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线上法院与未来司法(精)

线上法院与未来司法(精)

1星价 ¥41.3 (7.0折)
2星价¥41.3 定价¥5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132085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60
  • 出版时间:2021-04-01
  • 条形码:9787301320853 ; 978-7-301-32085-3

本书特色

我们可以也应该找到利用技术的种种方式,去改进法律实践和司法过程。到了2039年,我们一定不必再争辩要不要线上法院,就好像如今我们不再刻意鼓吹线上购物,创新者和早期试验者提出的种种变革好处,人类往往需要时间才能认可。但如果我们现在已有能力去实现有意义的改进,那么我们应该立刻自我投身,而不是把工作留给后代。 有法官却无需法庭,有正义却无需律师。在这场翻天覆地的变化到来前,你是否做好了准备? 本书不是探讨新技术下传统法院该如何改进,而是在描绘一场激烈的变革。 1.《法律人的明天会怎样?》作者理查德??萨斯坎德全新力作,刷新你的认知 2.伊恩·伯内特、贝弗利·麦克拉克林、申卫星、何帆等中内外著名学者力荐

内容简介

优选备受关注的关于法律服务未来的作者理查德?萨斯坎德写了本讨论线上法院注定要改变未来诉讼的书。本书是继《法律人的明天会怎样?:法律职业的未来》之后,作者又一部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品。 在《线上法院与未来司法》一书中,萨斯坎德通过其在法律技术和法理学领域近40年的研究,向读者展示了技术将如何改变诉讼,并提出了解决优选司法公正问题的办法。法庭是一种服务还是一个场所?萨斯坎德认为,司法要求大多数争议都应该由在线工作的法官来解决,而不是在法庭上。他声称,优选范围的司法公正问题能够而且将在很大程度上通过技术得到解决。 萨斯坎德是探索线上法院未来的先驱,他认为这将取代许多传统的诉讼方式。本书中他严格地评估了线上法院的利弊,用富有创见、令人信服且引人入胜的方式预言了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虚拟现实将主宰法庭服务。全书简明、易读、令人深思。

目录

导言

**部分 法院与正义

第1章 法院为何重要

第2章 变革的理由

第3章 技术进步

第4章 结果思维

第5章 现场、远程、网络

第6章 触达司法

第7章 依据法律的正义

第8章 与不正义斗争

第二部分 法院是服务还是场所?

第9章 愿景

第10章 架构

第11章 线上指导

第12章 控制纠纷

第13章 线上裁判

第14章 辅助辩论

第15章 法律与代码

第16章 案例研究

第三部分 反对的声音

第17章 反对意见

第18章 “经济舱”司法

第19章 透明

第20章 公正审判

第21章 数字化排斥

第22章 诱发争讼

第23章 法学理论诸课题

第24章 公办技术

第四部分 未来

第25章 新兴技术

第26章 人工智能

第27章 电脑法官

第28章 全球挑战

附录 关键成功因素清单

注释

扩展阅读


展开全部

节选

向前展望,比如到了2039年,我们一定不必再争辩要不要线上法院,就好像如今我们不再刻意鼓吹线上购物,或者好像——我预计——10年后不再鼓吹无人驾驶汽车。这并不是说每种情况背后的考虑因素相同。这样类比是为了说明,创新者和早期试验者提出的种种变革好处,人类往往需要时间才能认可。有些人可能会赞同诺贝尔奖得主、物理学家马克斯·普朗克(Max Planck),他曾说:“科学真理胜出,并不靠说服反对者和带他们见到光明,而是因为那些反对者*终消逝,而熟习科学真理的新一代长大成人。”但我觉得没有理由要等一代人才对法院服务进行重大变革。如果我们现在已有能力去实现有意义的改进,那么我们应该立刻自我投身,而不是把工作留给后代。 直觉反应 我们可以理解甚至尊重法律人对激进技术变革的反感,或许我们甚至可以嘲笑他们的非理性,但是我们不应该被吓退,而是要探索更好的正义实现方式。我们应该从社会和公民的需求出发,不要受制于现有服务提供方的偏见(哪怕本意不坏),他们中有影响力的那些人都已经五六十岁了,对数字技术的进展未必熟悉。法院的未来太重要了,不能仅仅留给目前在法院体系内工作的那些人(令人遗憾的是,其中有些人有时还会操纵这套体系)。如今技术正给我们的社会和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重大改变,我们也应该欢迎对我们*重要的社会制度开展创新思考。正如英国法院和裁判庭服务执行长官苏珊·艾克兰德霍德常常提醒我们的:“我们的行事流程不需要像我们的原则那么古老。” 我们的研究对象 线上法院的具体意思,也是吸引了*热烈争辩的,可以称之为线上裁判。这涉及人类法官判决案件,但并不发生在实体法庭里,而是通过线上服务提交证据和理由,然后法官也通过线上平台而不是公开法庭作出判决。更加宏观的概念则是指一套利用了技术的系统,能够把服务范围扩展到法院的传统领域之外。 本书的目标是探讨这两种意义下的线上法院——线上裁判和扩展法院。我并不总是分别讨论这两种意义,因为实践中世界各地涌现的线上法院都是两种意义的混合体。这里我做区分是为了描述线上法院的概念,也是为了激发一些由概念引发出问题的直接想法。我们在认真考虑法官在没有法庭的情况下开展他们的主要工作吗?除了由法官去判决案件,国家真的有责任做得更多吗? 支持线上法院的理由 我以两种方式呼吁采用线上法院。**,我请政策制定者、法官和律师在他们各自的法域内客观地看待现行法院体系的缺陷,并认真考虑引入线上裁判和扩展法院体制。不同国家无疑会有不同的反应。有些可能认为这类系统只对小额案件有用。另一些(包括我)则可能会预测,一旦线上法院实际上对小额案件产生良好效果,那么随着时间推移,线上法院还会拓展应用范围,改造更高价值案件的诉讼流程。 第二,我请读者们跳出具体法域当地的困难,去考虑一下更宏观的全球图景。现状令人难以容忍,目前竟然还有过半数的人类生活在法律保护之外,他们所在国家中的人民几乎没有机会了解和维护他们的合法权利。对此,很多勤勉的机构寻求推动人道社会的支柱之一的法治,改善司法触达,引入有效的人权体制,打击腐败和犯罪,通过有效的司法制度去推动和平和安全。一般来说,这类努力取决于引入一系列传统的组件——公办和慈善法律资金、法律咨询人员、传统执法和司法体系,以及几个简陋的网站和一些松散的公办法律教育。我认为,想要继续推进这些方法来解决全球司法触达难题,前景黯淡。例如,我无法想象巴西法院中积压的1亿宗案件,靠律师和法官在传统法庭中兜兜转转就能消化完。何况巴西这个国家还算是法治和法院组建相对完善的。许多国家的法院体系还要欠发达很多。 对于全球法律不彰的惨况,我设想线上法院或许是部分化解之道——引入线上裁判可以处置大量纠纷,引入扩展法院则帮助人们了解他们的权利,也指导他们如何使用法院系统。沿着这条思路,线上法院可以赋予许多人更大的力量,也带给他们更多的安全和宁静。 正义的原则 尽管本书的主要目标是支持线上法院,论证其作为改善司法触达的方式,然而我还有一个辅助目标,即提出和应用一套通用原则去支持任何法院体系(无论是传统、线上还是两者的融合)。对于任何法院都应该体现的原则和价值观,以及任何法院体系应该带来的结果和益处,如果我们可以或多或少达成一致,那么我们将能更好地把现有体系与本书倡议的系统进行对比。另外,我也想提出一套标准,这样未来的进展和建议也可以对照评价。现实一点说,我不是说我们可以为所有时间、所有地方的所有法院提炼出一套原则。我的关注点在于西方法律传统下的法院体系(既有普通法也有大陆法),一般来说见于民主政体。这些原则中有一些来自宪制理论,另一些来自法律哲学,还有一些来自公共政策思考。当我在后文探讨一系列针对线上法院的反对意见时,也会实际应用这些原则。尽管很多质疑经不住系统考辩,它们背后的深层忧虑确实值得被挖掘出来,并对照我提出的正义原则来思考。如果我们致力于改善司法和正义的触达,那我们应该明确我们所说的“触达”和“正义”所指为何。 未来 常有人说我们无法预测未来。这句老话仿佛给短视和缺乏想象者撑了腰,把一切远见都拒之为无意义的梦呓。我的观点不同。我承认我们当然无法预测那些我所谓“尚未发明”的技术。但也有些人认为,哪怕猜不到具体细节,我们还是可以预判未来世界的大趋势,我认同他们的观点。我们不可避免会漏掉一些重大突破,但哪怕我们只是从当下状况去推测,也会让我们看到一个全然不同的未来,一个有长远眼光的人都不应该回避的未来。 思考未来的另一种方式是考虑我们当下所处状况是否可持续下去。鉴于技术的力量和应用爆发式增长,以及法律和法院服务触达方面的巨大困境,我难以相信我们现在的法院体系、法律制度和法律职业在未来数十年间将会大体维持不变,也不应如此。相反,我认为全然不变或小修小补的是*不可能出现的未来。然而,大多数司法机关和政府的长期战略(如果它们确有战略)恰恰假定了这种小修小补。说实话,法院服务的主流模式是无法持续下去的。在我看来,现行模式已然破产,也昂贵到让人无法承受,所以我们应当深度思考在现状之外还能做些什么。

作者简介

理查德·萨斯坎德,牛津大学教授,被授予大英帝国勋章。担任计算机与法律协会(Society for Computers and Law)主席、英国首席大法官战略与技术顾问,以及牛津互联网研究院(Oxford Internet Institute)顾问委员会主席。已出版多部广受欢迎的著作,包括《律师的终结?》(牛津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法律人的明天会怎样?》(牛津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二版)。其著作已被翻译为超过15种语言,并受邀在超过50个国家发表演讲。20世纪80年代中期,他就在其牛津大学的博士论文中论述了人工智能与法律的相关问题。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