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220120695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1-06-11
- 条形码:9787220120695 ; 978-7-220-12069-5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诗词爱好者常言道: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其实,一部二十四史,自然是从《史记》说起——因为《史记》名列二十四史榜首,是*能代表中国历史文化的四十种要籍之一。然而,一部《史记》又该从何说起呢?有人抱怨说,古代中国缺少文学巨著——抱怨者心里想的是长篇小说。在《史记》里,包含着一部“楚汉风云录”,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是可以作长篇小说看的。本书为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资*中国传统文学研究大家、川大教授周啸天先生对《史记》的深度解读。 《史记》不仅是一部历史著作,而且是一部文学著作。 总结历史的经验,懂得对人性的洞察,无往而不利——此,即本书提炼的《史记》精华。
内容简介
从战国到汉朝建立的三百年间,尤其是楚汉相争的八年间,社会急剧变化,是一个英雄辈出、叱咤风云的时代。新兴的阶级和历史人物登上政治舞台,积极从事各种变革,为建立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做出了历史贡献,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历史人物。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同样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不多。生活,要生活在太平时代。而读史,则要读战争的历史——太平盛世的历史读起来没劲,尤其是人物传记没劲。在战争年代,人的精神面貌与太平时代多有自私计较、逸乐成风大不相同,更多地表现出胸怀大局、坦荡无私、敢作*为、大智大勇、视死如归等高尚品质,可歌可泣,催人奋进。总而言之,乱世风云,沧海横流,大浪淘沙,方显英雄本色。一本《楚汉风云录》,尽呈《史记》精华。
目录
楚汉风云录 ............001
007 / 一大风起兮云飞扬
“楚汉风云录”的男一号为刘邦。他具有领袖的素质和人望。敢扛大旗敢当头,知己知彼,在军事斗争的同时重视政权建设,广揽英雄,尽得人心,史称“规模宏远”。他工于心计从善如流,玩人于掌股之中。毛泽东说,能干的皇帝多是老粗出身,刘邦是*厉害的一个。
022 / 二当时何不怜功狗
刘邦过河拆桥,诛韩信、杀彭越、逼反英布、逼走韩王信和卢绾……其中韩信*冤。他是一个战略家,用兵多多益善,战无不胜。他有恩必报,本无叛心。刘邦闻其伏诛,“且喜且怜”,足见其冤。当然,不善明哲保身,也是导致悲剧的原因。
026 / 三时来天地皆同力
《秦楚之际月表》实际上是一部“楚汉风云一览表”。此表展示九十余月人间的沧桑巨变。从陈胜起义天下风从开始,经三十月余由项羽号令天下,又历五十余月由刘邦统一中国。八年之间,天下大势变化之快,超出任何人之想象,为以往任何时代所不能比拟。
028 / 四项王此处是英雄
项羽的权是夺来的,威望是打出来的。巨鹿一战消灭秦军主力,为灭秦立了首功,因而顺理成章地成为众望所归的英雄。然而,沽名钓誉的他,鸿门宴上轻信刘邦,放弃关中建都彭城,诛婴背怀尽坑降卒,尽失天时地利人和。总之,败在不懂政治。
035 / 五关中借重萧丞相
萧何是大汉开国**功臣,有卓越的行政能力。他坐镇关中,深得民众拥护。征兵征粮,工作出色,为前线将士提供了有力保障。其为汉相,主持制定律令制度,史称萧规曹随。他知人善任,追韩信一事,旷古鲜闻。但伴君如伴虎,活得也很累。
043 / 六一编书是帝王师
张良是个伊吕式人物,“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但他干过买凶行刺的勾当,亦有血性。遇黄石公一事是一个转折,极具传奇性。他精于黄老之术,用兵如神,善布迷阵,惯出狠招。他功成不居,全身而退。是汉初唯一使刘邦感到放心,不受猜忌的政要。
049 / 七吕氏强梁嗣子柔
吕后、惠帝无为而治,与民休息,太史公是予以肯定的。但吕后其人性格为权力异化,以致变态,史称“为人刚毅,佐高祖定天下,所诛大臣多吕后力”。她对戚夫人的报复手段,令人发指。唯恐大权旁落,对刘氏骨肉无情诛戮,大悖伦常。*终给吕家带来灭顶之灾。
056 / 八识时务者为俊杰
陈平是老资格的政治家,曾为张良副手。在楚汉相争的过程中,屡建奇功。高祖晚年,陈平处帝、后间,如履薄冰,全靠权谋得免于祸。吕后执政时,他主动迎合,讲了一些违心的话。吕后驾崩,他立刻加入神圣同盟,粉碎吕家帮。其后位极人臣,成为少有的全福之人。
064 / 九安刘氏者必勃也
周勃也是元老重臣,史称“厚重少文”,深得高祖信用,圈点为身后的太尉人选。吕氏篡政的时代,周勃在军中威望虽高,却不掌握兵权。在拥刘派的支持下,窃符入军,令北军左袒,先发制人,一举粉碎吕家帮。然不善谋身,文帝朝一度罢相,竟受辱于狱吏。
068 / 十天下熙熙为利来
关注民生日用、商品流通及市场经济,是司马迁对史学的一大贡献。他率先为商家立传。在经济学上,司马迁有许多真知灼见。首先,认为追求财富是人的本性。其次,认为致富光荣,仇富可耻。第三,认为物质财富达到一定程度,就会转向精神道义的追求,等等。
074 / 十一史家绝唱逼离骚
《史记》成于司马迁之手,原因有三:生在史官世家。“百年之间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于太史公”,此其一。爱好田野调查,重视口述历史,壮游大半中国,此其二。写作中遭李陵之祸,而发愤著书,此其三。所以,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精华 ............081
083 / 秦楚之际月表
111 / 项羽本纪
139 / 高祖本纪
170 / 吕太后本纪
184 / 陈涉世家
196 / 萧相国世家
205 / 曹相国世家
215 / 留侯世家
229 / 陈丞相世家
241 / 绛侯周勃世家
253 / 张耳陈馀列传
268 / 魏豹彭越列传
277 / 黥布列传
289 / 淮阴侯列传
310 / 韩信卢绾列传
326 / 田儋列传
337 / 樊郦滕灌列传
366 / 张丞相列传
377 / 郦生陆贾列传
393 / 傅靳蒯成列传
399 / 刘敬叔孙通列传
409 / 季布栾布列传
417 / 平准书
455 / 货殖列传
478 / 太史公自序
附录报任少卿书 ............505
节选
一 大风起兮云飞扬 司马迁写《史记》,写楚汉风云,成功在于纪事,更在于写人。而文学就是人学。写人的成功,就是文学的成功。“楚汉风云录”也可以说是一部连续剧,一部建国大业。而这一部连续剧的主角、男一号就是汉高祖刘邦。关于他的传记,就是《高祖本纪》。《太史公自序》的提要是: 子羽暴虐,汉行功德;愤发蜀汉,还定三秦;诛籍业帝,天下惟宁,改制易俗。 “子羽暴虐,汉行功德”表明人心背向是历史选择的决定性因素。“愤发蜀汉,还定三秦”概括刘邦反弱为强、转败为胜的历史性转折。“诛籍业帝,天下惟宁,改制易俗”概括刘邦的历史功绩——统一中国,移风易俗,对中国的社会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 毛泽东曾高度赞扬刘邦,在1964年的一次谈话中说:“自古以来,能干的皇帝大多是老粗出身,汉朝的刘邦是封建皇帝里边*厉害的一个。”刘邦在统一中国上有什么优越条件呢。**是出自下层,刘邦秦时为亭长,做*基层的工作,如解送囚徒、役卒等,对中国社会、对农民有相当深刻的了解。毛泽东在1959年至1960年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说:“刘邦能够打败项羽,是因为刘邦和贵族出身的项羽不同,比较熟悉社会生活,了解人民心理。”第二是有雄心壮志,他曾游咸阳,见过秦始皇的仪仗队,曰“大丈夫当如此也”。第三是有组织才能、善于驭人。这三项,都是项羽不能和他比拟的。毛泽东将刘、项二人进行比较,总结说:“项王非政治家,汉王则为一位高明的政治家。” 本纪上来,先讲故事,司马迁写人总是先讲故事,通过细节为人物传神。关于刘邦,先讲他做亭长时的故事: 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沛中豪桀吏闻令有重客,皆往贺。萧何为主吏,主进,令诸大夫曰:“进不满千钱,坐之堂下。”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谒入,吕公大惊,起,迎之门。吕公者,好相人,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萧何曰:“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高祖竟酒,后。吕公曰:“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愿季自爱。臣有息女,原为季箕帚妾。”酒罢,吕媪怒吕公曰:“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吕公曰:“此非儿女子所知也。” 刘邦这人有气象,有人缘。长得帅即有气象,为人大度即有人缘。吕公好眼力,一眼就发现刘邦的过人之处,毅然将女儿托付给他。事实证明,吕公挑对了人。而萧何,就没有吕公的先见之明。刘邦谒吕公,口称“贺钱万”,其实没带钱,这是玩萧何,然后又玩诸客,反倒居上座。文中说他“狎侮”人,其实正是谙于驭人之术的一种表现。何谓“狎侮”?这两个字的意味复杂而微妙,如口无遮拦,随便拿别人取笑,喜欢骂人“竖子”,等等。喜欢狎侮别人者,一定有很强的优越感。不过,刘邦在狎侮别人时,还是注意对方的可接受性,让别人当一碗宽面吃了,还觉得他不把自己当外人。但也有过火的时候,让别人反感,如魏王豹抱怨说:“汉王慢而侮人,骂詈诸侯群臣如骂奴耳,非有上下礼节也,吾不忍复见也。”吕公的女儿被许配给刘邦,后来竟做了事实上的、无冕的女皇,兑现了吕公给女儿从小看相时的预言(始常欲奇此女)。吕氏的材料只够写一篇列传,而司马迁给她列入本纪,就是承认其女皇地位。后世只有武则天、慈禧太后的尊荣显贵,可与之仿佛。 《淮阴侯列传》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项王亡将钟离眛(读妹)家在伊庐,素与信善。项王死后,亡归信。……汉六年,人有上书告楚王信反。高帝以陈平计,天子巡狩会诸侯,南方有云梦,发使告诸侯会陈:“吾将游云梦。”实欲袭信,信弗知。高祖且至楚,信欲发兵反,自度无罪,欲谒上,恐见禽。人或说信曰:“斩眛谒上,上必喜,无患。”信见眛计事。眛曰:“汉所以不击取楚,以眛在公所。若欲捕我以自媚于汉,吾今日死,公亦随手亡矣。”乃骂信曰:“公非长者!”卒自刭。信持其首,谒高祖于陈。上令武士缚信,载后车。信曰:“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亨!”上曰:“人告公反。”遂械系信。至雒阳,赦信罪,以为淮阴侯。 这是很精彩的一段文字。“汉六年,人有上书告楚王信反。”这个“人”是什么人?是线人,是刘邦的特务、东厂、克格勃、军统,等等。在集权制度下,*高统治者巩固集权的手段,全靠情报。刘邦掌控韩信,全在情报。有情报、有线人,就是让自己处在暗中,把别人放在明处。明枪易躲,暗箭难防。那么,“楚王信反”这个情报真实不真实呢?不知道,可能事出有因(钟离眛亡归信),查无实据(并无谋反之事)。如果不是事出有因,就不会有这个情报;如果不是查无实据,就不会不了了之。 信知汉王畏恶其能,常称病不朝从。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羞与绛、灌等列。信尝过樊将军哙,哙跪拜送迎,言称臣,曰:“大王乃肯临臣!”信出门,笑曰:“生乃与哙等为伍!” 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淮阴侯列传》)
作者简介
周啸天,号欣托,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中心研究员,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得主。所获其他奖项有《诗刊》首届诗词奖一等奖、第五届华夏诗词奖一等奖、2015诗词中国杰出贡献奖。
-
中国近代史
¥16.7¥39.8 -
万历十五年
¥12.2¥26.0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18.6¥49.0 -
正说明朝十六帝
¥17.9¥49.8 -
汉朝其实很有趣
¥14.1¥38.0 -
发明里的中国(平装)
¥9.0¥25.0 -
两张图读懂两宋
¥17.0¥76.0 -
漫长的余生:一个北魏宫女和她的时代
¥36.8¥65.0 -
资治通鉴
¥12.2¥35.0 -
天人之际 薛仁明读《史记》
¥16.4¥48.0 -
中国历史常识
¥16.9¥49.8 -
历史十讲-走进王朝深处
¥11.8¥36.0 -
吕氏春秋鉴赏辞典(文通版)
¥8.6¥28.0 -
上古迷思-三皇五帝到夏商
¥19.6¥58.0 -
罗马考古-永恒之城重现-发现之旅.历史卷
¥11.5¥35.0 -
鸿儒国学讲堂:中国历代党争史
¥13.4¥32.0 -
名家小史——中国历代党争史(图文版)
¥12.0¥29.8 -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2/陈磊(笔名:二混子)作品
¥13.0¥39.9 -
胡椒的全球史:财富、冒险与殖民
¥26.5¥52.0 -
史趣(书里书外的历史)
¥14.4¥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