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质量绿色发展:深圳的创新之路:a roadmap to innovation of Shenzhen

包邮高质量绿色发展:深圳的创新之路:a roadmap to innovation of Shenzhen

¥41.3 (7.4折) ?
1星价 ¥41.3
2星价¥41.3 定价¥56.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544162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5cm
  • 页数:275页
  • 出版时间:2021-04-01
  • 条形码:9787565441622 ; 978-7-5654-4162-2

本书特色

深圳低碳能源发展、经济高质量增长和产业升级转型促成了碳排放强度的下降和污染物的减排,同时推进了能源结构和产业转型升级,包括一些污染气体的排放都已达到国家要求。深圳经济发展水平在国内排名第三,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大城市中*高。本书主要对近几年深圳已有的绿色低碳发展的专项研究、典型案例、政策和规划等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并借鉴国际低碳城市的典型案例经验进行了国际比较,分析了深圳绿色低碳发展状况,阐述了深圳低碳的实践和创新。

内容简介

深圳作为土地资源有限而人口快速增长、经济高速发展的新兴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以其前瞻性的经济、城建、交通、产业等方面的科学规划,保持着长久的活力。深圳作为地处亚热带海洋性气候中的一片“热土”,并没有选择满负荷利用资源的高密度发展道路,而是选择建设草木葱茏、绿意盎然的低碳景观城市的道路。本书介绍了深圳在工业、交通、建筑、环境等多方面的生态建设和低碳发展经验,为全国的低碳城市发展提供借鉴。

目录

第1章 被现代化掩埋的城市
1.1 令人窒息的热浪和雾霾
1.2 大自然敲响警钟
1.3 难以承受的“城市病”
第2章 寻找失落的生存空间
2.1 先污染后治理之路的国际样本
案例2-1 雾都伦敦
案例2-2 上莱茵河边境合作地区
2.2 提前规划及早动手的国内成功案例
案例2-3 青岛中德生态园
案例2-4 曹妃甸国际生态城
案例2-5 天津中新生态城
2.3 绿城生活是值得拥有的“奢侈品”
阅读资料2-1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绘制的“美丽中国”蓝图
第3章 绿色低碳生活样本
3.1 点对点绿色智慧交通网
案例3-1 深圳公交巴士线网规划
阅读资料3-1 公交专用道的国际经验
案例3-2 深圳地铁成为低碳绿色新动脉
案例3-3 深圳推广新能源车的创新做法
案例3-4 慢行交通系统——城市*后一公里解决方案
案例3-5 管得高效、走得便捷的智慧交通系统
3.2 城市绿肺和慢生活
案例3-6 通过城市空间布局和城市廊道解决热岛效应
阅读资料3-2 城市组团有效降低“钟摆式”交通引发的高碳排放
阅读资料3-3 深圳组团式城市空间布局的来龙去脉
3.3 会呼吸的建筑和生态空间
案例3-7 深圳绿色建筑的探索与实践
案例3-8 会呼吸的大厦——建科大楼
案例3-9 立体景观节能建筑——万科中心
案例3-10 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小区——梅山苑
案例3-11 工业化设计建设的社区——龙悦居
阅读资料3-4 绿色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第4章 绿色GDP方程式
4.1 传统产业“减法”
案例4-1 用市场化方法推动传统产业向低碳产业转型
案例4-2 循环经济激活“静脉”产业
4.2 绿色低碳产业“加法”
案例4-3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
案例4-4 现代服务业的培育
4.3 绿色GDP考评
阅读资料4-1 低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控制性指标
阅读资料4-2 中国绿色GDP核算现状
4.4 国外政府的实践经验
案例4-5 德国
案例4-6 法国
案例4-7 美国
案例4-8 日本
第5章 可持续城镇化的国际样本
5.1 法国生态街区发展
5.2 赛甘岛-塞纳河岸协议开发区
5.3 项目规划与论证
5.4 项目典型案例
案例5-1 赛甘“艺术岛”
案例5-2 赛弗尔桥区旧城改造
案例5-3 特拉派区多元发展
案例5-4 生态技术应用
5.5 评价
5.6 其他低碳城镇国际案例借鉴
案例5-5 英国BedZed生态村
案例5-6 德国弗赖堡“太阳能之都”
案例5-7 美国西雅图——标准减排城市
第6章 深圳国际低碳城剖析
6.1 战略规划与配套支撑体系
6.2 核心启动区的样板作用
6.3 产城融合的布局
6.4 开发管理与保障
6.5 发展现状和方向
第7章 绿色低碳的金融“翅膀”
7.1 国外“倒碳族”与国内“卖碳翁”
7.2 碳交易市场发展之路
7.3 低碳经济与碳金融市场机制
7.4 碳交易市场的华南经验
第8章 展望与建议
8.1 低碳城镇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8.2 建设完善的绿色金融体系
8.3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郑磊,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经济学博士。宝新金融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香港国际新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及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客座教授,全球金融科技实验室专家顾问,湾区国际金融科技实验室特聘专家,深圳应对气候变化与低碳研究中心顾问。曾任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产业基金与创投基金研究中心副主任,招银国际资产管理执行董事,出版了50多部中、英、法、日、德文等各类经济金融专业译著和专著。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