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代墓葬艺术:中华考古记·壹玖壹肆:Mission archéologique en Chine 1914

汉代墓葬艺术:中华考古记·壹玖壹肆:Mission archéologique en Chine 1914

1星价 ¥85.7 (6.3折)
2星价¥85.7 定价¥136.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1068173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41
  • 出版时间:2020-10-01
  • 条形码:9787501068173 ; 978-7-5010-6817-3

本书特色

★该书是继1923年和1924年刊印的两卷图册之后的续篇。 伯希和(Paul Pelliot,1878-1945年),法兰西学院(Institutde France)院士,亦为法兰西公学(College de France)教授。他在通篇审阅该书手稿的同时补充了相关注释,并对译文内容做了大量且十分关键的修改。伯希和教授专业精深、博洽多闻,为该书的出版提供了宝贵的支持和鼓励。在此谨向他表达由衷的感谢。 ——让·拉尔蒂格

内容简介

《汉代墓葬艺术》一书,这是有关早期中国汉代墓葬艺术研究的一部重要作品,也是海外学者对于中国汉代考古所做的为数不多的田野考古调查的成果之一。在这部著作中,反映了谢阁兰率领的调查队于1914年对中原和四川等地的汉代考古遗存行调查的情况,内容涉及帝陵和各个不同等级的汉墓,对陵园、墓丘、神道石刻、石阙、祠堂、碑刻、画像以及随葬器物都有详略不同的描述,大量的黑白照片为我们留下了极为珍贵的20世纪初叶各地汉代地面文物保存的现状。此外,通过该书,我们还能读到早年海外学者对中国汉代墓葬所反映的汉代丧葬汉代艺术风格和的基本认识,他们以西方艺术史作为背景和参照,比较了中西方在审美观念、创作手能象征等各个方面的意趣同异,其视觉和眼光也很。作为西方学者,当他们介入到中国汉代考古这一领域时,还能够充分地阅读和参考金石学、地方史和其他一些文献材料,注意从中去寻找考古线索,并且将地面和地下发现的文物和文献记载加以比较对照,虽然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在对中国古史文献的利用程度上还十分有限,但这种基本的研究方法却也是难能可贵的。

前言

早期中国的汉代墓葬艺术研究 汉代考古和汉代艺术,是中国形成统一的多国家之后,**个令人瞩目的文化高峰时期的遗存。这个时期保存下来的古代墓葬,也是后来中国考古学研究中数量*多、分布范围*广、文化内涵*为丰富的古代遗存。在被称为中国考古学的前身的学科——中国传统金石学当中,对于汉代石刻铭文、碑版文书、地券砖瓦等类别文物的研究,也从来就是构成“金石学”主要研究对象中的“石”之主要部分,具有相当悠久的学术史源流和十分厚重的研究根基。 但是,西方现代考古学传入到中国之初,出于各种历史的原因,考古学关注的重心,主要被引向史前考古和所谓。原史考古”,前者没有文字记载,只能依靠考古材料来构建人类历史;后者主要指虽然出现了文献,但文献不足以证,仍需以地下考古发掘出土的实物作为证据的历史阶段,如中国的夏商周三代考古。对于汉代及其以后的考古学研究,很少引起海内外学人的兴趣。其主要原因之一,在于人们一般认入到秦汉时代之后,由于已经出现了较为丰富的文献记载,考古学所提供的实物资料的价值已经远远不能和没有文字和文献记载的史前时期相比,至多不过能起到弥补某些文献记载之不足的作用。这种观念直到今天,也还有相当的影响。

今天,当我们回顾中国考古学的学术发展史,我们不能不提到法国学者谢阁兰(曾被译为色伽兰)等人撰著的《汉代墓葬艺术》一书,这是有关早期中国汉代墓葬艺术研究的一部重要作品,也是海外学者对于中国汉代考古所做的为数不多的田野考古调查的成果之一。在这部著作中,反映了谢阁兰率领的调查队于1914年对中原和四川等地的汉代考古遗存行调查的情况,内容涉及帝陵和各个不同等级的汉墓,对陵园、墓丘、神道石刻、石阙、祠堂、碑刻、画像以及随葬器物都有详略不同的描述,大量的黑白照片为我们留下了极为珍贵的20世纪初叶各地汉代地面文物保存的现状。此外,通过本书,我们还能读到早年海外学者对中国汉代墓葬所反映的汉代丧葬汉代艺术风格和的基本认识,他们以西方艺术史作为背景和参照,比较了中西方在审美观念、创作手能象征等各个方面的意趣同异,其视觉和眼光也很。作为西方学者,当他们介入到中国汉代考古这一领域时,还能够充分地阅读和参考金石学、地方史和其他一些文献材料,注意从中去寻找考古线索,并且将地面和地下发现的文物和文献记载加以比较对照,虽然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在对中国古史文献的利用程度上还十分有限,但这种基本的研究方法却也是难能可责的。 我还感兴趣的是,谢阁兰等人在书中十分详细地记载和描述了四川地区汉代考古的几类重要遗存:汉阙、墓前石兽、崖墓、画像砖等。对于这些考古遗存的研究工作,目前仍然是学术界关注的领域,谢阁兰等人所从事的早期调查工作,为后世积累了初步的资料,也提供了许多研究线索,不可没。这里,我想举出两个例子来加以说明。 **个例子,是四川汉墓前的汉阙和石兽,谢阁兰注意到了这两类文物彼此之间的共存关系,一步观察到这些墓前的石兽或以站姿,或以坐姿呈现,认为四川地区。有三种汉代兽形石雕形式”。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考古调查发现的四川地区汉代石兽并未发现有呈站姿者,正是根据谢阁兰提供的线索年来四川省和渠县的文物考古工作者们才在谢阁兰考古队曾经调查过的渠县境内重新发现了可能与石阙共存的一批石人和石兽,其中的一尊石兽和谢阁兰当年用素描手法速写的“蹲坐姿态石兽”可以吻合,从残存形态上观察应当是一尊汉晋时期的“神兽”(带翼的狮形兽)。这种类型的汉代石兽过去见诸著录者甚鲜,这一发现不仅丰富了汉代石兽的种类,更为重要的是还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汉代墓前的“神道石刻”究竟是否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制度?现在从考古调查的实物看来,至少我们已知在被称为。神道”的墓前大道两侧,已有成双的石阙,还有成双的石兽,石兽的种类有的呈行走状,有的呈站立状,有的呈坐姿,可能代表着不同的种类,一些墓前可能出现了石人,一些墓前树立有石碑,它们彼此之间的共存关系、组合配置关系都值得加以深入研究。如果这个问题弄清楚了,后来南朝、唐宋帝陵前的神道石刻的源流演变关系也就可一步追根溯源了。 第二个例子,是四川汉代的崖墓。谢阁兰等人详细地记载了四川乐山、江口、绵阳等地发现的几处汉代崖墓的选址、开凿技术、装饰图案等方面的情形,并且还根据洪适《隶释》等文献的记载正确地推测出它们开凿的年代不晚于三国,多在东汉。目前关于四川汉代崖墓的起源问题,我认为还有讨论的空间。很显然,单纯地用东汉土地不足、必须因地制宜地利用山崖上的崖体来解释这种丧葬空间、墓葬形制的转换,理由是不充足的括笔者在内的一些学者,认为崖墓这种可以共用享堂祭祀、利于多人合葬的家族墓葬形制,应是受到中原地区东汉“前堂横列式”汉墓的影响而产生。但是,如果从更为宽广的视野上考察,可能四川地区的崖墓还有一些值得关注和讨论的背景。如乐山麻浩、柿子湾崖墓两处墓门上,发现过早期的佛教造像,这应是西来的文化因素;四川崖墓内部构造中的八角形中心立柱、斗四套叠型的藻井形制,也让人联想到佛教石窟寺内的某些建筑元素。谢阁兰是西方学者中*早考察四川汉代崖墓的学者,他们留下来的这份宝贵历史记录,还会继续为这一问题的探索提供重要资料。 和西方同时入到中国“考古”、 “探险”的队伍一样,谢阁兰和他的考古队也同样经历过一场心灵的考验。如他在书中所言:“眼睁睁地看着如此珍贵的古代艺术就这样被遗弃暴露于旷野荒原,外国考古学家可能会产生将其攫取、带回西方博物馆中好好地保存的冲动念头。基于多方面因素的考虑,我们放弃了做出这种举动的想法。”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认为: “有价值的雕塑作品所依附的古迹都是不可能被完整地运走的,若要运走雕塑就需要通过切割而破坏文物本身。即便是将那些在目前的状况临遗失命运的,或者注定会被散落无踪的作品碎片移走是台情合理的,也不能认为借口将文物留在原地会遭受风雨侵蚀的损坏,从而将其切割运走是正确的举动。”从这一点而言,谢阁兰显然要比在我国西域大行盗窃之道的英国人因、法国人伯希和、德国人勒科克、日本“大谷探险队”、俄国人科兹洛夫之流要值得尊敬。尽管如他所言,这些散落在地表的文物多年来在原地的确遭受到风雨侵蚀、人为破坏和盗取的多重灾难,但它们毕竟*终留在了中国,并且在今天已经得到很好的保护,没有成为西方博物馆中众多中国文物的一部分而让中国人扼腕叹息。 当然,毋庸讳言,在谢阁兰的这部著作中,除了尽可能忠实地记录和描述所见文物的外部形态之外,行的综合研究工作并不多,而且其中一些观点在今天看来也已经不尽台理。但是,对于了解和认识早期中国的汉代墓葬艺术研究,以及构建学术研究的历史,我认为它仍然具有时代意义和历史价值,这也是在今天重新翻译出版这部旧作的意义所在。 所以,我们要感谢秦臻、李海艳两位学者,他们花了很大的心血来翻译、编辑、校对谢阁兰的这部著作,让我们能够重温20世纪初叶在西风东渐的学术背景之下,西方学者对我国汉代墓葬艺术的关注和著录,从而“温故而知新”,在历史中去寻找新的体验。秦臻教授过去曾是我指导的博士生,他的博士论文内容就是论述中国汉代的墓葬石兽。据我所知,秦臻曾经循着谢阁兰当年的调查之路,重新对四川渠县等地的汉阙、石兽作过更加系统、全面的科学考古调查工作,从中获得了不少新的研究资料。他后来赴美国芝加哥大学做访问学者,也将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汉代文物的调查和资料收集上面,有不少新知新见。我不知道这次他和李海艳合作翻译谢阁兰的这部著作,是否也和他的这份情有独钟的“汉代情结”息息相关。借此机会,也祝愿他们二位在自己所设定的学术道路上不断开取,不步!

目录

早期中国的汉代墓葬艺术研究(代序)
引言
**部分:渭河谷地秦汉时期的墓葬遗址
第二部分:四川东汉时期的墓葬建筑
第三部分:中国汉代墓葬研究
附录A:冯氏家族的碑刻
附录B:沈府君神道碑亭记
附录C:高颐碑及樊敏碑
附录D:考察团1914年的考察路线及考古研究概要
文献目录
图版目录
译后记
一、汉代墓葬艺术在中国艺术史中的地位
二、研究方法
三文物古迹描述
四、先前研究及新获成果
**章:陵园
第二章:霍去病墓前石刻(公元前117年)
第三章:墓阙:渠县的墓阙群(一)
第四章:墓阙(续):渠县的墓阙群(二)
第五章:墓阚(再续):绵州的墓阙群
第六章:墓阙(尾篇):雅州的墓阙群
第七章:雕像
第八章:碑石
第九章:崖墓
第十章:砖室墓及随葬器物
第十一章:墓园
第十二章:墓冢
第十三章:墓葬的地下建筑
第十四章:画像及铭文
第十五章:丧葬观念
第十六章:汉代的造型艺术
展开全部

节选

骊山陵

汉有生前为自己营造陵墓的传统,甚至在登基不久就下令开始陵园的地上建筑和地下墓室的施工。在中国,封土的高度与死者的身份尊卑成正比,因此皇帝陵墓自然要比其他人的墓地要高出许多。上古时期,尽管陵墓的规模设有固定的礼仪规范,但从实际保存情况可以发现,皇陵规模并非严格按照规范所建造,而是有所出入,这种情况反映们在各自统治时期国力的差异。体上看来,西汉时期各帝陵显得尤为壮观,在气势上远胜后世各陆续建造分布于中华大地上的陵墓。但是,仍然没有哪一位西陵墓能够其前任王朝的统治者,也就是秦帝国始皇帝的陵墓0。同样,就其历史地位而言,整个大汉朝期间也没有哪能够达到秦始皇的高度和成就。正是他,完成了政治统一的千秋伟业。 秦始皇陵堪称*为气势磅礴的中国古代遗迹。西安府通往河南府的驿道步行出发,不到一个小时便可轻松到达皇陵。正在建设中的铁路线从旁边经过,以后搭乘火车经过时即可望见皇陵高大的封土。考察队于1 91 4年对秦始皇陵行了调查,获得了一些新的“发现”。但在整理本书稿时才发现,相关的考察、描述和测绘图例在很久以前就已有了翻译和评论0。这一事实也反映出我们对中国考古调查现状了解的滞后性。 秦始皇的埋葬时间(公元前210年)使得针对皇陵的埋葬内容及其丰富内涵的具体调查成为几乎不可能的任务。在本章中,笔者会结合调查结果讨论秦始皇陵的封土、建筑规划等内容。在中国所有的墓葬建筑中,秦始皇陵规划设计、建造*为完善,如同一枚精美的印章,深深地烙印于上古时代,亦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基石。 渭原是中国周、秦、西汉、隋和唐等历代王朝都城所在地。位原东南端的秦岭余脉逐渐渭河,继而与行分布、绵延伸展,在山脉的拐点处形成了悬崖峭壁的地势。山脚下便坐落若被城墙环绕,索以温泉著称于世的临潼城区。距离临潼城区7华里(约3 5公里)处即是名为。骊山”的山脉,山势蔓延弯曲如拉开之弓,其两端伸出的山粱分支整齐对称。秦始皇陵就坐落于这道天然屏障的前方,并且“恰到好处”地嵌入其怀抱之中,好像后面的山岭都是为它置身打造而成。自北向南,从通向新丰镇的官道前往皇陵将会看见如下景象:皇陵身下的高地犹如宽大无边的台基,通过一条长长的弧线与渭原衔接一体,并将陵园稳稳地向上方托起。 陵园外貌是从覆斗形衍生而成的(图pan>.1)0。从南北宽达350米......

相关资料

该书是继1923年和1924年刊印的两卷图册之后的续篇。
伯希和(Paul Pelliot,1878-1945年),法兰西学院(Institutde France)院士,亦为法兰西公学(College de France)教授。他在通篇审阅该书手稿的同时补充了相关注释,并对译文内容做了大量且十分关键的修改。伯希和教授专业精深、博洽多闻,为该书的出版提供了宝贵的支持和鼓励。在此谨向他表达由衷的感谢。
——让·拉尔蒂格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