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6714095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05
- 出版时间:2020-12-01
- 条形码:9787567140950 ; 978-7-5671-4095-0
内容简介
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些解读和阐释,主要关注“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生态安全观、时代新人观,以及关于农民主体性、经济优选化等,特别是有多篇文章聚焦了党带领中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从“以人民为中心”的坚持、时代新人的淬炼、爱国主义精神的弘扬等,展现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上海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相关理论的研究和探索,显示了学术旨趣和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相关理论的研究深度和关注,分别不同篇章,从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理论建设等方面做了相关研究。
目录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唯一路径
习近平“人民中心”思维取向研究
习近平关于经济全球化重要论述的三重逻辑
习近平生态安全观解读
习近平关于农民主体性的重要论述和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实践与思考
试论习近平时代新人观的辩证思维特质
新时代解决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五大路径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探析
新时代消费文化与文化自信建设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学习制度建设初探
下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解析
意识形态安全视域中的“联动”与“变异”现象辩微
从青少年心理特征看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
论消费主义思潮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消极影响及对策
《老子》的生态智慧及其现代价值
新时代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困境与对策研究——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贯彻“三进”为视角
互联网思维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探索与创新
后记
节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探索》: 二、遵循主体间性,建构交往理性,形成网络舆论引导的统一战线 网络舆论引导就是通过话语再生产,引导方与被引导方之间进行充分的信息沟通和话语交流,把被引导方引导到主流意识形态上来,从而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因此它涉及引导方和被引导方,也就是涉及引导方即引导主体和被引导方即引导客体。但是在网络上由于被引导方不仅是话语的消费者,而且是话语的生产者,成为舆论的生产消费者(prosumer),因此就不能再将其只看作对象化的客体了,而是要把其看作与自己平等的主体,也就是说引导者与被引导者形成了“主体一主体”的结构,这就是主体间性结构。所谓主体间性,具体地说,就是指各主体之间通过平等自由的交往、对话等所形成的理解性、共识性与和谐共处性。它是对“主体一客体”对立关系的扬弃和超越,形成的是“主体一主体”对等范式,处于共同体的人与人之间真正形成平等自由关系,相互理解与相互尊重,无话语霸权和个人中心,*终实现主体之间的共识与合作乃至行动。由此可见,主体间性不再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作是对立的,给予每个人以尊重和尊严,而且各个主体都有自己的反思与判断能力,具有非同一性。“根据主体间性,自我能够和另一个自我相认同,但不放弃他和他人之间的非同一性。”正是由于这种交互性、平等性、共识性与和谐共处性,才有可能把异化的话语、与主流意识形态不同一的话语引导到主流意识形态上来。主体间性要求在具体的引导过程中,引导双方都要有宽容、容忍的精神。舆论引导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引导方与被引导方的对话。真正的对话双方都要有宽容的精神。“对话*低的要求便是容忍,如果互相不能容忍,就无法对话。只是容忍不行,还要接受对方的存在。只有接受对方的存在才可能发展尊重,有了尊重才有可能互相参照,能够互相参照才能互相学习,这个过程非常艰巨。通过容忍,通过承认,互相尊重,互相参照,互相学习,这种心态本身非常重要的。”通过对话得出的共识是建立在反思平衡基础上的,即“它的证明是一种许多想法的相互印证与支持,是所有观念都融为一种前后一致的体系”。也就是说,在网络舆论引导中,引导各方都必须根据情境不断地对自我进行动态修正。要让步,改变固化的自我,让步常常就是进步。舆论引导的结果本身是各方相互妥协、协商、宽容的结果,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平等性,才能*大限度地把与主流意识形态不一的想法、话语引导到主流意识形态上来。 此外,在网络舆论引导时建构交往理性对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具有重要价值。何为交往理性?交往理性是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重要构件。它是为了确保人们之间的合法合理的交流沟通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新理性,它的本质就是一种话语再生产。这与舆论引导具有同构性,舆论引导实际上也是话语再生产,是人们之间通过理性的交流与沟通而得以实施的。为了做到理性交流,它要超越引导者视被引导者为手段的工具理性。而交往理性恰恰又是超越了之前的只把理性作为手段的工具理性,哈贝马斯说:“这一概念是在公众的质疑声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是对理性被扭曲为认识——工具理性的反驳。”“这种交往理性概念的内涵可以还原为论证话语在不受强制的前提下达成共识这样一种核心经验,其中,不同的参与者克服掉了他们*初的那些纯粹主观的观念,同时,为了共同的合理信念而确立起了客观世界的同一性及其生活语境的主体间性。”也就是说交往理性克服了工具理性的手段性、功利性,呈现出一种在无偏见、无霸权的交往行为下,各交往互动的平等主体之间以事实性、真理性为圭臬而达成共识的新理性,共识是其核心。当然这种共识是在交往行为中达成的。所谓“交往行为概念所涉及到的是至少两个以上具有言语和行为能力的主体之间的互动,这些主体使用(口头的或口头之外的手段),建立起一种人际关系。行为者通过语境寻求沟通,以便在相互谅解的基础上把他们的行为计划和行为协调起来。” ……
-
(平装)二战战史
¥12.7¥45.0 -
民众政府
¥9.8¥25.0 -
中华民国外交史(1911-1921)
¥18.6¥58.0 -
走向海洋
¥16.5¥59.8 -
行省制度研究
¥11.2¥30.0 -
走向海洋(八品)
¥17.1¥59.8 -
邓小平文集-(一九四九-一九七四年)-上卷
¥17.3¥51.0 -
毛泽东选集(全四册)
¥82.9¥97.5 -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12.4¥19.0 -
共产党宣言
¥7.9¥19.8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回忆录
¥13.2¥38.0 -
大国的博弈-改变世界的一百八十天
¥10.9¥32.0 -
中国的战争行为
¥14.7¥42.0 -
决战华东-华东解放战争实录
¥16.3¥45.0 -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历史的地理枢纽
¥10.6¥16.0 -
马克思主义:赞成与反对
¥11.5¥35.0 -
朱镕基讲话实录-第四卷
¥14.2¥49.0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29.4¥49.0 -
新政治科学
¥9.8¥26.0 -
唯一的希望:在中国独生子女政策下成年
¥24.5¥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