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225974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88
  • 出版时间:2011-08-01
  • 条形码:9787302259749 ; 978-7-302-25974-9

内容简介

  《行政管理学》以政府组织如何行使公共权力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为研究对象,围绕行政管理的目标与价值、行政体制、行政过程、行政技术、行政保障、行政改革六个方面的十多个管理环节和管理要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既较为全面地介绍了行政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又对国内外行政管理的新理论与实践进展进行了追踪,特别是对当前我国政府行政管理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向进行了分析。较好地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技术理性与人文精神、公共性价值的结合。  《行政管理学》可供公共管理、行政管理等相关专业的学生、教研人员阅读,也可供各级政府公务员培训使用。

目录

第1章 概论
1.1 行政管理概述
1.1.1 行政管理的含义
1.1.2 行政管理、政治与管理
1.1.3 行政管理的产生与功能
1.1.4 行政管理的特征
1.2 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特点
1.2.1 行政管理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
1.2.2 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内容
1.2.3 行政管理学的学科特点
1.3 学习研究行政管理学的意义和方法
1.3.1 学习和研究行政管理学的意义
1.3.2 学习和研究行政管理学的方法
思考题

第2章 行政管理理论的变迁
2.1 西方行政管理学的理论演变
2.1.1 行政管理学的产生时期
2.1.2 行政管理的科学管理时期
2.1.3 行政管理的行为科学时期
2.1.4 行政管理的系统科学时期
2.1.5 行政管理的重申民主时期
2.1.6 行政管理的重构时期
2.2 我国的行政管理思想和发展展望
2.2.1 我国行政管理思想和学科的发展
2.2.2 我国行政管理学的发展展望
2.2.3 建设中国特色行政管理学的路径
思考题

第3章 行政职能
3.1 行政职能的内涵与体系
3.1.1 行政职能的含义与特点
3.1.2 行政职能的构成体系
3.2 行政职能的理论源流与历史演变
3.2.1 行政职能的主要理论
3.2.2 政府职能的历史变迁
3.3 我国行政职能的转变
3.3.1 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背景和现实动力
3.3.2 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内容
3.3.3 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趋势
思考题

第4章 行政权力
4.1 行政权力的含义与特征
4.1.1 行政权力的含义和内容
4.1.2 行政权力的演变
4.1.3 行政权力的特征
4.2 行政权力的分类
4.2.1 行政决定权
4.2.2 行政命令权
4.2.3 行政执行权
4.2.4 行政强制权
4.2.5 行政处罚权
4.2.6 行政监督权
4.2.7 行政立法权
4.3 行政职权与授权
……
第5章 行政领导
第6章 行政组织
第7章 人事行政
第8章 行政决策
第9章 行政机关管理
第10章 财务行政
第11章 电子政务
第12章 行政绩效
第13章 法制行政
第14章 行政伦理
第15章 行政改革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行政管理学》:  从行政管理学产生到20世纪30年代行为科学兴起,行政管理学的研究深受科学管理理论的启发和影响,其研究的重点是“谋求行政组织的合理化、行政过程的制度化、行政行为的效率化、行政方法的标准化”①,经过众多学者的努力,基本形成了行政管理学的学科体系。  科学管理理论,即西方古典管理理论,是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法国、德国等西方国家形成的具有一定科学依据的管理理论。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泰勒和法国的法约尔。泰勒(1856-1915年)开创了科学管理的源流,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他在1911年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提出了管理的四类责任或条件:①认真细致地收集由工头和工人积累起来的大量知识、经验和技巧;②科学地挑选工人并对其进一步开发;③将科学地管理与科学地挑选和培训工人结合起来;④在工人和管理者之间公平地划分实际的工作职责。泰勒认为,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在于改进过去企业生产的管理方法和管理体制,提高劳动生产率。他着眼于企业的基层管理,提出了以时间动作分析、工作定额制度、职业培训、标准化管理及差别工资等概念为核心的一系列管理技术理论。法约尔则更注重管理人员管理方法的改进,他在1916年发表的《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一书中确定了企业的六大类活动,即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政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和管理活动。其中管理活动包含了五种职能,也就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法约尔还根据自己的管理经验提出了著名的十四项管理原则:劳动分工;权力和职责;纪律;统一指挥;统一指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报酬;集权;等级序列;秩序;公平;人员的稳定性;首创精神;集体精神。由于法约尔的理论主要以加强企业上层的管理为目标,并自认为其理论适用于一切组织,所以他的理论通常又被称为一般管理理论。  应该说,科学管理(运动)的目的主要在于应用科学技术经济而有效地解决组织与管理问题,这种意图集中体现在私营企业之中,但其技术和精神也逐渐渗透到政府的行政管理活动中。科学管理所具有的减少开支和提高效率的希望,以及用知识与协调代替无知与冲突的目标,都对行政管理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在这种背景下,一大批行政学者将科学管理的原理、技术和方法应用于公共部门,极大地推动了行政管理理论的发展,并促成了行政管理学体系的基本形成。  这一时期行政管理学发展的典型标志是1926年在美国出版的两本权威的行政管理学教科书:L.D.怀特的《行政学导论》和W.F.威洛比的《公共行政学原理》。这两本书提供了当时行政管理学研究的现状以及科学行政管理学的概貌。《行政学导论》是全美**本行政学教科书,它比较全面地概括和介绍了新兴行政学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强调了在一个日趋复杂和相互依赖的社会中行政管理的重要性、讲求效率的必要性和对行政管理进行科学研究的可能性和适应性,并将组织原理、人事行政、财务行政和行政法规作为行政学的基本内容,形成了行政管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公共行政学原理》一书则将人们常常忽视的财政、预算和物资管理作为了行政管理学的主要研究范畴,从而大大拓宽了行政管理学的研究范围。此外,英国学者厄威克和美国学者古立克立足于科学管理理论也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行政管理原则,如主张由一个人承担管理职责,反对用委员会进行管理;应加强和发展“职能”或“参谋部门”等。他们于1937年编制出版的《行政科学论文集》收入了这一时期行政学的代表性论文,可以说集当时行政学研究的大成。古立克在书中提出的管理过程的七环节理论(POSDCORB: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和预算),基本上概括了当时有关行政管理的各个方面的内容,成为以后同类研究的出发点。  在这一时期对于行政管理学做出重要理论贡献的还有德国著名思想家马克斯·韦伯。首先,韦伯分析了权力的类型,指出有三种能够被社会所接受的即合法的权力:理性一法律的权力、传统的权力和神授的权力。他认为,行政组织系统必须以理性一法律的权力为基础,因为这种权力既合理又合法,既重视人的能力,又重视对人管理的制度。其次,韦伯提出了一种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及其管理制度——“官僚制度”(bureaucracy)或官僚科层组织理论。他将官僚制度看做是一种建立在权威和理性基础上的*有效率的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有三个*重要的特征,即劳动分工、层级结构以及对事不对人的法规。虽然韦伯并未对官僚制进行过专门界定,但合乎其义的官僚制图像可被描述为:①层级制结构中的每一个职位都是构成一个完整组织不可或缺的因素,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赋予每个职位相应的法定权利和义务并按照不同职位所具有的权力大小确定其在组织中的地位,形成有序的等级系统;②每一个职位都有明确的职能范围,不属于任何私人;③每一层级的行政人员必须具有特殊的才能,并且要经过特殊训练和公开竞争考试才有资格成为组织的一员;④管理人员在实施管理时,每个管理人员只负责特定的工作,拥有执行自己职能所必要的权力;⑤管理人员根据法律制度赋予的权力处于拥有权力的地位,严格按照规程办事,而不是服从于某个人等。  ……

作者简介

  曹现强,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现任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山东大学MPA教育中心主任,山东大学城市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兼任济南市委决策智库专家。主要从事行政理论、公共政策、城市管理等的教学与科研。先后承担了“我国市政公用事业合作治理模式研究”、“城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城乡公用事业市场化中的风险防范与控制”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已出版《市政公用事业改革与监管研究》、《当代英国公共服务改革研究》、《当代西方行政管理体制》、《公共管理学概论》等十多部著作和教材。    王佃利,北京大学管理学博士,山东大学经济学博士后,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理事。现任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副院长,山东大学MPA教育中心常务副主任,山东大学城市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山东省政治学会副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城市管理、公共政策分析。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和山东省社科项目等多项课题的研究,出版专著《城市治理中的利益主体行为机制研究》,主编教材《行政决策导论》、《现代市政学》、《城市管理学》、《公共管理学概论》等,在《中国行政管理》、《国家行政学院学报》、《文史哲》等期刊发表专业论文二十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