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890929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1cm
  • 页数:106页
  • 出版时间:2021-03-01
  • 条形码:9787568909297 ; 978-7-5689-0929-7

本书特色

包豪斯经典译丛;荷兰艺术史上与伦勃朗、凡·高齐名的绘画大师——蒙德里安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平衡造型的基本原则、音乐中的新造型和未来主义中意大利的噪音艺术、新造型在音乐和未来戏剧中的实现、新造型在当下和未来后建筑中的实现、相对于建筑, 绘画必须是低等的吗? 。

目录

平衡造型的基本原则/1

音乐中的新造型和未来主义中意大利的噪音艺术/35

新造型在音乐和未来戏剧中的实现/53

新造型在当下和未来后建筑中的实现/71

相对于建筑,绘画必须是低等的吗?/87


展开全部

节选

一方面,尽管艺术是美感的图像表达,我们却不能就此说,艺术仅仅是“我们主观感觉的美的表达”。从逻辑上讲,艺术是生命的视觉表达,所以也是非个体(即与个体绝对的、互补的反面)的造型表达。另一方面,艺术应是我们心中对万物的直接表达,也就是对我们自身以外的精确表现。 这样理解的话,那么万物就总是固定不变的,对我们来说或多或少是无意识的。与之相反的是个体或多或少是有意识的,总是在变化更新的。 我们的整个生命两者兼具:无意识和有意识,固定不变和变化更新;在变化中产生和改变形状。这样的交替活动包含人生的所有悲伤和幸福——悲伤来自持续的分离, 幸福来自变数的不断更新。在所有悲伤和幸福之上,存在着固定不变的东西—平衡。 我们通过固定不变,把自己融入所有事物中。变化会摧毁我们的平衡,它把我们从与我们本质不同的所有事物中分离——在这种平衡中,从无意识和固定不变中,产生了艺术。通过从无意识变到有意识层面,艺术有了可见的表达。因此,艺术的表现是无意识和有意识的造型表达。这表明了两者之间的联系:造型表达会改变,但“艺术”是恒定不变的。 或许在我们“存在”的整体中,个体或万物占支配地位,又或许个体与万物之间有一种平衡。第二种可能性允许我们作为个体具有万物性(普遍性),也就是允许我们的“无意识”能“有意识”地表现出来。这是我们普遍看到和听到的,因为我们把自己抬到了*高点。我们看到外表形状,听到噪声、声调和词语,这看起来听起来都与普遍的所见和所闻不同。我们真正看到和听到的是万物的直接显示,而我们注意到的除自己以外的形状或声音,是减弱后和掩盖后的显示。当我们试着用图形把它表达出来时,我们表达的是我们对万物的感受,以及作为个体的万物本质,即平衡中的个体和万物。存在于有限的形状之上,却使用有限的形状和物质化的表达,这不是我们本质的真实表现,这不是纯粹的形象表达。一种新的形象表达是不可避免的,即一种个体与万物同等价值的展示,简单地说:一种平衡关系的图像展示。 所有的艺术都尽力达成这种形象美学的平衡关系——个体与万物之间、主观与客观之间、自然与精神之间的平衡,所有艺术无一例外都是形象化的。 然而,只有建筑、绘画和雕塑才算“造型”艺术,因为对于有意识的个体来说只有这些艺术才是真实的存在。但是对于无意识来说,声音或文字创造的造型(也就是具有形象性)并不比其他艺术少。纯粹的形象造型是通过无意识表现的,而造型的有限形状是由有意识的个体创造和展现的。 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种艺术是纯粹的,因为一直以来个体意识占主导地位——所有艺术或多或少都是描述性的、间接的、大概的。

作者简介

皮特·科内利斯·蒙德里安(Piet Cornelies Mondrian;1872年3月7日-1944年2月1日),荷兰画家,风格派运动幕后艺术家和非具象绘画的创始者之一,对后代的建筑、设计等影响很大。自称“新造型主义”,又称“几何形体派”。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