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15517537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75
- 出版时间:2019-01-01
- 条形码:9787515517537 ; 978-7-5155-1753-7
内容简介
20世纪初,区别于传统的、带有前卫和先锋色彩的现代(派)艺术,走上多方面展开和推进的年代。当时,德国心理学家、哲学家、美学家立普斯以主观唯心主义为哲学基础提出的美学理论“移情说”风靡理论界,该理论认为,审美主体产生美感的根本原因在于情感的投射,也就是我们把自己的感觉、情感与意志等投射给审美对象,所以才感受到了美。基于对这种只肯定一直居正统地位的“古希腊―文艺复兴”样式的艺术理论的反驳,威廉·沃林格在《抽象与移情》中提出了与“移情”相反的另一种审美体验,即抽象冲动。他立足当下,对古代艺术中未被充分重视的古埃及、晚期罗马及拜占庭艺术,进行了独到的分析和阐释,提出了“抽象需求”的艺术原则。沃林格认为,移情不是铸成艺术的专享心理依据,与之相反的“抽象”作为一种本能冲动同样是不可忽视的艺术心理,从而肯定了古埃及、晚期罗马及拜占庭艺术在艺术史中的地位,指明了抽象原则特有的艺术表现力和美学价值,使得正待进发的现代艺术毫无顾虑地沿着“出离移情和具象,走向抽象和形式”的道路大胆前行。
目录
五十年后的结语:1959年再版前言
**部分理论篇
**章抽象与移情
第二章自然主义与风格
第二部分实践篇
第三章装饰艺术
第四章抽象与移情在建筑和雕塑艺术中的例选
第五章北方早期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
附录论艺术的超验性和内在性
1981年德语版跋
节选
作者简介
威廉·沃林格(Wilhelm Worringer,1881—1965),德国艺术史家、艺术评论家。著名的两部作品《抽象与移情》和《哥特艺术的形式》,前者完成于1907年,是作者申请博士学位的学位论文,1908年正式出版,后者出版于1911年。两部著作一经面世,就在德国当时的先锋派艺术家,尤其是表现主义艺术家圈子中引起强烈反响。沃林格后来谈及他年轻时代的这两部著作对他学术生涯的影响时说,对于一般读者而言,他基本仍是《抽象与移情》和《哥特艺术的形式》的作者,他早期著作中年轻人特有的生机与活力似乎淹没了他成熟期所做的坚持不懈的努力。另著有《木版油画的起源》(1924年)、《希腊文化与哥特艺术》(1928年)等。
-
齐白石草虫册页精品-经典画库
¥10.6¥30.0 -
中国画在西方:66幅海外馆藏珍品
¥20.7¥58.0 -
数码摄影用光和色彩从入门到精通
¥19.6¥69.0 -
艺术教育
¥8.0¥26.0 -
纯艺术--欧洲电影(原始冲动影像视觉的内在张力)
¥10.5¥29.8 -
中国书画题跋字典
¥21.4¥68.0 -
张大千国画精品-经典画库
¥9.1¥30.0 -
齐白石国画山水精品-经典画库
¥10.6¥30.0 -
神圣的绿洲:1948
¥20.3¥58.0 -
虚静声希-音乐品鉴的乐趣
¥13.6¥35.0 -
硬笔卷-楷书名家临帖入门
¥7.4¥13.0 -
赵孟頫书《胆巴碑》临写与创作
¥11.5¥35.0 -
齐白石山水册页精品-经典画库
¥9.1¥30.0 -
花卉图案-经典图案资料汇编
¥7.6¥22.0 -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
¥11.8¥25.0 -
在好莱坞图谋不轨:伯顿谈伯顿(八品)
¥15.9¥49.8 -
中国工艺美术史修订本
¥24.4¥58.0 -
水彩私绘堂:爱的魔法汤
¥34.3¥49.0 -
艺用造型解剖学
¥11.5¥35.0 -
钢笔行书通用汉字7000
¥6.5¥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