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人民为中心:新时代中国民生保障(“认识中国·了解中国”书系)

包邮以人民为中心:新时代中国民生保障(“认识中国·了解中国”书系)

¥35.6 (7.4折) ?
1星价 ¥35.6
2星价¥35.6 定价¥4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029613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176
  • 出版时间:2021-07-01
  • 条形码:9787300296135 ; 978-7-300-29613-5

本书特色

伴随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全面加快,中国人民在经历了20世纪下半叶全面解决10多亿人民的温饱问题和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两次质的飞跃后,正在阔步走向共同富裕的新时代。 本书在对新时代中国民生保障的内涵、外延及其制度的核心要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六个方面,分析了中国民生保障制度的重点领域和实践路径,展示了中国民生发展的巨大成就。

内容简介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践行党的宗旨和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表现,也是国家发展的根本出发点。郑功成教授的《以人民为中心:新时代中国民生保障》一书分析了新时代中国民生保障的内涵,论述了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和美好生活需要,提出了新时代中国民生保障的五大核心要义,并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建成世界上规模优选的社会保障体系、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建设健康中国与美丽中国等六个方面,分析了中国民生保障制度的重点领域和实践路径,展示了中国民生发展的巨大成就。
本书强调,总书记有关民生的系列重要论述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为主线,涵盖人民群众源自内心的各方面诉求,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真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本质,科学回答了以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发展道路来解决中国发展中的民生问题,以什么样的方略与措施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以什么样的制度安排来不断促进和保障人的全面发展等重大问题,对指导我国民生保障制度建设和民生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目录

**章新时代中国民生保障的内涵
一、对民生范畴的再认识
二、对新时代中国民生保障内涵的认识

第二章物质文化需要与美好生活需要
一、人的需要层次划分
二、物质文化需要
三、美好生活需要

第三章新时代中国民生保障制度的核心要义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走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
二、将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奋斗目标,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增进民生福祉为根本
目的
四、坚持共建共享,用奋斗成就幸福
五、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直接*现实的利益问题

第四章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贫穷是民生之哀,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
二、以精准扶贫理念指导脱贫攻坚
三、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

第五章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教育是民生之基,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
二、教育制度的变革与实践路径
三、教育改革发展取得的新进展

第六章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一、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大的民生工程
二、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就业政策的实践路径
三、就业发展取得的新进展

第七章建成世界上规模*大的社会保障体系
一、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安,人民期盼有更可靠的社会保障
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实践路径
三、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发展取得的新进展

第八章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一、住房是民生之要,人民期盼有更舒适的居住条件
二、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的实践路径
三、住房保障取得的新进展

第九章建设健康中国与美丽中国
一、回应人民关切,实施健康中国与美丽中国战略
二、建设健康中国的实践路径与新进展
三、建设美丽中国的实践路径与新进展
展开全部

节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价值取向,它体现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更集中体现在与民生相关的一系列深刻论述中,成为中国制度特别是新时代民生保障制度的本色特征。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生观、毛泽东思想中的民生观,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民生观的全面发展与系统创新,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与时代性;其核心要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走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以及以不断增进人民福祉为发展目的和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追求目标的价值取向;其*重要的理论特质在于人民性,人民中心论、人民主体论、人民至上论等政治宣示反映的是根本政治立场,这一立场需要通过民生水平与民生质量以及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程度来具体展现。坚持人民性,就是要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前提下,以全体人民为服务对象,以人民的需要为出发点与归宿,永远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将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国家发展的根本目的,并通过完备的民生保障制度安排来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共商共治的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终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且重要的组成部分,习近平有关民生的重要论述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为主线,涵盖人民群众源自内心的各方面诉求,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真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本质,科学回答了以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发展道路来解决中国发展中的民生问题,以什么样的方略与措施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以什么样的制度安排来不断促进和保障人的全面发展等重大问题,对指导我国民生保障制度建设和民生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构成了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发展民生的根本出发点,而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是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同时还是逐步走向并*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过程。这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它构成了新时代中国民生保障制度的深刻内涵,也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终极目标,彰显的是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和尊重多样化的价值追求。新时代的中国民生保障制度,正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在其有关民生的重要论述的指导下不断完善、健全的,并经历了促进民生持续发展的成功实践的检验。 本书在对新时代中国民生保障的内涵、外延及其制度的核心要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建成世界上规模*大的社会保障体系、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建设健康中国与美丽中国等六个方面,分析了中国民生保障制度的重点领域和实践路径,展示了中国民生发展的巨大成就。伴随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全面加快,中国人民在经历了20世纪下半叶全面解决10多亿人民的温饱问题和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两次质的飞跃后,正在阔步走向共同富裕的新时代。

作者简介

郑功成,社会保障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社会保障评论》主编、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十四五”国家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及多个部委咨询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社会保障及与民生相关领域的研究。著有《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关注民生:郑功成教授访谈录》《中国民生70年(1949-2019)》等著作数十种,多部著作被译介到国外;发表理论学术文章500余篇,其中100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转载。曾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中国图书奖等20多项省部级以上奖励;数十项政策研究报告获得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要批示,为我国社会保障改革与法制建设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