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崛起中的全球城市(广州建设南沙副中心战略研究)

包邮崛起中的全球城市(广州建设南沙副中心战略研究)

1星价 ¥24.5 (5.1折)
2星价¥24.5 定价¥4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182316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51
  • 出版时间:2021-01-01
  • 条形码:9787521823165 ; 978-7-5218-2316-5

内容简介

本书将以广州市南沙新区为研究样本,将城市副中心理论与南沙新区城市副中心建设的现实情况相互印证,在城市副中心缘起、形成机制、内涵及特征等理论深入剖析的基础上,梳理国内外主要城市副中心的建设与发展历程,并总结其发展经验。在此基础上,主要就广州南沙新区如何发展成为城市副中心展开深入研究,包括广州南沙新区建设城市副中心的背景及环境分析、其所具备的基础条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广州南沙城市副中心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及切实可行的发展策略和政策建议。

目录

**章 理论解析:城市副中心的缘起及成长规律
**节 副中心的缘起
第二节 副中心的内涵与界定
第三节 副中心具备的条件与特征
第四节 副中心的形成机制

第二章 世界大都市副中心发展的案例与借鉴
**节 国内外大都市副中心建设的案例分析
第二节 国内外大都市副中心建设的主要经验

第三章 广州建设南沙城市副中心的战略背景
**节 广州建设城市副中心的变迁
第二节 南沙定位为城市“副中心”的战略意义分析
第三节 南沙建设城市副中心的主要机遇
第四节 南沙建设城市副中心的主要挑战

第四章 广州建设南沙副中心的条件分析
**节 现状概述
第二节 优势条件
第三节 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 广州建设南沙副中心的战略愿景
**节 战略定位
第二节 发展目标
第三节 基本原则
第四节 发展战略

第六章 广州建设南沙副中心与南沙城市综合功能的培育
**节 建设大交通综合枢纽
第二节 建设国际航运中心
第三节 强化国际贸易中心
第四节 加快构建区域金融中心
第五节 建设区域特色文化中心

第七章 广州建设南沙副中心与推进“港产城”融合
**节 构建“港产城”融合的功能组团布局
第二节 以高端公共设施配置保障港口、产业发展
第三节 促进城市发展与自然生态融合
第四节 构建人文创新型品质港城
第五节 创新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

第八章 广州建设南沙副中心与构建临海型现代产业体系
**节 做大做强临港先进制造业
第二节 加快壮大港口物流业
第三节 优质高效发展高端商务业
第四节 着力发展科技创新产业
第五节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第六节 大力发展健康医疗旅游业
第七节 积极发展都市型生态农业
……
第九章 广州建设南沙副中心与引导人口有序集聚
第十章 广州建设南沙副中心的实施路径与制度创新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崛起中的全球城市:广州建设南沙副中心战略研究》:  (一)推动粤港澳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以南沙为中心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强化南沙连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功能。加强与广州中心城区全方位互动协作,有效承接产业、人才、资源等核心要素,加快形成国家战略功能;推动广东自贸区三个片区创新亮点相互借鉴、政策相互延伸,加强广东自贸区在全国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加强与珠三角其他地区合作,以建立珠三角港口城市联盟为抓手,加快南沙港铁路、中南虎城际线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互通,加强与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经济圈基础设施的对接,形成区域经济发展合力,打造在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中的核心功能。  (二)加快推进粤港澳合作重大平台建设  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在南沙湾、庆盛、明珠湾、万顷沙片区打造一批粤港澳合作平台,力争将一批重大事项和重点项目纳入国家年度计划。规划建设粤港深度合作区,按照“低碳产业、科技创新、国际服务、生态居住”的功能定位,推进起步区土地一级开发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确定的产业发展目标引进香港优质服务业项目,研究借鉴和引进合作区建设引进标准和规范,积极与香港业界沟通、洽谈合作。探索建设粤澳合作葡语国家产业园,建设葡语国家商品展销暨青年跨境电商创业孵化综合服务平台。  (三)深化大通关体系改革  推进智慧港口和智慧口岸建设。继续拓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深化“三互”大通关机制改革,开展区域通关一体化试点,推行“联合查验、一次放行”等通关新模式。建设以“智慧口岸”及全球质量溯源体系2.0版等为主要内容的贸易服务监管体系,推动口岸管理相关部门各作业系统的横向互联,实现口岸管理相关部门对进出境运输工具、货物、物品、人员等申报信息、物流监控信息、查验信息、放行信息、企业资信信息等全面共享,动态调整口岸开闭关时间,拓展24小时通关服务,提高口岸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完善并推广全球质量溯源体系,建立与“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相适应的通关管理机制,打造自贸区进出口商品质量监管国际化规则示范区,率先构建国际领先的“互联网+”通关体系。  (四)积极对标港澳营商规则  在内地管辖权和法律框架下,营造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实施与港澳趋同的税收、商事仲裁、执业资格、建设标准等,促进内地经济社会管理与港澳规则对接,提供与港澳相衔接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环境。放宽港澳建筑师、会计师等专业服务准入限制,积极推进服务业执业资格互认。巩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建设,建立粤港澳社会工作人才智库,加强内地法律框架下引入香港社区治理经验的研究,进一步推动建立粤港澳在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及社会服务提供等方面多元合作。  (五)推动与港澳更高层次合作  发挥南沙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独特优势,推动与港澳多领域、深层次合作,率先在产业发展、营商环境、社会管理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推动离岸金融、离岸贸易、离岸服务外包、离岸投资等离岸经济在南沙集聚发展,携手迈向国际分工体系高端,发展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湾区经济。建议国家给予粤港澳大湾区更大的改革权限和政策支持,包括建立国家层面的协调机制、赋予重大合作平台更多先行先试政策、加快推进粤港深度合作区起步区开发建设工作,开展起步区土地一级开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深化产业合作,争取国家放宽金融、保险等行业以及建筑师、会计师、律师等专业服务的准入限制,积极推进服务业执业资格互认,大力引进港澳服务型企业到南沙建立分公司,服务门户枢纽建设,大力引进国际一流的服务型企业。加快建设一批港澳科技成果产业化平台和青年创新创业平台。筹建广州南沙港澳专业服务联盟,引入一批香港法律、会计、金融、证券等专业领域服务机构,推动粤港澳专业服务集聚区起步建设。扩大对港澳服务领域开放,加快实施南沙新区“金融15条”和自贸试验区“金改30条”各项金融支持政策落地,大力推动私募基金发展,利用私募股权基金等风险资金推动南沙创新投资企业发展,争取在南沙与港澳地区率先开展信贷资产跨境转让试点,支持区内金融机构与港澳地区金融同业买入(卖出)人民币信贷资产,加强广东人民币在岸市场与港澳人民币离岸市场的互动。  ……

作者简介

陈翠兰,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城市经济、服务经济研究。曾主持广州市社科规划课题2项,主持或参与各类研究课题50多项,在《国际贸易问题》、《国际经贸探索》等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10多篇。曾获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多次获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年度决策咨询奖、广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被评为“2015年度第四届广州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优秀人才培养对象第三层次人才”。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