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0101567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35
- 出版时间:2005-02-01
- 条形码:9787501015672 ; 978-7-5010-1567-2
本书特色
本书为“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系列之一。为什么说红山文化的这些考古新发现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呢?它们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形成发展起来的?它在中华文明史上占有怎样的重要地位?它们又是怎么被发现的呢?本书的编写旨意就是要对大家关心的这些问题给予解答。
内容简介
《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是一套学科发展史和学术研究史丛书。其内容包括对20世纪考古与文物工作概况的综合阐述;对一些重要的考古学文化和古代区域文化研究情况的叙述;对文物考古的专题研究;对重要的文物考古发现、发掘及研究的个例纪实。 红山文化是在辽宁西部和内蒙古东南部发现的一种考古学文化。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在辽宁牛河梁一带发现了属于红山文化时期的大规模的祭坛、女神庙和积石冢以及相继出土的玉器、雕塑,而被学者们认为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此书作者是红山文化多项考古发掘的亲历者。他通过翔实的文字资料和形象生动的图片,对20世纪红山文化的发现与研究状况作了全景式的概述。该书是这一学术领域权威而**的读本。
目录
一 早期的发现与研究
(一)从沙锅屯到红山后
(二)红山文化的确立
(三)文化内涵的初步认识
(四)聚落群与房址
(五)分布、年代与分期
(六)文化性质的讨论
二 课题指导下的考古新发现
(一)红山文化玉器的考定
(二)辽西文物普查的新成果
(三)东山嘴遗址的发掘和红山文化的新内容
(四)“燕山南北地区考古”新课题的提出
三 牛河梁“坛庙冢”遗址群
(一)积石冢与祭坛
(二)女神庙——神的世界
(三)遗址布局——融于自然的人文景观
四 东亚史前玉文化中心之一
(一)红山文化玉器研究的新进展
(二)红山文化玉器的种类、特征与工艺
(三)“惟玉为葬”的埋葬习俗
(四)史前两大玉文化中心之一
(五)红山文化玉器的分布、流传与影响
五 五千年古文化古城古国
(一)红山文化与中国文明起源的讨论
(二)基于公社又凌驾于公社之上的政治实体
(三)*高层次中心聚落的形成
(四)“通神独占”与中国文明起源的特点
(五)南北交汇与观念认同
(六)红山文明与五帝传说
六 “红山诸文化”与红山文化的源流
(一)先红山文化的查海一兴隆洼文化
(二)赵宝沟文化与富河文化
(三)后红山文化的小河沿文化
(四)“红山诸文化”的提出与红山文化的源流
结束语——纽山文化研究的新课题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郭大顺,一九三八年十一月生,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人。一九六五年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研究生毕业。现为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名誉所长、大连大学教授。主要从事北方地区先秦考古。一九八三年至一九九四年担任辽宁省文化厅副厅长期间,发现、主持(或组织)了金牛山、牛河梁、姜女石三大遗址的发掘、研究、保护和前期规划建设工作。著有《追寻五帝》《龙出辽河源》及论文百余篇。
-
中国近代史
¥15.5¥39.8 -
书架上的近代中国:一个人的阅读史
¥15.7¥49.0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15.7¥49.0 -
人类酷刑简史
¥21.1¥59.0 -
汉朝其实很有趣
¥12.5¥38.0 -
安史之乱
¥24.1¥68.0 -
正说明朝十六帝
¥17.9¥49.8 -
天人合一:中国古代科技简史
¥9.0¥25.0 -
1688年的全球史
¥28.3¥78.0 -
生命之种:从亚里士多德到达.芬奇.从鲨鱼牙齿到青蛙短裤.宝宝到底从哪里来
¥16.6¥52.0 -
中国历史常识
¥16.9¥49.8 -
发明里的中国(平装)
¥10.3¥25.0 -
无泪而泣 奥斯维辛-比克瑙集中营的特别工作队
¥24.1¥68.0 -
宋朝文人的朋友圈
¥21.1¥59.0 -
从三十项发明阅读世界史
¥12.7¥39.0 -
公主之死:你所不知道的中国法律史
¥28.4¥49.8 -
大家小书-笔祸史谈丛
¥7.3¥18.0 -
历史的沸点-两晋十六国的二十张面孔-第二卷
¥16.8¥48.0 -
清朝穿越指南
¥15.4¥45.0 -
万历十五年
¥14.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