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15411163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16
- 出版时间:2021-05-01
- 条形码:9787515411163 ; 978-7-5154-1116-3
本书特色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 保初节易,保晚节难。 ——朱熹 不受日廉,不污日洁。盖无廉则无新不取,无耻则无新不为。不廉其源皆生于无耻也。 ——顾炎武 自由即自律,自律是*大的自由。 ——康德 谁若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 ——歌德 祸咎之来,本难逆料,然唯不贪财、不取巧、不沽名、不骄盈四者,穷可弥缝一二。人为财死,不贪少祸。 ——曾国藩 我的确时时刻刻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无情地解剖自己。 ——鲁迅 古往今来,鲜有早上要饭的乞丐。“能控制早晨的人,方可控制人生。” ——南怀瑾
内容简介
一个人想要成功,*重要的是要懂得如何主宰自己,而主宰自己的前提就是做到自律。 有自律能力的孩子能够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敞开心扉接纳不同的事物与观点;能够很好地调节自身的情绪和行为,更好地提升自己;能够更快适应社会,克服困难,*终获得成功,拥有美好未来。相反,没有自律能力的孩子,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会处处受到掣肘,很难有光明的前景。
目录
**章 做理想中的自己:激发孩子自律的内在动力
自律不是目的,而是达成目标的工具 / 2
没有内驱动的自律,没有任何意义 / 5
亲子互动小活动:描述理想中的自己 / 8
亲子讨论:理想中与现实中自己的差距 / 11
如何才能跨越理想与现实的“鸿沟” / 14
有针对性地激发孩子自律的内在动力 / 17
内驱力,让孩子主动选择自律 / 20
第二章 有切实意义的目标能改变人生
设立目标,可以让孩子不再虚耗精力 / 24
如何设立有切实意义的目标 / 27
协助孩子把大目标拆解成小目标 / 30
保证每天都有可实现的目标任务 / 33
亲子讨论:为每个目标都定好截止期限 / 36
列出实现目标的具体行动清单 / 39
提前做好“临时变动”的应对预案 / 42
第三章 与孩子达成契约:抛弃奖惩教育
惩罚有效,同时会带来叛逆与沮丧 / 46
抛弃奖惩教育,唤醒孩子的自律 / 49
行为契约法,让孩子养成自律的好习惯 / 52
父母应该如何与孩子制定“行为契约” / 55
不开空头支票,“行为契约法”才会有效 / 59
给孩子足够的契约执行自由 / 62
如何应对孩子违约后耍赖 / 64
第四章 立刻行动起来:帮孩子成为高效行动派
与其空想,不如立即行动起来 / 68
千万不要打击孩子的行动积极性 / 72
怎样引导孩子克服懒惰 / 75
孩子总是三分钟热度,怎么办 / 78
如何应对孩子的迟迟不行动 / 81
亲子互动监督:今天的事今天做 / 84
第五章 成就感与获得感:孩子自律的“加油站”
测一测孩子的自律能力 / 90
没有正反馈,再自律也会半途而废 / 94
用成就感与获得感为孩子加油 / 97
引导孩子真正从内心享受成就感 / 100
合理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值 / 103
用孩子擅长的事帮其建立自信 / 106
孩子懈怠时,需要开启鼓励模式 / 109
第六章 远离诱惑和借口:减少干扰,自律更容易
父母玩手机,孩子凭什么写作业 / 114
不自律的父母,很难培养出自律的孩子 / 117
别让自己成为孩子自律的阻碍 / 120
以身作则,是世界上*好的教育 / 123
必要时,收起那些扰乱生活的杂物 / 127
如何为孩子创造自律的环境 / 130
别让孩子总拿借口做挡箭牌 / 134
第七章 积极的自我暗示:引导孩子正确面对“自律损耗”
自律是一种有限的资源 / 138
诱发自律损耗的情况有哪些 / 142
人们应该如何面对自律损耗 / 146
如何引导孩子面对自律损耗 / 150
帮助孩子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 / 153
第八章 开心游戏学自律:轻松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
玩游戏也能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 / 158
延迟满足:神奇的“糖果效应”训练 / 161
规则遵守:带孩子玩指令游戏 / 164
情绪自律:十分刺激的“抓卧底”游戏 / 167
行为自律:为期一周的自律计划 / 170
自律强化:奖品与惩罚,双人互动游戏 / 174
第九章 创造全新的未来:自律贯穿孩子的一生
习惯训练:把自律基因植入孩子生活 / 178
理财训练:花钱,更需要有自律能力 / 181
守时训练:一点一滴强化孩子的自律能力 / 184
独立训练:根治孩子的“依赖症” / 187
合作训练:孩子会自律,合作才顺利 / 190
诱导训练:强化孩子的自律能力 / 193
挫折训练:教孩子用自律调节不良情绪 / 196
参考文献 / 199
后记:自律的孩子更出众 / 200
节选
**章 做理想中的自己:激发孩子自律的内在动力 自律不是目的,而是达成目标的工具 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未来,但未来的路,只能自己去走,没有任何人可以代替。身为父母,我们希望孩子在未来能够有更多的选择与自由,那么,自律就必不可少。正如康德所说“自由即自律,自律是*大的自由”,让孩子养成自律的好习惯,既是孩子的精神财富,也能让孩子足够自由,又可以解放父母,可谓一举多得。 今天,在各种各样的家庭教育理念中,“自律”是一个高频词,无数家长已经充分认识到自律的重要性,也在想方设法提升孩子的自律能力,但大多数人都陷入了一个误区,即把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作为*终目的。 我们先来深入认识一下什么是自律。自律是指行为主体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是以事业心、使命感、社会责任感以及人生理想和价值观作为基础。简单来说,自律就是一种对自我的约束和管理,但需要明确的是,并不是自律的人,就一定能够有光明而又美好的前途。 自律从来不是一个目标,而是实现目标的工具。身为父母,我们把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作为终极目标,显然是非常狭隘的。人生目标才是自律*强大的驱动力,没有人生目标的指引,没有内在的驱动力,自律就无法带给我们力量。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孩子都是“间歇性自律”或者叫“间歇性自虐”。在考试前夕,他们很自律,每天按时写作业,深夜还在勤勤恳恳地学习,就是为了考个好成绩。但有时候他们又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对学习毫不上心,不管父母怎么督促、老师怎么鼓励、同学们如何带动,都挽救不了其失去自律后的自我放弃。 晚上固定时间写作业,是个好习惯。虽然不少孩子能够自律地在固定时间主动坐到书桌前,但一会儿削铅笔、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要吃水果、一会儿玩玩具,不知不觉半个小时过去了,结果什么都没写。实际上,这种现象就是典型的错把自律当作目标,错把固定时间写作业当成目标。 我们不是要把自律当成目标,而是要把自律当作达成目标的工具。倘若孩子明确了提高成绩才是目标,自律只是帮助我们提高学习效率,完成学习任务,那么自律就会变得有意义、有价值,可以有效避免因盲目自律而带来的空虚感。 自律是达成目标的工具,要想让自律发挥出真正的价值,我们首先要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或者说是人生的使命或梦想。 诸如鼓励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之类的励志鸡汤很多,但很少有人告诉父母,极度迷茫的孩子怎么去找到“想做的事”,怎么去找到“真正热爱,愿意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实际上,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不复杂,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中找出完全空闲的一个小时。关掉手机、关掉电脑、关上房门,远离所有的学习任务,保证这一个小时里没有任何外界干扰。这一小时只属于孩子自己,及其找到人生目标。 (2)准备几张大白纸、一支笔。 (3)在**张白纸*上方中间的位置,写下一句话:“我这辈子活着是为了什么?” (4)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回答这个问题。把脑海中闪过的**个想法写下来,任何想法都可以,可以只写几个字。比如,“考年级**名”“改变世界”“飞出地球”等。 (5)不断地重复第(4)步,直到想法突尽为止。这个方法看上去似乎很傻,但它确实有效,要想找到真正的人生目标,就必须先剔除脑海中所有“伪装的答案”。 尽管孩子的心智还不成熟,但他们仍然会受到整个社会的影响,他们的思维、经历、认知等都会受到外界观念、主流思维的影响,只有剔除掉这些,才能找到实现人生目标的真正答案,而真正的答案,来自孩子的内心*深处。 没有内驱动的自律,没有任何意义 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要求孩子按时起床、按时上学、按时写作业。孩子在父母的管控下,一直过着“自律”的生活,但按时写作业并不等于把作业完成好,按时上学也并不等于在学校里完成了高质量的学习,没有内驱动的自律,实际并没有什么意义,只会营造出一种看似自律的假象而已。 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书中曾提道:所谓自律,就是主动要求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换句话说,自律就是我想好好写作业,我就认认真真地写作业,我想每天背单词,我就每天背单词。而不是父母叫了好几遍才起床,闹铃响了一次又一次还是赖床,甚至不惜上学迟到。 自律的行为背后要有内驱动,也就是自我驱动力。所谓的自我驱动力,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就是不断驱动自己前进的力量。这个力量来自孩子自己,而不是外界强加的。这种力量是什么呢?就是孩子自己想要变得更好的欲望。 一般来说,每个孩子对自己的现状都不是那么满意,几乎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个更好的自己,更聪明、更优秀、更招人喜欢……想要自己变得更好是自我驱动的来源,而自律是自我驱动的手段。 譬如,孩子想成为学霸,所以制订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孩子想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所以每天坚持背单词;孩子想成为文艺会演舞台上“*耀眼的存在”,所以每天放学后都积极训练彩排……每个孩子都有自我驱动的原动力,但真正能做到自律的孩子很少,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每个孩子都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懒。 懒得起床,再睡一会儿多舒服,于是上学迟到就成了家常便饭;懒得学习,学习多么枯燥又无聊,哪有电子游戏有趣,于是沉迷游戏荒废了学业;明明这道题不会做,但懒得向老师、父母请教,请教了还有可能被说“笨”,于是就不去主动寻求解决的办法,情况变得越来越糟糕……
作者简介
慧海: 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大学,热爱传统文化,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多次获得国内知名教育组织颁发的奖状证书等,单次(线下)讲座听众超过万人。 他着手创立“智慧父母99问”,研发了“319智慧学习法”,编撰出版了《智慧家庭》《智慧学习法》系列丛书。
-
会讲故事的大脑
¥31.0¥79.0 -
教育十讲:给孩子一个幸福的世界
¥13.7¥36.0 -
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
¥28.4¥48.0 -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
¥10.2¥35.0 -
正面管教-修订版
¥19.6¥38.0 -
儿童教育心理学
¥17.3¥39.8 -
蒙台梭利教育
¥12.6¥36.0 -
发现儿童
¥19.9¥49.8 -
儿童心理学
¥36.8¥149.0 -
如何说 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 孩子才肯说
¥12.8¥36.8 -
捕捉儿童敏感期-(珍藏版)
¥15.4¥38.0 -
DeepSeek高效学习法:中小学生AI学习手册
¥42.3¥59.8 -
艺术家看到的比你多在哪
¥54.5¥79.9 -
别用情绪管孩子
¥30.1¥56.0 -
别害怕吵架:教孩子在冲突中学会正向沟通
¥31.4¥49.0 -
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
¥11.0¥38.0 -
和孩子聊聊生命里最重要的事(精装)
¥31.2¥48.0 -
儿童财商课
¥11.7¥39.8 -
父母的觉醒2:如何培养自觉的孩子
¥26.7¥46.8 -
家庭的觉醒:养育自主、坚韧和有察觉力的孩子
¥28.8¥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