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汇率.流动性及金融危机的理论研究

包邮汇率.流动性及金融危机的理论研究

¥113.2 (7.6折) ?
1星价 ¥113.2
2星价¥113.2 定价¥14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35832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403
  • 出版时间:2020-12-01
  • 条形码:9787520358323 ; 978-7-5203-5832-3

内容简介

近二三十年是金融危机爆发很为频繁的几十年,特别2008年的靠前金融危机更是百年难遇的大危机。为何金融危机爆发越来越频繁?为何金融危机影响越来越大?本书既有国内对美国次贷危机的很早关注与讨论(2007年),也有对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制度条件、社会根源等方面的系统性分析与讨论,并形成了对现代金融危机的一般性理论。在本书看来,任何一次金融危机其根源在于一个社会及国家信用过度扩张,或一个国家的信用创造远远超出实体经济的需求,使市场的流动性泛滥、跨境资金全面快速进出,从而全面推高各种资产价格(如股市及楼市价格等),或让资产价格远远偏离其价值。而一个国家的信用过度扩张,不仅在于当事人可以把其过度使用现代金融体系的成本转移给社会及未来人承担的动机激励,也在于现代金融理论存在严重的缺陷。本书对这些问题及现代金融理论缺陷进行全面系统的讨论与分析,建构了自己的理论框架。

目录

**编 流动性与金融危机
1 美国次贷危机的流动性传导机制的金融分析
1.1 前言
1.2 文献综述
1.3 美国金融危机前的流动性过剩、流动性泛滥及后果
1.4 美国“影子银行”的流动性传导机制
1.5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从流动性过剩到流动性突然消失
1.6 美国政府救市及对中国金融市场改革的启示
2 “影子银行体系”信贷危机的金融分析
2.1 前言
2.2 “影子银行”的定义及产生背景
2.3 “影子银行体系”的运作机制与实质
2.4 “影子银行体系”的崩溃及原因
2.5 “影子银行”崩溃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启示
3 美国次贷危机的信用扩张过度的金融分析
3.1 前言
3.2 美国次贷危机的根源何在?为什么不是全球经济失衡呢
3.3 信用扩张过度是金融体系不稳定性的根源
3.4 信用扩张过度的类型及表现形式
3.5 美国信用扩张过度的新形式及整个金融体系崩溃
3.6 结论与对中国金融政策的含义
4 美国次贷危机的根源、实质及反思
4.1 前言
4.2 对美国次贷危机起源的观点综述
4.3 美国次贷危机是一连串事件的结果
4.4 “影子银行”及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的新态势
4.5 次贷危机的实质及反思
5 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退出的市场不确定性效应
5.1 前言
5.2 美国QE不退出的市场不确定效应
5.3 QE退出为何会导致市场巨大的不确定性
5.4 美国QE退出的实质及退出的不确定性
5.5 QE退出加大新兴市场不确定性及中国市场面临的风险
5.6 小结
6 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的经济分析
6.1 前言
6.2 OE退出为何会对市场产生巨大的影响:美国货币政策的国际化
6.3 QE变动为何会对市场产生巨大的影响:现代金融市场发生了质的变化
6.4 关联储QE实施5年的效果
6.5 关联储QE退出的决定因素
6.6 QE退出可能的路径及方式
6.7 美国QE退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与冲击
7 “安倍经济学”效果及影响的理论分析
7.1 前言:“安倍经济学”的由来
7.2 “安倍经济学”的目的
……

第二编 金融市场震荡与监管
第三编 汇率及制度改革
第四编 融资及香港金融市场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易宪容,现任职务为青岛财富管理研究院和青岛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制度经济学、现代金融理论、中国金融、国际金融、房地产金融理论、金融科技等。著有《现代合约经济学导论》《交易行为与合约选择》《现代金融理论前沿》《行为金融学》等30多本著作;译著有《经济解释》《佃农理论》《现代合约理论》等。在《管理世界》《世界经济》《金融研究》等海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其中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在海内外财经媒体发表经济评论1万多篇;主持和参与多次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香港金融管理局、亚洲开发银行、香港大学等多项重大研究课题;曾获中国社科院优秀决策信息对策研究类一等奖等多项奖励;曾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多所大学EMBA导师。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