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气污染治理与能源结构调整

包邮大气污染治理与能源结构调整

1星价 ¥16.3 (3.4折)
2星价¥16.3 定价¥4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1105687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13,193页
  • 出版时间:2021-03-01
  • 条形码:9787311056872 ; 978-7-311-05687-2

内容简介

本书在梳理相关理论和其他地区调整能源结构的经验基础上,结合甘肃省和兰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深入分析了兰州市能源结构的变动情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总结经验,提出改善的对策建议,以期对兰州进一步能源结构优化作出贡献。全书分为7章,包括对相关问题研究的理论综述和文献综述部分;概述了兰州市大气污染治理与能源结构调整的背景;总结了兰州市的能源结构调整措施和治污成效;提出了应使用多种途径,采取多种措施,充分发挥兰州市可再生能源优势,结合区域地理环境特点,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有序开发水能资源、太阳能、风能等新型能源,逐步降低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以提高能源自给能力。

目录

第1章 能源结构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1.1 经济增长理论 1.1.1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1.1.2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1.1.3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 1.1.4 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增长理论 1.2 能源经济学与本研究相关的理论 1.2.1 可耗竭资源的定价(Pricing of Exlaaustible Resources) 1.2.2 反弹效应理论(Rebound Effect) 1.2.3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Kuznets Curve) 1.2.4 能源替代理论(Energy Substitution) 1.2.5 外部性理论(Externality Theory) 1.3 大气污染与能源结构研究综述 1.3.1 大气污染国内外研究综述 1.3.2 能源结构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2章 兰州市大气污染治理与能源结构调整研究背景 2.1 世界能源发展面临的挑战 2.1.1 世界能源持续稳定的供应面临巨大挑战 2.1.2 能源开发利用带来的生态环境挑战 2.1.3 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能源发展挑战 2.2 世界能源消费的现状 2.2.1 能源消费总量 2.2.2 人均能耗量 2.3 国外能源发展的现状及新趋势 2.3.1 国外能源发展现状 2.3.2 国外能源发展趋势 2.4 我国能源发展的现状及新趋势 2.4.1 我国能源发展现状 2.4.2 我国能源发展趋势 2.5 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2.5.1 综合 2.5.2 农业 2.5.3 工业和建筑业 2.5.4 固定资产投资 2.5.5 国内贸易 2.5.6 对外经济 2.5.7 交通、邮电和旅游 2.5.8 金融、证券和保险 2.5.9 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5.10 教育和科学技术 2.5.11 文化、卫生、体育 2.5.12 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2.6 兰州市国民经济发展概况 2.6.1 综合 2.6.2 农业 2.6.3 工业和建筑业 2.6.4 固定资产投资 2.6.5 交通、邮电和旅游 2.6.6 国内贸易 2.6.7 财政、金融、证券和保险业 2.6.8 科学技术、教育 2.6.9 文化、卫生、体育 2.6.10 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6.11 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 第3章 国内外能源结构调整案例 3.1 国外能源结构调整分析 3.1.1 美国 3.1.2 英国 3.1.3 德国 3.1.4 日本 3.1.5 印度 3.2 国内能源结构调整分析 3.2.1 广东省 3.2.2 上海市 3.2.3 江苏省 3.2.4 福建省 3.2.5 山西省 第4章 兰州市能源结构调整的基本问题 4.1 兰州市能源结构现状 4.1.1 兰州市一次能源生产总量及结构 4.1.2 兰州市二次能源生产总量及结构 4.1.3 兰州市能源消费总量及构成 4.2 兰州工业企业的能源消费状况 4.3 能源供给与消费存在结构性矛盾 4.4 单位GDP能耗高,开发利用水平低 4.4.1 单位GDP能耗高低的影响因素概述 4.4.2 兰州市单位GDP能耗及其构成的特点 4.4.3 兰州市节能减排工作现状 4.4.4 兰州市单位GDP能耗高原因 4.5 能源构成以煤为主,严重污染环境 4.6 能源浪费情况比较严重 4.7 清洁能源发展严重不足 第5章 兰州能源结构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 5.1 兰州市大气污染现状分析 5.1.1 兰州市大气污染特征 5.1.2 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呈下降趋势,但仍需加大控制力度 5.1.3 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呈下降趋势,治理效果显著 5.1.4 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呈现波动变化,应高度重视 5.1.5 降尘量有所波动但总体呈下降趋势 5.1.6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持续增加,但仍有波动需努力保持 5.2 兰州能源消费结构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5.2.1 兰州市大气污染成因分析 5.2.2 能源消费的污染来源 5.2.3 大气污染的危害分析 5.2.4 .对能源结构与污染物排放的实证研究 5.3 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 5.3.1 能源政策 5.3.2 能源禀赋 5.3.3 产业结构 5.3.4 科学技术 5.3.5 能源价格 5.3.6 城市化及生活方式变化 第6章 兰州能源结构调整措施与治污成效 6.1 立法治污,行政保障 6.2 推进新能源发展,加快循环经济发展 6.3 推行锅炉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6.4 煤炭综合管控,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 6.5 扩大天然气使用范围,优化能源利用方式 6.6 低标号燃油退市,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 6.7 实施工业减排工程,改善能源结构 6.8 兰州市能源调整成效 6.8.1 新能源发展迅速,加快了产业化进程 6.8.2 提升能源利用率,改善了空气质量 6.8.3 优化能源结构,减少了资源浪费 6.8.4 扩大热电联产供热范围,推广了新型供热方式 6.8.5 提高居民幸福指数,降低了呼吸系统疾病率 第7章 兰州调整能源结构的策略选择 7.1 制定实施专门规划,加强政策法规保障 7.2 健全经济政策激励和保障体系 7.3 优化工业部门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7.4 开发利用天然气资源 7.5 机动车辆的清洁能源改造及基础设施配套 7.6 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 7.7 推广煤的清洁利用技术 7.8 推行清洁生产 7.9 支持科技创新,加强兰州市能源技术实力 7.10 营造良好的节能减排氛围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