓名在中国毫无用处。“我会替你改个名字,”他说,“要按照《姓氏书》取名,否则是不合法的。”  当我准备离开的时候,庆亲王注意到我口袋中的柯达相机。他问我那是什么,我向他解释相机的用途。他还问我能否为他拍张照片,我说可以。他当即在庭院中间站好,阳光穿透沙尘照在了他的脸庞上。  ……

作者简介

弗朗西斯·亨利·尼科尔斯,美国记者,探险家、美国国家地理学会会员。1869年10月31日出生于纽约。1895年受聘担任纽约《基督教先驱报》记者,1901年受《基督教先驱报》派遣赴中国西安调查干旱及饥荒灾情。回到纽约后,将此行所见所闻记录成书出版,成为西方世界了解中国西北内陆状况的重要文献。1904年12月29日,尼科尔斯在考察途中病逝于西藏江孜,时年35岁。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