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0633841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1cm
  • 页数:243页
  • 出版时间:2020-12-01
  • 条形码:9787550633841 ; 978-7-5506-3384-1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对诸子尤其是墨家感兴趣者,专业哲学学者《子海精華編》出版説明 “子海”,即“子書淵海”的簡稱。“《子海》整理與研究”課題係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項目、山東省社科規劃重大委托項目。該課題分《珍本編》、《精華編》、《研究編》、《翻譯編》四個版塊,力圖把子部珍稀文獻、精華文獻進行深層次的整理、研究和譯介,挖掘子部文獻的價值,促進子學研究的發展。山東大學向來以文史見長。古籍整理與子學研究,是其中的傳統研究方向。“《子海》整理與研究”,是在山東大學前輩學者高亨先生積30年之力陸續做成的《先秦諸子研究文獻目録》的基础上,由已故著名古籍整理與研究專家董治安先生參與策劃、設計的大型綜合研究課題。課題立項後,得到了中宣部、教育部、財政部、山東省政府和山東大學的大力支持,學界同仁踴躍參與。《精華編》的整理研究團隊近200人,來自海内外48所高校和研究機構。在組織管理上,《精華編》努力探索傳統文化研究協同創新的新體制、新機制,現已呈現出活力和實效。華夏文明是由多元文化構築而成的。中國古代子部典籍,以歷代士人個性化作品的形式,系統性地展示了華夏民族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立體性地反映了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發展的貢獻。其中,無論是宏篇大論,還是叢殘小語,都激蕩著歷史的聲音,閃爍着智慧的光芒,構成中國古代思想、藝術、科技和生活方式的主體内容。《精華編》通過對子部优秀的典籍的整理,一方面擷英取粹,爲華夏文明的傳播提供可靠的資源和文本;另一方面以古鑒今,爲當下社會的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并希望進而梳理中華傳統文化的多元結構,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貫文脈。根據漢代以後子學發展和子部典籍的實際情況,參照官私目録的分類與著録,《精華編》選取先秦諸子、儒學、兵家、法家、農家、醫家、曆算、術數、藝術、雜家、小説家、譜録、釋道、類書十四個類目的要籍幾百種,編爲目録,作爲整理的依據,而在成果展現上則不出現具體的類目。爲統一體例,便於工作,《精華編》編有詳細的《整理細則》,并有簡明的《整理要則》,供整理者遵循使用。《精華編》整理原則是,對每種子書的整理,突出學術性、資料性和創新性,力求吸納已有的整理成果,推出更具參考價值、更方便閲讀的整理文本。所採用的整理方式,大體有三種:一、 部頭較大且前人未曾整理者,採用標點、校勘的方式整理;二、 前人曾經標點、校勘者,或採用抽换更好或别具學術特色底本的方式整理,或採用集校、集注的方式整理,或採用校箋、疏證的方式整理,或綜合使用以上方式;三、 前人已有較好的注本者,則採用集注、彙評、補正等方式整理。《精華編》採用五次校審、遞進推動的管理程式,即:一、 初校全稿。子海編纂中心組織碩、博研究生,修改文稿錯别字,規範異體字,調整格式,發現并標明校點中的不妥之處。二、 初審文稿。子海編纂中心的編纂人員根據情況,解決初校時發現的問題,并判斷書稿的整體質量。三、 匿名評審。聘請資深教授通審全稿,全面進行學術把關,消滅硬傷,寫出審稿意見。四、修改文稿。子海編纂中心及時把專家審稿意見反饋给整理者。整理者根據審稿意見修改,做出新文稿。五、終審文稿。待新文稿返回子海編纂中心後,總編纂作*後的學術質量把關。五步程序完成後,將文稿交付出版社。五次校審的目的是爲了保證學術質量,提高整理水平,減少錯訛硬傷。但校書如掃塵埃落葉,隨掃隨有,《精華編》雖經多道程序嚴加把關,仍難免有錯,懇請方家不吝指教。子海編纂中心將及時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把工作做得更好,以實現課題設計的初衷。

内容简介

本书系清代墨子研究的重要成果。与王闿运《墨子注》孙诒让《墨子间诂》相比而有自己的独特价值。作者会通墨子各篇主旨,探讨墨家理论体系,考论墨家源流,评论墨家学说得失,提出墨家以兼爱为根本之学。其成就受到学人重视。本书以光绪三十二年湖南官书报局铅印本为底本,参考其他校本,精心整理,是该书的一个校勘善本,方便学者使用。

目录

目録

整理説明


墨子箋卷一
親士**
修身第二
所染第三
法儀第四
七患第五
辭過第六
三辯第七

墨子箋卷二
尚賢上第八
尚賢中第九
尚賢下第十

墨子箋卷三
尚同上第十一
尚同中第十二
尚同下第十三

墨子箋卷四
兼愛上第十四
兼愛中第十五
兼愛下第十六

墨子箋卷五
非攻上第十七
非攻中第十八
非攻下第十九

墨子箋卷六
節用上第二十
節用中第二十一
節用下第二十二闕
節葬上第二十三闕
節葬中第二十四闕
節葬下第二十五

墨子箋卷七
天志上第二十六
天志中第二十七
天志下第二十八

墨子箋卷八
明鬼上第二十九闕
明鬼中第三十闕
明鬼下第三十一
非樂上第三十二

墨子箋卷九
非樂中第三十三闕
非樂下第三十四闕
非命上第三十五
非命中第三十六
非命下第三十七
非儒上第三十八闕
非儒下第三十九

墨子箋卷十
經上第四十
經下第四十一
經説上第四十二
經説下第四十三

墨子箋卷十一
大取第四十四
小取第四十五
耕柱第四十六

墨子箋卷十二
貴義第四十七
公孟第四十八

墨子箋卷十三
魯問第四十九
公輸第五十

墨子箋卷十四
備城門第五十二
備高臨第五十三
備梯第五十六
備水第五十八
備突第六十一
備穴第六十二
備蛾傅第六十三

墨子箋卷十五
迎敵祠第六十八
旗幟第六十九
號令第七十
雜守第七十一
墨子佚文
墨子篇目考
評議五家
畢刻本叙
畢刻後叙
讀墨要指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曹耀湘字镜初,湖南长沙人,清朝末年学者、诗人,在先秦诸子、诗歌、楚辞、经学等方面皆有建树。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