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小学语文“快乐读书吧”李四光科普作品选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4932292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12
- 出版时间:2020-12-01
- 条形码:9787549322923 ; 978-7-5493-2292-3
本书特色
《李四光科普作品选》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撰写的科普知识文集,收录了《地球热的历史说地球年龄》《大地构造与石油沉积》《三大冰期》《古生物及古人类》等故事。全书浅显易懂,语言生动有趣,可以让青少年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科学常识,并在此基础上激发他们对学习科学知识及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锻炼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内容简介
《李四光科普作品选》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撰写的科普知识文集。本书采取图文结合的方式,用形象生动的插图配合文字阐释科学知识。其中《看看我们的地球》一文主要介绍了地球的石圈,文章开篇由地球有气圈、水圈引出石圈,介绍石圈在地球上的分布及形成过程,然后着重介绍人类是如何开发和利用石圈的,*后写到对石圈的未来探索的展望。全书语言生动有趣,浅显易懂,深得普通民众及青少年的喜爱,是引导和培养青少年热爱科学,主动探索科学的*佳图书之一。
目录
从地球看宇宙
地球年龄“官司”
天文学地球年龄的说法
天文理论说地球年龄
地质事实说地球年龄
地球热的历史说地球年龄
地球之形状
地壳
浅说地震
燃料的问题
现代繁华与炭
大地构造与石油沉积
地史的纪元
地质力学发展的过程和当前的任务
启蒙时代的地质论战
地质时代
三大冰期
中国地势浅说
侏罗纪与中国地势
沧桑变化的解释
古生物及古人类
人类起源于中亚吗
读书与读自然书
如何培养儿童对科学的兴趣
风水之另一解释
读后感
节选
看看我们的地球 地球是围绕太阳旋转的九大行星之一,它是离太阳不太远也不太近的第三颗行星。它的周围有一圈大气,这圈大气组成它的*外一层,就是气圈。在这层气圈下面,就是大陆,大陆有些地方是由岩石组成的,大致占地球总面积的3/10,也就是石圈的表面。其余的7/10都是海洋,称为水圈。水圈的底下也都是石圈。不过,在大海底下的这一部分石圈的岩石,它的性质和大陆上露出的岩石的性质一般是不同的。大海底下的岩石重一些、黑一些,大陆上的岩石轻一些,一般颜色也淡一些。 石圈不是由不同性质的岩石规规矩矩造成的圈子,而是在地球出生和它存在的几十亿年的过程中,发生了多次的翻动,原来埋在深处的岩石,翻到地面上来了。这样我们才能直接看到曾经埋在地下深处的岩石,也才能使我们能够想象到石圈深处的岩石是什么样子。 随着科学不断发展,人类对自然界的了解是越来越广泛和深入了,可是到现在为止,我们的眼睛所能钻进石圈的深度,顶多也还不过十几千米。而地球的直径却有1。2万多千米呢!就是说,假定地球像一个大皮球那么大。那么,我们的眼睛所能直接和间接看到的一层就只有一张纸那么厚。再深些的地方究竟是什么样子,我们有没有什么办法去侦察呢?有。这就要靠由地震的各种震波给我们传送来的消息。不过,通过地震波获得有关地下情况的消息,只能帮助我们了解地下的物质的大概样子,不能像我们在地表所看见的岩石那么清楚。 地球深处的物质,与我们现在的生活关系较少,和我们关系*密切的,还是石圈的*上一层。我们的老祖宗曾经用石头来制造石斧、石刀、石钻、石箭等从事劳动的工具。今天我们不再需要石器了,可是,我们现在种地或在工厂里、矿山里劳动所需的工具和日常需要的东西,仍然还要往石圈里要原料。随着人类的进步,向石圈索取这些原料的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多了,并且向石圈探察和开采这些原料的工具和技术,也越来越进步了。 *近几十年来,我们从石圈中不断发现了各种具有新的用途的原料。比如能够分裂并大量发热的放射性矿物,如铀、钍等,我们已经能够加以利用,如用来开动机器、促进庄稼生长、治疗难治的疾病等。将来,人们还要利用原子能来推动各种机器和一切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要它们驯服地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这样说来,石圈*上层能够给人类利用的各种好东西是不是永远取之不尽呢?不是的。石圈上能够供给人类利用的各种矿物原料,正在一天天减少,而且总有一天要用完的。 那么怎么办呢?一条办法,就是往石圈下部更深的地方要原料,这就要靠现代地球物理探矿、地球化学探矿和各种新技术部门的工作者们共同努力。另一条办法,就是继续找寻和利用新的物质和动力的来源。热就是便于利用的动力来源。比如近代科学家们已经接触到的好些方面,包括太阳能、地球内部的巨大热库和热核反应热量的利用,甚至有可能在星际航行成功以后,在月亮和其他星球上开发可能利用的物质和能源,等等。 关于太阳能和热核反应热量的利用,科学家们已经进行了较多的工作,也获得了初步的成就。对其他天体的探索研究,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并在*近几年中获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有关利用地球内部热量的研究,虽然也早为科学家们注意,并且也已做了一些工作,但是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步人大规模利用地热的阶段。 P1-4
作者简介
李四光(1889-1971),原名李仲揆,湖北黄冈人。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1904年赴日本留学,1913年赴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采矿和地质,1918年获自然科学硕士学位。1920年回国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次年他率学生在河北、山西实习时发现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1929年被英国伦敦地质学会选为国外会员,任中国地质学会会长。1931年被英国伯明翰大学授予自然科学博士学位。1934年应邀赴英国伯明翰、剑桥等大学讲学。1947年获挪威奥斯陆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李四光在古生物蜓科分类方面有重大贡献,在冰川学方面找到了中国数次冰川时期的活动证据,奠定了第四纪冰川地质学基础。在地质学理论上,他创立了地质力学学科,运用地质力学理论,指出我国东北平原、华北平原、两湖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为我国石油资源的开发做出了贡献。晚年他在地震地质和开发利用地下热能等新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
诺贝尔文学奖大系-窄门
¥14.9¥31.0 -
城堡
¥14.5¥45.0 -
儒林外史
¥19.5¥39.8 -
想念地坛
¥13.2¥36.0 -
宇宙从何而来
¥21.7¥52.8 -
老人与海
¥8.0¥28.0 -
学习.就是找对方法
¥11.5¥35.0 -
绿山墙的安妮
¥8.0¥25.8 -
在人间
¥7.7¥24.8 -
基督山伯爵:全译本
¥14.7¥38.0 -
白洋淀纪事
¥14.3¥29.8 -
四大名著红楼梦
¥16.8¥35.0 -
朝花夕拾
¥5.2¥16.8 -
鲁滨逊漂流记
¥12.8¥36.8 -
燕子来时
¥7.8¥25.0 -
聊斋志异-(无障碍阅读本)
¥8.0¥26.0 -
呼啸山庄
¥16.7¥29.8 -
城南旧事
¥6.9¥21.8 -
散文及其他卷-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
¥15.4¥45.0 -
写作课
¥23.9¥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