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文化建设思想研究

包邮科学发展观视域下文化建设思想研究

1星价 ¥41.8 (6.1折)
2星价¥41.8 定价¥6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10214429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18
  • 出版时间:2021-03-01
  • 条形码:9787010214429 ; 978-7-01-021442-9

内容简介

党的十六大以后,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围绕“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怎样建设文化”,“实现什么样的文化发展、文化怎样发展”,以及“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文化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文化奋斗目标”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做出了重要的理论创新与探索,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选题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为主题,对科学发展观视域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功能、地位、作用,以及文化建设的奋斗目标、指导思想、重要内容和发展道路等问题进行了具体地研究和论述,系统阐明了在新世纪新阶段党带领人民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探索以及取得的重大成果,对于我们深入把握和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历史、理论和实践,对于增强文化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等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目录

导论 **节 文化与文化发展观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文化发展观的历史演进及其实践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第四节 党的十六大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第五节 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现状简评 **章 文化本质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人民的精神家园 **节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第二节 文化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第三节 文化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尺 第四节 文化是综合国力重要的构成因素 第五节 文化成为衡量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标志 第二章 文化功能论:以文化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节 文化建设是提升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第二节 文化建设提高综合国力竞争 第三节 文化建设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 第四节 文化建设是建构国家话语权的重要方式 第五节 中国发展的文化表达 第三章 和谐文化论: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 **节 和谐文化提出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和谐文化的意义旨归 第三节 和谐文化的基本内涵 第四节 和谐文化的重要功能 第五节 和谐文化观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发展 第四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节 文化与价值观 第二节 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第三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任务 第四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和谐文化建设 第五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第五章 生态文化论:美丽中国的文化宣言 **节 生态文化提出的背景 第二节 生态理性与生态文化 第三节 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 第六章 网络文化论:建设社会主义网络强国 **节 网络时代的来临 第二节 网络文化与文化软实力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建设思想 第四节 大力提升我国网络文化软实力 第五节 构建国家网络文化安全体系 第七章 文化发展论(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节 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第二节 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 第三节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创造作用 第四节 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建设中的几个重要关系 第八章 文化发展论(二):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节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第二节 增强中华文化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第三节 大力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 第九章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文化建设的历史地位 **节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文化建设思想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文化建设的历史地位 余论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种海峰(1966-),男,陕西白水人,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省教学名师,现任杭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获陕西省第五届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荣誉称号,为校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重点学科带头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课程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首届学术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曾获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以及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的数次科研成果奖励;近年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20余篇;高等教育出版社重点规划教材3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