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214235886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436
- 出版时间:2021-03-01
- 条形码:9787214235886 ; 978-7-214-23588-6
本书特色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奖提名奖《光明日报》:中国美学研究的里程碑。 这是“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的基础性工程”“堪称迄今为止*全面的中国美学文献资料库、国内**部大型中国美学通史、**部中国艺术批评通史”,学界专家这样评价。 《中华读书报》:这是国内**部大型的中国美学的通史型著作,系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豆瓣分:8.71.图书内容精湛:这部书系统地反映了中国美学发展的历程,是我国**部大型中国美学通史,勾勒出中国美学思想发展的内在脉络,呈现出中国美学的基本精神、理论魅力和总体风貌,对于促进美学学科建设,深入美学学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作者阵容强大:本书由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美学是北大的传统优势学科,北大的蔡元培、朱光潜、宗白华等多位学者都曾对中国现代美学作出重大贡献,本书则是百余年来北大美学学术研究的结晶。 3.荣誉收获丰硕:本书是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教育部文科基地重大项目,首次出版后获得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提名奖、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
内容简介
《中国美学通史》是关于中国历目前美学思想的发展史,从上古时期的商代开始一直写到1949年,反映中国美学从上古时代到近现代的全幅波动,力求成为一部闪耀着当代光芒的美学史。本套丛书包括以下内容: 《中国美学通史(先秦卷)(精)》:先秦美学是中国美学史的起点,也是中国美学史的个思想高峰。本卷重点讨论先秦诸子各家对于美学问题的观点,以及美学思想如何与该思想系统中的其他部分相联系。 《中国美学通史(汉代卷)(精)》:汉代是中华传统文化定型的时代,中国美学的基本特征也在汉代基本形成。画像砖的古拙典雅,大赋的铺张扬厉,建筑的庄严雄伟,无不凸显出汉文化博大、包容、人文化的精神。本卷紧扣汉代历史文化特征,叙述汉代美学发展的历程、特点和成就。 《中国美学通史(魏晋南北朝卷)(精)》:魏晋南北朝美学开启了中国美学发展的新阶段,秦汉讨论的若干美学问题在此得到深化,并出现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内涵的美学概念。本卷对魏晋南北朝美学的基本内容、主要美学家、美学发展的脉络等做了全面细致的梳理和论述。 《中国美学通史(隋唐五代卷)(精)》:隋唐五代是中国美学发展目前一个很好重要的阶段。隋唐五代美学进一步发展与丰富了中国美学的传统,并影响了宋元以来中国美学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是现代中国美学理论建设的重要资源。本卷对隋唐五代时期美学的基本内容、主要特征、发展脉络、历史地位等做了全面的论述。宋代社会的转型、理论思维的成熟、主体性情的凸显、市民阶层的兴起、人本需求的张扬、士人心态的世俗化,导致宋元境界与汉唐气象有很大不同。与汉唐美学相比, 《中国美学通史(宋金元卷)(精)》:宋代美学一方面走向理性,走向成熟;另一方面走向生活,走向休闲。本卷完整地展现了这个时期美学发展的面貌。 《中国美学通史(明代卷)(精)》:明代是中国古典美学向市民文化转型分化的时期,明代美学的市民化精神对后世美学具有先导作用。本卷是对明代美学的论述,概括了明代美学的特点与基本内容,对重要人物的美学思想及主张做了归纳和阐述。 《中国美学通史(清代卷)(精)》:清代美学开启了近现代中国美学发展的进程。明末清初以来,社会的动荡、思想的激越带来了美学观念的变革。以王夫之“意象”、石涛“一画”等概念为中心的美学体系的形成,对一系列重要美学问题的探讨,成为这一时期美学发展的重要标志。 《中国美学通史(现代卷)(精)》中国传统美学与西方现代美学的相互激荡形成了中国现代美学的复杂性和独特性。本卷叙述中国美学的现代性进程,讨论东西方美学相互碰撞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及各社会阶层对美学的审美要求,为当代美学的发展提供宝贵借鉴。
目录
导言1
一、中国美学的起始点1
二、源头活水:先秦美学的风貌4
三、以时代问题引领思想经典的研究11
四、本卷的写作脉络16
**章 春秋之前的意义世界18
引言18
**节 “象”与“兴”:华夏美学的人文源头21
一、巫为礼之源21
二、文、物、象24
三、象形字31
四、通神之兴34
第二节 易象与意象39
一、人世戏剧的模型39
二、阴阳对待的动态之美42
第三节 《诗》:名物与风情48
一、《诗》之名物与精神家园49
二、《诗》的风情与风教54
第四节 音乐化的天道秩序59
一、人文与天道60
二、成均之教67
第五节 “文”的蜕变73
一、奢华与彷徨74
二、理性化的两面80
第二章 《老子》美学85
**节 老子概说86
一、“老子”与史官86
二、老子思想的旨趣88
三、《老子》美学的意义91
第二节 大象无名93
一、有无相生93
二、对待之妙97
三、假名与“大象”99
第三节 生命之道104
一、婴儿之柔105
二、专气致柔107
三、真正的强大111
第四节 审美心胸(一):知足者富114
第五节 审美心胸(二):虚极以观复122
一、涤除玄鉴122
二、反观其身125
第六节 抱一守独的审美理想129
一、抱一为天下式129
二、“独”:道家的圣人形象131
第七节 不言之教136
一、不思美善的为政之道136
二、“小国寡民”的美俗理想139
第三章 孔子的美学思想143
**节 孔子概说144
一、儒家的兴起145
二、孔子的生平和追求147
三、孔子的气象与儒家的审美精神149
第二节 诗教切磋151
一、孔子之前的诗教151
二、孔子为何重视诗教153
三、“诗可以兴”156
第三节 君子人格163
一、“君子和而不同”164
二、文质彬彬之典范169
三、“君子不器”的美育理念173
第四节 “孔颜之乐”175
一、切磋琢磨:君子之学176
二、游戏:君子之争179
三、乐以忘忧183
四、孔子的“艺术学”186
第五节 存在与敬畏192
第六节 “仁”与天道信仰199
第四章 思孟学派的美学思想206
**节 战国时代的社会与思想文化状况207
一、“士气”:战国思想的社会背景208
二、战国时代美学思想的一般问题212
第二节 “美情”与“致诚”214
一、美情曰真215
二、尽己为诚218
三、仁声入人深223
第三节 身心同观的威仪之美228
一、道不远人228
二、作为意义基点的“身”231
三、“威仪”与“玉色”236
第四节 时代忧患中的孟子学说242
一、针对墨家的论辩:义利之辨244
二、针对杨朱的论辩:小体大体之辨247
第五节 人性之美与自得之乐252
一、性善论的美学证明:情感的自明性253
二、性善论的美学意义:内求之乐与普遍之美258
第六节 人格之美与大人境界262
一、“践形”与“养气”263
二、大人之“化”与“兴”267
三、“养”:基于农耕文明的思维方式271
第五章 庄子的美学思想276
**节 庄子概说277
一、庄子其人与《庄子》其书277
二、时代问题与庄子的思想旨趣278
三、庄子的哲学及其美学内涵283
第二节 处物不伤285
一、驰心不足以为乐286
二、无用之用288
三、“以鸟养养鸟”291
第三节 无知之知295
一、突破小知295
二、孰知美恶300
三、小大之辨305
第四节 适者忘言308
一、忘于江湖308
二、言无言317
第五节 “游”与“逸”:道家的大人境界322
一、游刃有余322
二、游于一325
三、大人之游328
第六节 庄子思想的宗教感332
一、超越生死333
二、道通一气337
三、“无情”与“心镜”342
第六章 《易传》的美学思想349
**节 《易传》概说350
一、《易传》的思想史定位350
二、《易传》的主题与思想史意义353
三、《易传》的美学意义355
第二节 乾坤之象357
第三节 立象以尽意364
第四节 不测之谓神372
第七章 战国末期的美学381
**节 战国末期的学术合流381
一、战国末期的“一统”要求和诸子思想的“入海口”381
二、战国末期的美学思想概述384
第二节 荀子论人性与礼的功能387
第三节 “血气和平”与“移风易俗”394
第四节 稷下学派的“精气”与“虚静”观念404
第五节 术数构架中的“天”与“人”413
参考文献422
索引425
作者简介
叶朗,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兼任宗教学系、艺术学系主任,同时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兼高校美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市哲学会会长,全国政协常委,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 朱良志,曾任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现为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主任,曾任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亚洲部高级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哲学与艺术之间关系的研究。 先秦卷:孙焘 著 汉代卷:任鹏 著 魏晋南北朝卷:胡海 秦秋咀 著 隋唐五代卷:汤凌云 著 宋金元卷:潘立勇 陆庆祥 章辉 吴树波 著 明代卷:肖鹰 著 清代卷:朱良志 肖鹰 孙焘 崔树强 著 现代卷:彭锋 著
-
我的哲学之师叔本华
¥13.5¥39.0 -
哲学家的狗:一本让人捧腹大笑的超萌醒脑哲学书
¥16.9¥49.8 -
庄子的处世哲学-玄妙人生三昧
¥5.6¥14.0 -
中国哲学十讲
¥15.9¥49.8 -
了凡四训
¥16.7¥49.0 -
伦理学与经济学
¥8.2¥20.0 -
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学:升级图解版
¥13.0¥46.0 -
思辨力35讲:像辩手一样思考
¥70.4¥88.0 -
周易相学精粹
¥14.7¥42.9 -
传习录
¥12.6¥55.0 -
沉思录
¥8.7¥18.0 -
存在与虚无-修订译本(九品)
¥30.2¥68.0 -
相濡以沫:希腊、罗马与拜占庭的精神世界
¥11.1¥33.5 -
简单的逻辑学:逻辑学入门很简单
¥8.6¥36.0 -
好的孤独
¥12.5¥36.0 -
王阳明心学的智慧
¥10.0¥36.0 -
现象学与家园学-塞普现象学研究文选
¥16.1¥42.0 -
传习录:王阳明心即是理,知行合一
¥8.6¥36.0 -
敏感与自我
¥25.0¥49.0 -
钱穆作品集:阳明学述要
¥24.5¥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