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中国治淮70年

新中国治淮70年

1星价 ¥19.3 (6.9折)
2星价¥19.3 定价¥2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155170628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48
  • 出版时间:2020-10-01
  • 条形码:9781551706283

内容简介

淮河是新中国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1950年10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颁布《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古老的淮河从此获得新生。70年来,广大治淮建设者和流域人民响应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始终秉持“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积极践行新时期“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励精图治、开拓进取,走出了一条人水和谐、保护与治理相结合的科学治淮之路。70年治淮实践,河流由泛滥变安澜,土地由贫瘠变富饶,人民由贫穷变小康,流域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协同走向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绘就了新中国水利发展目前的灿烂画卷。

目录

引言
一、淮河流域基本情况

二、新中国治淮历程
(一)重大决策
(二)规划历程
(三)建设历程

三、水利基础设施网络
(一)防洪除涝减灾
(二)水资源开发利用和配置
(三)农村水利水电
(四)水利信息化

四、水安全保障能力
(一)洪涝灾害防御
(二)水资源保障
(三)水环境保障
(四)水生态保障

五、管理与改革
(一)组织管理体系
(二)防汛抗旱管理
(三)水利法治建设
(四)水资源管理
(五)水生态管理
(六)河湖管理
(七)规划计划管理
(八)工程建设与管理
(九)科技创新和国际交流

六、70年治淮效益
结束语
展开全部

节选

  《新中国治淮70年》:  五、管理与改革  新中国治淮70年,始终坚持流域管理和行政区域管理、统一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健全组织管理体系,加强水利法治建设,强化涉水事务管理、规划计划管理和工程建设与管理,积极推进各项改革,确保了淮河治理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  (一)组织管理体系  1950年,成立治淮委员会,直属于中央人民政府,并在河南、安徽、江苏、山东4省设立了治淮分支机构,统一负责淮河流域治理开发与管理工作。1958年治淮委员会撤销后,各省治淮机构仍继续履行职责。1969年国务院成立治淮规划小组,1971年设立治淮规划小组办公室,1977年恢复成立治淮委员会,1990年更名为淮河水利委员会,为水利部派出的流域管理机构,在淮河流域和山东半岛区域内依法行使水行政管理职责,2002年水利部明确淮河水利委员会为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2018年,根据水利部有关流域机构改革部署,稳步推进新一轮机构改革工作,进一步优化职能、协同权责、加强监督监管。流域内地方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在所辖区域内实施管理。  (二)防汛抗旱管理  在国家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水利部领导下,淮河流域各级人民政府均建立了防汛抗旱指挥体系及办事机构,按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水旱灾害防御工作。20世纪80年代以来,防汛抗旱工作逐步形成了以行政首长责任制为核心的责任体系。2003年成立淮河防汛总指挥部,2009年更名为淮河防汛抗旱总指挥部(以下简称“淮河防总‘’),2018年,根据机构改革要求,流域各级防汛抗旱指挥体系进行了调整。  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开始建立各类防汛抗旱预案。2000年以来,流域防汛抗旱预案编制工作全面开展。国务院批复修订后的《淮河防御洪水方案》,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以下简称”国家防总‘’)批复《淮河洪水调度方案》《沂沭泗河洪水调度方案》《淮河干流水量应急调度预案》《淮河大型水库群联合调度方案》。同时,淮河防总、流域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均制定了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等总体预案,还编制了行蓄洪区运用预案等一系列专项预案,为依法防洪、科学调度提供了依据。在国家防总、水利部的统一指挥下,淮河防总与沿淮各级防汛指挥部门坚持以人为本、科学防控、精准调度,采取“拦、泄、蓄、分、行、排”等综合措施,科学应对2003年、2007年和2020年洪水,实现了由控制洪水向管理洪水的转变,洪涝灾害损失大幅减少,社会安定程度明显提高。  (三)水利法治建设  水利法治建设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部分。多年来,流域各地制定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实施办法、节约用水条例、河道管理条例等一系列地方水法规规章,适合流域域情和水情的水法规体系逐步健全,涉水各项事务管理纳入法治化轨道。水行政执法从无到有,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执法网络相继健全,执法力度持续加强,切实保障了水法规的全面贯彻实施。制定了流域边界水事协调工作规约,开展了水事矛盾隐患排查化解,建立了跨界河段(水域)区域联防联控机制,成功地处置了苏鲁边界南四湖地区及绣针河抢水争水、淮河干流豫皖边界非法采砂等事件,共建和谐平安边界,流域水事秩序持续向好。“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逐步完善,行政审批事项持续精简,办理方式更加便民高效。挂牌督办、陈年积案“清零”等执法活动持续开展,流域河湖面貌持续向好。加强依法治水、依法管水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水平和能力,增强全社会水法治观念,为推讲流域依法治水创浩良好环境。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