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工过程全生命周期本质安全应用指南

包邮化工过程全生命周期本质安全应用指南

1星价 ¥55.0 (4.3折)
2星价¥53.8 定价¥12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146036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6cm
  • 页数:226页
  • 出版时间:2020-11-01
  • 条形码:9787511460363 ; 978-7-5114-6036-3

本书特色

化工过程安全中心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陈毅峰CCPS 化工安全 WILEY 自1977年12月14日英国Trevor Kletz博士提出“你没有的东西就不会泄漏(What You Don't Have Can't Leak)”以来,本质安全理念在化工行业逐步传播开来。1996年,美国化学工程师协会化工过程安全中心(CCPS)出版了**版《化工过程全生命周期本质安全应用指南》,使本质安全理念在化工行业日渐深入人心。2009年的更新版更是成为本质安全的权威信息来源。本书(第三版)在前两版的基础上新增了大量的本质安全应用实例和研究案例,为在化工过程全生命周期实施本质安全理念提供了详细可靠的指南。我国是公认的化工大国,尤其是近几年精细化工的快速发展对安全管理要求越来越高!如何从源头消除或降低安全风险,事半功倍地做好企业过程安全管理,这是每一个负责任的企业都需要考虑的根本问题。鉴于此,万华化学组织人员对CCPS编写的《Guidelines for Inherently Safer Chemical Processes:A Life Cycle Approach,Third Edition》一书进行了翻译,以飨读者。

内容简介

CCPS出版《化工过程全生命周期本质安全应用指南》**版和第二版后,本质安全理念得到化工行业的持续认可,并取得显著进步。基于此,《化工过程全生命周期本质安全应用指南(第3版)》(第三版)结合新的本质安全知识,加上新研究、从业人员观察、新的案例和工业方法,提供使用这些理念的指南和方法。《化工过程全生命周期本质安全应用指南(第3版)》旨在为涉及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和人员提供更好地理解本质安全理念的工具和方法,介绍如何将研发、过程开发、工程设计整合成一个贯穿于工艺全生命周期的、用于平衡安全、成本和环境问题的综合性方法。 《化工过程全生命周期本质安全应用指南(第3版)》为将本质安全策略应用于丁业过程安全的读者而写,适用于企业管理人员、过程安全专家、工程师、研发和过程开发团队、工程教育工作者以及其他负责工作场所安全人员等。

目录

插图清单 表格清单 1 引言 1.1 宗旨、读者和内容 1.2 本指南与其他CCPS指南的关系 1.3 本书架构 1.4 本质安全发展历程 1.5 参考文献 2 本质安全概念 2.1 本质安全和过程风险管理 2.2 本质安全定义 2.3 共同特征 2.4 本质安全策略 2.5 工艺全生命周期的本质安全 2.6 本质安全方法 2.7 保护层 2.8 本质安全融人过程风险管理系统 2.9 总结 2.10 参考文献 3 本质安全策略——*小化 3.1 *小化 3.2 反应器 3.3 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 3.4 管式反应器 3.5 环管反应器 3.6 反应精馏 3.7 危险物料储存 3.8 工艺管线 3.9 工艺设备 3.10 降低影响 3.11 参考文献 4 本质安全策略——替代 4.1 反应化学 4.2 绿色化学 4.3 溶剂 4.4 制冷剂 4.5 灭火剂 4.6 传热介质 4.7 知情替代 4.8 参考文献 5 本质安全策略——减缓 5.1 稀释 5.2 制冷 5.3 低能量的工艺条件 5.4 二次围堵——围堰及封闭空间 5.5 空间分离 5.6 参考文献 6 本质安全策略——简化 6.1 去掉无用设备 6.2 精简备用设备 6.3 设计坚固设备 6.4 预防失控反应 6.5 简化传热 6.6 简化液体输送 6.7 反应器结构 6.8 优化催化剂选择性 6.9 分离工艺步骤 6.10 限制能量输入 6.11 简化人机界面 6.12 总结 6.13 参考文献 7 本质安全策略在保护层中的应用 7.1 操作程序 7.2 维护程序 7.3 重新布置 7.4 围堵/围堰 7.5 更可靠的工艺设备和设计 7.6 简化工艺设备和设计 7.7 集散控制系统 7.8 总结 7.9 参考文献 8 全生命周期阶段 8.1 通用原则 8.2 概念 8.3 工艺研发 8.4 基础设计 8.5 详细工程设计 8.6 采购、施T和试车 8.7 操作和维护 8.8 变更管理 8.9 退役 8.10 运输 8.11 参考文献 9 本质安全和安保 9.1 概述 9.2 化工安保风险 9.3 安保策略 9.4 应对措施 9.5 安保易损性评估 9.6 本质安全和化工安保 9.7 本质安全理念在安保管理应用中的局限性 9.8 结论 9.9 参考文献 10 本质安全设计实施 10.1 概述 10.2 本质安全系统管理方法 10.3 教育和意识 10.4 组织文化 10.5 本质安全审查 10.6 反应性化学品筛选 10.7 本质安全审查培训 10.8 本质安全设计特性的归档 10.9 总结 10.10 参考文献 11 本质安全与基于风险的过程安全方案要素 11.1 过程安全文化 11.2 合规性 11.3 员丁参与 11.4 工艺知识管理 11.5 危害识别和风险分析 11.6 安全工作实践 11.7 资产完整性和可靠性 11.8 承包商管理 11.9 培训和绩效保渺过程安全能力 11.10 变更管理/开车准备 11.11 操作行为/操作程序 11.12 应急管理 11.13 事故调查 11.14 衡量与指标/审核/评审与持续改进 11.15 总结 11.16 参考文献 12 本质安全实施工具 12.1 本质安全审查方法——概述 12.2 总结 12.3 参考文献 13 本质安全设计冲突 13.1 概述 13.2 本质安全冲突案例 13.3 本质安全和环境危害 13.4 本质安全和健康的冲突 13.5 本质安全和经济性的冲突 13.6 理解和解决冲突的工具 13.7 衡量本质安全特征 13.8 总结 13.9 参考文献 14 本质安全法规监管 14.1 本质安全法规的发展和挑战 14.2 美国本质安全法规立法经验 14.3 本质安全监管问题 14.4 总结 14.5 参考文献 15 实例及案例研究 15.1 概述 15.2 本质安全策略的丁艺应用 15.3 来自Carrithers的案例分析 15.4 工艺路线选择——早期研发案例 15.5 蒸汽发生器本质安全研究案例 15.6 案例研究:博帕尔事故 15.7 举例:生产三烷基磷酸酯工艺的本质安全 15.8 小结:本质安全策略应用案例 15.9 其他本质安全操作案例文献 15.10 参考文献 16 未来的发展趋势 16.1 本质安全设计融人过程安全管理 16.2 鼓励化学和化工界发明 16.3 本质安全理念融入化学和化工课程 16.4 开发本质安全设计的数据信息库 16.5 开发本质安全设计应用T具 16.6 参考文献 附录A 本质安全技术(IST)检查表 A.1 IST检查表程序 A.2 IST检查表问题 附录B 本质安全分析方法 B.1 本质安全分析——检查表引导的过程危害分析(PHA) B.2 本质安全分析——独立的过程危害分析(PHA) B.3 本质安全分析——融人过程危害分析(PHA) 索引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普建武,198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工程专业,先后在中石化、中海壳牌和万华从事生产、技术和过程安全工作。参与编写行标《HAZOP分析质量控制与审查导则》。 吕京鹏,2007年毕业于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化学工艺硕士。先后在青岛丽东化工有限公司和万华化学从事技术支持和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参与编写《甲苯二异氰酸酯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闾肇栋,美国阿拉巴马大学化学工程博士。先后任职于美国埃克森美孚和璐彩特国际美国和中国公司,近30年工艺技术和过程安全管理工作经验。现任万华化学过程安全和生产技术专家。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