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20013544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70
- 出版时间:2021-01-01
- 条形码:9787200135442 ; 978-7-200-13544-2
本书特色
在本书中,米景扬先生饱含深情地回忆童年记忆中的北京城,娓娓道来的老北京风物人情引人入胜;他畅谈中国传统书画,勾画了一幅墨气氤氲的艺术图卷;他追忆荣宝斋风雨40多年中难以忘怀的人与事,记录了这家百年老店的兴衰荣辱。这里既有奇人异事,又有名人轶事,还有许多凡人小事,他们在这个“舞台”上“出将入相”,反映了各自的“风光”。 米先生在荣宝斋的40余年,是荣宝斋对内大力保留传统艺术,对外积极传播中华文化的40余年。那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向计划经济转变的时代,他亲历了计划经济下为社会主义建设而产生的多创外汇主导思想下的书画市场,也亲历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书画走向世界、拍卖市场走向繁荣的过程,他的经历就是一本活字典。——北京民俗文化和历史故事的收集者和观察者 张龙翔
内容简介
荣宝斋是中国书画艺术的一面旗帜,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园地。米景扬先生在40余年的荣宝斋生涯里,见证了木版水印技术的发展与成熟,参与了中国珍贵古画的临摹与复制,率领过中国书画界访问团对外文化交流,负责过大量外宾参观荣宝斋时的接待任务,还是**批参与和开发中国拍卖业的代表人物。作者在与米景扬20余次访谈中积累的数十小时音视频素材、数十万字整理材料的基础上,选择以**人称来完成的一部口述作品。全书以米景扬的人生历程为主线,由青少年时代、走进荣宝斋、难忘的十年、改革开放后的荣宝斋以及接触过的27位人物记事、退休生活等六大部分组成,穿插有收藏界各种活动和趣闻、众多著名美术家轶事,也不失为一部荣宝斋百年巨变的别史。
目录
前 言/ 001
**部分 青少年时代/ 001
一、我的家庭/ 003
二、我的祖父/ 004
三、我的父亲母亲/ 007
四、我的兄弟姐妹/ 011
五、青山居玉器行/ 013
六、花市花儿甲天下/ 024
七、北羊市口/ 027
八、厂甸儿与火神庙/ 043
九、蟠桃宫/ 053
十、抗日战争时期/ 055
十一、解放战争时期的崇文门内/ 058
十二、公私合营/ 062
十三、过年习俗/ 064
十四、从花市走出来的名人和大师/ 066
十五、花市民谣/ 067
十六、听评书/ 068
十七、北京的高级三轮车夫/ 071
十八、上学/ 073
第二部分 走进荣宝斋/ 081
一、南纸店/ 083
二、新生的荣宝斋/ 096
三、初入荣宝斋/ 103
四、编辑室/ 107
五、资料室/ 111
六、木版水印/ 113
七、荣宝斋临摹古画以及社会影响/ 126
八、初学描线/ 133
九、裱画/ 136
十、侯恺经理/ 140
十一、“反右”运动/ 145
十二、大炼钢铁/ 147
十三、荣宝斋接待工作/ 148
十四、普选/ 155
十五、1959年发生的故事/ 157
十六、昌平种树/ 162
十七、1963年收《苕溪诗》/ 165
十八、许麟庐与“和平画店”/ 168
十九、董寿平/ 171
二十、徐之谦/ 176
二十一、姚为言/ 180
二十二、**次贵州“四清”/ 183
二十三、1965年发生的事情/ 186
二十四、第二次安阳“四清”/ 188
二十五、年轻时买的几张字画/ 193
第三部分 难忘的十年/ 199
一、“文革”初期的荣宝斋/ 201
二、结婚/ 209
三、参与筹办毛泽东著作出版成就展和文物南迁/ 210
四、**次到干校/ 212
五、干校回来后/ 214
六、中日**次笔会/ 219
七、四幅大画的命运/ 223
八、清理查抄物资/ 229
九、怡亲王宝/ 230
第四部分 改革开放后的荣宝斋/ 231
一、搞鉴定/ 233
二、定价/ 242
三、1977年以后的荣宝斋/ 246
四、赴日收获/ 257
五、访日本和田美术馆/ 259
六、与日本的友好交往/ 261
七、寿山田黄/ 263
八、复制《江山如此多娇》/ 268
九、中国**次艺术品拍卖/ 270
十、参加拍卖的技巧/ 272
十一、荣宝斋拍卖/ 274
十二、十墨山房藏墨/ 275
十三、退休/ 280
第五部分 人物篇/ 285
一、陈毅/ 287
二、郭沫若/ 288
三、康生/ 290
四、陈伯达/ 293
五、邓拓与田家英/ 294
六、赵朴初与王雪涛、亚明/ 296
七、“偷师”王雪涛/ 300
八、李可染/ 308
九、我与徐悲鸿作品的缘分/ 310
十、陈半丁/ 314
十一、张伯驹与惠孝同/ 318
十二、于非闇先生印象/ 321
十三、我所知道的吴湖帆/ 323
十四、潘天寿的《竹石双禽图》/ 325
十五、吴冠中/ 331
十六、启功与谢稚柳/ 332
十七、程十发与费新我/ 342
十八、连升三级的林散之/ 348
十九、宋文治/ 351
二十、钱松嵒/ 354
二十一、颜梅华/ 356
二十二、我所知道的黄胄/ 357
二十三、我记忆中的宋吟可、郑乃珖/ 360
二十四、刘炳森/ 363
二十五、我所知道的范曾/ 365
二十六、北派山水大师陈少梅/ 382
二十七、临摹大师冯忠莲/ 397
第六部分 退休生活/ 405
一、巧遇张大千画作/ 407
二、我收藏的陈逸飞油画/ 409
三、宋元绘画展/ 412
四、希望小学/ 413
五、交友不慎/ 415
六、张大千的一张画/ 417
七、战胜疾病/ 418
后 记/ 423
附 录 人名注释/ 425
图片目录
解放前春节期间琉璃厂露天古玩摊儿/ 002
米景扬的父亲(右)和母亲(左)/ 008
20世纪50年代崇外花市羊市口之市井情况图/ 042
自左至右依次为:米景扬、傅耕野、田润成/ 077
1950年荣宝斋新记经理侯恺(右)、副经理王仁山在店前合影/ 082
解放初期琉璃厂文化街店铺分布概况/ 095
20世纪50年代冯忠莲在临摹书画/ 107
1962年北京画舫斋书画展李鹤筹作品价目表/ 108
米景扬在创作/ 134
20世纪60年代米景扬与侯恺经理一起迎候外宾/ 142
米景扬陪同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参观荣宝斋藏品/ 151
1985年的董寿平/ 172
1960年米景扬购买国画大师王雪涛作品《荷塘戏禽图》发票/ 197
20世纪70年代中期荣宝斋鸟瞰照/ 200
20世纪60年代荣宝斋为中央首长印制的贺年片/ 205
**届总经理侯恺(右四)、书记王士之(右二),第二届总经理蔡金鹏(右六),第三届总经理龚如甲(右三),第四届总经理郜宗远(右七),第五届总经理马五一(右五)、副总经理米景扬(右一)在一起/ 232
于非闇《柱顶红》画作/ 235
米景扬(右)与延安鲁艺校友会负责人苏扬在中南海西花厅合影/ 240
米景扬在荣宝斋新年团拜会上讲话/ 247
米景扬在西武百货店中国展外留影/ 252
1979年日本西武百货店举行中国展,图为百货大楼外的宣传广告/ 253
中国**场拍卖会在上海举行。第二排左二为米景扬、第二排左三为张宗宪、第二排右二为陈逸飞/ 271
1998年退休时米景扬在荣宝斋院内留影纪念/ 281
2000年以后荣宝斋书画经营一部/ 286
自左至右依次为:王大山、蔡金鹏、赵朴初夫人、赵朴初、米景扬/ 297
1980年米景扬在西武画廊举行个展/ 303
米景扬在日本举行个展/ 303
荣宝斋付李可染先生*后一次稿酬的发票/ 309
2013年米景扬(左三)个人藏品专场拍卖会,案桌陈列书画均为米景扬藏品/ 313
1962年著名国画大师陈半丁在画舫斋书画展作品价目表/ 315
启功先生在荣宝斋/ 333
1985年米景扬向启功先生请教/ 333
启功先生在鉴定书画,右一为米景扬/ 335
米景扬向启功先生请教书画鉴定业务/ 339
米景扬与著名书画家程十发合影/ 343
中国著名书法家费新我(右)与日本书法家伊藤东海(左)/ 345
1979年米景扬(左)与国画大师黄胄(右)/ 359
范曾画作《罗汉》,此作为范曾仿梁楷笔意**幅作品/ 369
范曾画作《灵运歌啸图》/ 371
范曾为《鲁迅小说插图集》所作的人物素描/ 375
范曾画作《怀素造像》/ 377
范曾与米景扬合影/ 378
经范曾补画后的张大千《松荫论道图》/ 381
20世纪40年代陈少梅、冯忠莲夫妇与女儿陈长玲合影/ 382
陈少梅先生30岁留影/ 383
陈少梅先生留影/ 383
陈少梅(左)与弟子邵芳(中)、著名画家蒋兆和(右)合影/ 386
20世纪40年代陈少梅先生与夫人冯忠莲女士在天津某公园留影/ 387
陈少梅《山水人物》画作/ 390
米景扬、陈长玲、米川在陈少梅百年诞辰画展上合影/ 395
陈少梅《卖饼儿》画作,现已由米景扬、陈长玲夫妇捐赠给湖南省衡东县陈少梅美术馆/ 396
冯忠莲先生瓷盘像/ 397
冯忠莲先生学士照/ 398
20世纪50年代冯忠莲先生在辽宁博物馆临摹宋赵佶摹唐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 399
退休后的米景扬在鉴赏书画作品/ 406
陈逸飞油画《格格》/ 411
节选
十三、过年习俗记得以前老北京过年不管经济怎么样,都要讲究一番。有钱富讲究,没钱穷讲究。我记得应该在年前到前门大街路东的正明斋,订那个蜜供。那时候我们家是二尺五的五碗、一尺二的三碗灶王供,这是灶王爷那儿的,还有自己祖先堂那儿,是我爷爷跟我奶奶大照片。我印象特深,当时我不明白为什么洗那么大个照片,可能当时家庭情况好的时候洗的照片。那是25斤的月饼,装月饼的碟子是木头的。我印象很深,底下这么大一个月饼[用手比画大小],依次排列,完了是*小的,到上头是锥形的,尽顶上是个桃,面做的桃,据说还有个名叫“面鲜”,在上面插上供签儿。那个蜜供也好,月饼也好,上面都有一个供签儿。那时候我们家的这个北屋的正中央,中间老挂着一个,就好像大图章打出来的一个“寿”字,两边有副对联,像南方苏绣绣出来的。内容是汉瓦什么延年益寿、周通盘璧、富贵吉祥,准确的我已经说不上来了,反正都是吉祥话。它的前面还有一堂*好的供,叫枝(荔枝)、圆(桂圆)、枣、栗、柿,还有一堂苹果。那个苹果是特意从果局子买来的,个头一般大,上头都有一个白色的“福”字,是夏天晒出来的,现在还有,那是家庭经济*好的时候。1948年也就象征性来一点儿。到了三十晚上,那个送财神爷的来了,都是穷人家的小孩儿,除夕晚上到各家来送财神爷。那个财神爷印刷得非常粗糙,好像价格不贵,大除夕的人给你送财神爷,怎么能拒之门外呢,多少钱一张你都得接,为图个吉祥嘛!这是一种营销“手段”,那个东西很便宜,可能是一毛钱十张,我送你们家去,一毛钱一张。三十除夕我到你们家去喊,送财神爷来了,你能不要吗?财神爷来了你能往外推吗?就得要。三十晚上接财神,这接财神就得买一条活鲤鱼。这条活鲤鱼在我印象中是很贵很贵的,可能涨了两三倍价钱了。有了活鲤鱼,还得准备一个非常好看的盆儿,还要准备一些年糕什么的。到了三十夜里头是接财神,我记得那时候天气很冷啊。就跟老舍写的《我这一辈子》,那老警察的晚年劲头儿一样的。那时候街上就像1946年、1947年、1948年经常有倒卧、要饭的,饿死了躺下。那时候老北京拉垃圾的车是木头车,后面是一个大槽子,清晨起来**件事就是用它来拉这些死尸。想起来真惨啊。我参加工作以后,我们荣宝斋,厨房有个大师傅,那天他跟我说一个故事。说解放前到了三十晚上,家里的生活没“落子”,所谓没“落子”就是一点儿办法没有,没辙了,连饭都吃不上。怎么办呢?他爸爸就带着他,爷儿俩到胡同口剃头棚儿,剃个秃子。完了以后,就到那旁边有个小庙,跟那个小庙借两件和尚穿的海青,拿着他们家的一个铜茶盘子,从纸店买两张红绵纸和金箔,用泥做两个元宝,外面粘上金箔。你瞅着就像两个金元宝。他只做了三份,因为他是这里的老住户,他知道这个周围胡同哪家有钱,三十晚上到人家。那时候有财神庙是在广安门外,五显财神庙。到那儿一敲门,对主人讲,我们是广安门外头五显财神庙的,住持叫我们给您送元宝来了。这五显财神庙是北京*大的财神庙,人们都说它*灵。大年初二都要去那里烧香,以求财神爷保佑。您说刚到三十,那里的住持派俩和尚来送元宝,还是专程送,这是多大面子啊,手头再紧也得买啊。他明明知道是假的,都是泥的,上头就贴点儿金箔。他们就去这么三家,多了也不行,全是假的,就这两三家,挣个十几块钱,这个年就算过去了。当时我听了太有趣了。 十四、从花市走出来的名人和大师您不要小看花市。花市路北原来有个料器店,叫“天义长”,以制作料器葡萄闻名。他们是蒙古正蓝旗人,因为生活所迫从咸丰年间有了这门谋生手艺,他们做出来的葡萄一串一串的和真的一样。当时的葡萄没有像现在这么多的品种,就是紫的白的,圆珠的和长圆珠的,但是都做得亮晶晶,据说还深受慈禧太后的喜爱。1919年在巴拿马召开的国际博览会获了一等奖,从此享誉中外。新中国成立后邓拓还专门采访过他们,写了一篇报道,其中的一个姑姑好像还获得过什么称号。还有一位满族制作假花的高手金玉林,他解放前做花就出了名,既擅长做绒绢的单枝花,还可以用绫缎做各种仿真盆花,解放后做过大型的悬崖菊、梅花、香橼,甚至还为大饭店设计过紫藤萝架。国家给了他优厚的待遇,还当上了政协委员。人们给他起了个绰号,叫“花儿金”。20世纪三四十年代,花市的玉器行中出了四位能人,他们就是潘秉衡、刘德瀛、何荣、王树森。这四个人各有千秋,王树森、何荣住得离我家不远,到我家来串门。其中以潘秉衡*为著名,他擅长雕刻人物,制作碧玉洗子、花卉瓶,还有一手绝活儿,就是金银丝嵌宝[ 金银丝嵌宝:压丝嵌宝技术,是在玉产品上刻槽线、嵌宝石,把金银丝、宝石用小锤敲入槽内组成图案,使之与玉表面在一个平面上,出现玉的金银错效果。把金银制成很细的丝,要严丝合缝不留痕迹地嵌在玉石中。清朝这个东西就失传了,他又试验成功了。他学徒就在花市大街路北的“剘宝斋”,其他三位也是在这一带学的徒。还有王树森,自幼学艺刻苦。他14岁时就曾经为廊房二条“瑞文斋”刻过几套岫岩玉的骆驼,当时是25块大洋一套。新中国成立后,他制作的翡翠“渔翁和鱼”“韩信淮河调兵”“宝蟾送酒”等历史题材,和现代题材的“少先队员献花”受到了内外行一致称赞,他后来荣获“老艺人”称号。还一个制料器出名的陈德海,自幼在花市“光源号”学徒,在料器鸟兽制作以及仿玉料器敢于创新,他做的仿制唐三彩的马和青铜香炉古色古香,深受中外人士喜爱。这种人士太多了,我今年82岁了,还有些人的名字一时我也想不(起)来了,还有很多,他们在新中国成立后分别被授予“高级工艺美术师”和“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这批人才叫真才实学、技艺高超,这是真正的大师,不是现在吹的那些“大师”。北京中医研究院皮肤科专家赵炳南也在花市学过徒。他师从回族著名皮肤科医生丁德恩,学医六年,后来才挂牌行医的。花市一带他有一个绰号,叫“看疙瘩的”。因为老百姓也分不清什么内科外科,就这么瞎叫。他的名气可不小,可以说是中外闻名了。我儿子小的时候,手上红肿不好,后来找了赵炳南的女儿(也已行医),请她看,上一种黑色膏子药,没几天就好了。……
作者简介
张龙翔(1949— ),满族,北京人。1966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附属中学(今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1968年分配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四师三十四团,1977年调回北京,曾在北京橡胶机械厂及其他企业工作。20世纪80年代拜昆曲名宿周荃庵先生为师学习昆曲,受其影响开始收集满族及北京民俗资料。2011年出版《*后的皇族》(合著)。2012年应邀为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撰写《和美岁月——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百年校史》,负责其中蒙藏学校时期校长小传、名师介绍、杰出校友小传、去台人员简介、1913—1968年学校大事记等。2014年应邀到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口述历史中心工作,任副主任。2018年出版《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访谈录》(合著),并参与了吴泽霖手稿《麽些族的生活》校点工作。
-
中国近代史
¥14.7¥39.8 -
两张图读懂两宋
¥19.8¥76.0 -
一张纸铺开的人类文明史
¥13.9¥39.8 -
史学与红学
¥10.0¥27.0 -
史学与红学
¥7.0¥26.0 -
消寒图:珍重待春风
¥19.7¥58.0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17.6¥49.0 -
汉朝其实很有趣
¥11.4¥38.0 -
清朝穿越指南
¥16.7¥45.0 -
五口通商变局
¥12.0¥30.0 -
万历十五年
¥16.3¥25.0 -
万国来朝-明朝那些事儿-第贰部
¥24.5¥35.0 -
历史十讲-走进王朝深处
¥13.3¥36.0 -
中国通史
¥18.5¥45.0 -
大结局-明朝那些事儿-第柒部-新版
¥15.1¥35.0 -
妖孽宫廷-明朝那些事儿-第叁部-新版
¥19.3¥35.0 -
人类酷刑简史
¥20.1¥59.0 -
粉饰太平-明朝那些事儿-第肆部-新版
¥17.2¥35.0 -
毕竟战功谁第一
¥17.5¥46.0 -
中国历史速记图表
¥9.9¥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