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0MW超超临界机组培训教材 汽轮机设备及系统

包邮660MW超超临界机组培训教材 汽轮机设备及系统

¥68.6 (7.0折) ?
1星价 ¥68.6
2星价¥68.6 定价¥9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984883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56
  • 出版时间:2021-05-01
  • 条形码:9787519848835 ; 978-7-5198-4883-5

本书特色

600MW以上火力发电机组安装、调试、运行、检修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1.本教材编写小组长期工作在传热学教学**线,获得过教学质量和教学大赛奖励,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经验,且均有主持教材编写的经历,因此能够很好地完成本次教材的建设。 2.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专业认证推动下的本科教学国际接轨,研究性的教学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现行的培养计划改革趋势下,大幅削减课内学时成为必然。这些改变,使得传统课堂教学时间逐渐缩减,而灵活的课外学习正在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编写本学习指导书的目的,在于将研究性教学的实践延伸到课堂之外,帮助学生拓展学习内容、深入学习思考、提高专业素质。 3.本书在内容编写上具备以下几点特征: (1)不拘泥于某一本教材。而是将有特色和使用量较大的各种版本的教材加以归纳总结。取其精华,自成一体。应对课程的基本内容、研究对象、教学要求、学习方法、解题思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和提炼,按基本知识点、重点与难点、典型题解析、自我检测题等环节进行编排。 (2)例题和习题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特别设计一些注重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习题、例题。兴趣是*好的老师,而将理论和一些趣味的,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例子进行融合与渗透,可以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及热爱科学、向往科学的意识,使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体来自发挖掘和获得更多的知识。 (3)突出学习策略。注意教学规律和学习规律, 培养学生科学思维习惯。在解题过程中着重强调基本概念、解题思路、技巧及需要注意的问题,以便读者能举一反三。 (4)注重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基于传热学的概念和知识,对一些生活常识进行辨识和分析,可以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习的知识,启发其创新思维以及培养他们对所学习内容的深刻理解。 (5)拓宽专业面。例题及习题的内容, 除包含能源动力类专业的问题外, 还涉及到电机与电子器件冷却、航空航天、生物工程、机械加工、材料成形、化学工程、核动力等。

内容简介

本书为660MW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培训教材系列丛书之一。全书主要以陕西商洛发电有限公司660MW超超临界汽轮机为例,讲述了汽轮机的工作原理、本体结构及特点、调节及保安系统、主机供油系统、热力系统及设备、给水泵汽轮机的结构及运行、间接空冷系统与设备、发电机的密封和冷却系统、汽轮机运行与维护、汽轮机常见事故处理等内容,并对>350MW超临界汽轮机和1000MW超超临界汽轮机的特点进行了简述。

目录

前言
绪纶
**章 汽轮机的工作原理
**节 级的工作原理及其能量转换过程
第二节 多级汽轮机的工作特点及其热经济指标
第三节 汽轮机的变工况
第四节 汽轮机的配汽方式

第二章 汽轮机本体结构
**节 汽轮机的进汽部分
第二节 汽缸及滑销系统
第三节 隔板及隔板套
第四节 汽封及轴封系统
第五节 动叶片
第六节 叶轮及联轴器
第七节 转子
第八节 轴承
第九节 盘车装置

第三章 汽轮机调节与保护
**节 汽轮机调节系统基本知识
第二节 中间再热机组的调节特点
第三节 DEH调节系统
第四节 液压控制系统
第五节 汽轮机保护系统

第四章 主机供油系统
**节 润滑油系统
第二节 顶轴油系统
第三节 润滑油净化系统
第四节 抗燃油系统

第五章 汽轮机热力系统及设备
**节 回热加热器原理
第二节 除氧器工作原理
第三节 主蒸汽、再热蒸汽及旁路系统
第四节 回热抽汽系统
第五节 主凝结水系统
第六节 主给水系统

第六章 间接空冷系统
**节 概述
第二节 间接空冷系统及设备
第三节 凝汽器的运行维护
第四节 间接空冷系统的运行控制

第七章 汽轮机运行与维护
**节 汽轮机的启动
第二节 汽轮机的停机
第三节 汽轮机的正常运行与维护
第四节 供热机组的运行

第八章 汽轮机常见的典型事故及处理
**节 事故处理原则
第二节 常见事故及处理

第九章 上汽新型350MW超临界凝汽式汽轮机简介
第十章 上汽1000MW等级超超临界汽轮机简介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孙文杰,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热动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电厂汽轮机的结构、调节、运行等的研究与分析。参编600MW培训教材《汽轮机分册》、主编《电厂汽轮机设备及运行》等 黄晓明,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副教授、核工程与核技术系副系主任。具有多年教学经验,教授课程包括传热学、工程热力学、核电站安全、核电厂水化学、太阳能热利用、多孔介质传热传质等能源领域的专业基础课程,并多次获得华中科技大学教学竞赛一等奖。研究领域包括传热传质、多孔介质传热与流动、电子器件散热技术、太阳能热利用、节能技术、核动力装置与设备等与热科学和流体力学相关的领域。先后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后基金、预研项目等多项纵向和横向项目,也作为主要参与人参加过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重要科学研究项目。曾担任多个国内、外权威期刊杂志的审稿人。已发表**作者发表作品40余篇,其中多篇被EI、SCI收录。主持和参与编写专著2部,教材4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