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学创新研究

包邮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学创新研究

1星价 ¥22.8 (3.4折)
2星价¥22.8 定价¥6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65502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169
  • 出版时间:2020-11-01
  • 条形码:9787516655023 ; 978-7-5166-5502-3

内容简介

《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学创新研究》立足于在新媒体环境中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和传播学的原理,对新媒体、新技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进行深入地解析,对思想政治教育学和传播学中的各要素进行比照解析,从中探讨和揭示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努力发现新媒体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规律。在该研究领域,从新媒体传播规律来探讨想政治教育传播创新是一次新的突破。

目录

前言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和相关概念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相关概念解析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章 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及新媒体业态分析
**节 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概述
一、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界定
(一)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是特定的传播
(二)传播学内容概述
(三)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界定
二、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特点
(一)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信息的明确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主体的导控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受众的特定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研究内容
(一)思想政治教育对象
(二)传播学研究对象
(三)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研究内容
四、思想政治教育与传播学的关联性分析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传播学在理论上相契合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传播学在研究对象和功能上相兼容
第二节 新媒体发展概况
一、新媒体定义与内容
(一)新媒体定义
(二)新媒体内容与旧媒体的区别
二、新媒体的主要特征及影响
(一)新媒体的即时性凸显时效
(二)新媒体的互动性打破面对面交流方式
(三)新媒体的开放性开辟了交流空间
(四)新媒体的移动性为沟通提供了便捷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与新媒体的内在关系
**节 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媒介因素分析
一、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媒介的含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大众传播内涵
(二)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媒介的应用
二、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中媒介的选择因素和接受因素
(一)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媒介中的选择因素
(二)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中媒介的接受因素
第二节 新媒体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媒介的必然
一、新媒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媒介的基本特征
(一)技术特征
(二)文化特征
(三)时政特征
二、新媒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媒介的基本要求
(一)具备引领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创新能力
(二)能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效度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在新媒体时代存在的问题、机遇和挑战
**节 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现状
(一)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新旧体制并存
(二)受教育者的“再中心化”和“传授平等”意识普遍增强
二、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在新媒体载体中缺乏关注度
(二)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中新媒体意识薄弱
(三)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缺乏“时度效”意识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在新媒体时代的机遇
一、新媒体为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
第四章 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与新媒体融合的要素解析
第五章 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内容与传播架构设置
第六章 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创新模式与实践路径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孙永鲁,心理学博士,法学博士。现供职于新华通讯社,资深媒体人,中国新闻舆论及传媒法治研究知名专家、学者,主编出版《新闻治研究》。兼任中国行为法学会新闻舆论监督法治研会会长,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中国行为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曾参与“太湖治污零点行动”,98长江抗洪抢险,香港回归、澳门回归,青藏铁路建设以及国家秘密举行的青藏高原保护藏羚羊反盗猎“可可西里一号行动”等国内重大报道。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